积善之家:苏州“贵潘”的另一面
2010-03-12朱春阳
□朱春阳
清代苏州的潘氏家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诗书传家,在科举仕途上取得巨大成功,以致高官显宦世代不绝,俗称“贵潘”;另一支则致力于经商,积聚了巨额财富,赢得“富潘”之名。二者都是苏州著名的世家大族,不过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里,贵潘无疑又要比富潘显赫得多。这也难怪,先后中过十多名举人进士,其中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齐备的成绩单,无论放到哪个家族,都是值得骄傲的资本,更不用说其中还有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元老、大学士潘世恩和光绪朝工部尚书潘祖荫这类大人物了。贵潘由此成为世人瞩目和艳羡的对象,被视为苏州文风鼎盛的象征,及至今日仍被津津乐道。但常被我们忽视的是,除了发达的科宦事业之外,贵潘也有着累世行善的家族传统,还是著名的“善人之家”。
贵潘祖籍安徽歙县,明末清初时移居苏州,据说其家族的行善传统可上溯到尚在安徽时。清代无锡人钱泳在他著名的《履园丛话》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事例:潘氏先祖居于歙县时,曾抓获过因赌债所逼而入室盗窃的邻人之子,然而并没有声张,而是好言相劝,并赠予银钱若干,让他还清赌债和做点小生意,使得此人感动异常,以致挥泪而别。十多年以后,潘氏先祖进山为家族选择墓地时又碰上了此人,这时他已经改邪归正,当上了小酒店的老板。当得知恩人来意后,他执意要将自家的一块宝地相赠,以报当年大恩大德。潘氏先祖坚辞不过,便出高价买下了这块风水先生眼中的“鼎元地”作为族坟。在钱泳看来,潘氏后来之所以文脉大盛,正是因为他们祖坟葬得好的缘故。实际上,将潘家的崛起归于风水不过是当时人的附会而已,但从潘氏迁吴以后的表现看,这种行善积德的家族传统大概并非空穴来风。
在迁至苏州后的乾隆年间,潘氏开始在科举上崭露头角,取得了名门望族的地位。在家族地位和实力上升的同时,潘氏的行善力度也随之加大,开始出现颇有影响的慈善家。如潘世璜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中探花后,因无意宦途,不久后即退职返乡,在读书著述的同时,力行各种救助乡里的善举,除捐田千余亩救济族人外,还主持了集善局、辅仁局等慈善组织,负责收埋无名尸骸,为无力举葬的贫民免费提供棺木。潘世璜的同辈、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举人、官至内阁中书的潘世荣,辞官归乡后,也常有周急济贫之举,遇到灾荒年份还筹集钱粮赈济灾民。先辈的善举成为后人的楷模。嘉道年间以后,潘氏更涌现出潘曾沂和潘遵祈这两位慈善家。
潘曾沂是状元、大学士潘世恩的长子,当他中举以后,潘世恩曾为他设计过坦荡的仕宦之途,替他报捐内阁中书一职,但颇让潘世恩失望的是,潘曾沂不喜为官,在道光四年(1824年)即以替祖父祝阴寿为由告假还乡,给自己短暂的仕宦生涯画上了句号。乡居期间,潘曾沂潜心钻研儒佛之说,并致力于济世利民,在慈善事业上颇有建树。道光七年(1827年),他罄其所有地捐田2500亩,在苏州建立了丰豫义庄这一慈善机构。建义庄在苏州并不是新鲜事,早在北宋时期,苏州人范仲淹就已创立了全国最早的范氏义庄;到了清代,苏州的义庄已达到100多所。新鲜的是,和其他义庄通常只救助同族的做法不同,丰豫义庄的救助对象全部是地方贫民。潘曾沂建立丰豫义庄后,在实行救灾民、减田租、收弃婴、设义塾、散医药等慈善措施外,还在庄中实验、推行“区种法”这种高产农业技术,为地方的慈善公益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潘氏住宅河房
潘遵祁是潘世璜之子,比潘曾沂小16岁,两人关系和睦,交往密切,在推行善举上也是相得益彰。他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中进士后,曾任翰林院编修,但他和其父一样无意于仕途,于40岁的壮年即告假归乡。他在苏州一边主持家族事务,一边致力于各种地方慈善事业,在救助灾民方面贡献尤大。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苏州大水灾时,他不仅倡率地方绅士捐资助赈、设立粥厂,还亲自到各乡清查户口,踏勘灾情。当他见到农户灾年无力养牛、耕牛大多病饿致死的局面以后,便联合同道,设立了替农户牧养耕牛的“质牛厂”,对灾后的恢复生产起到了很大作用。潘遵祁在这次救灾活动中不辞劳苦、全力以赴,使得大量灾民得以保全性命,但自己却因之积劳成疾,落下了病根。到了同治年间,当清政府从太平军手中收复苏州以后,潘遵祁又和冯桂芬一起重建了积谷备荒的丰备义仓,并手定义仓规条,亲自主管义仓事务达12年之久。在他的主持下,丰备义仓的管理井井有条,积谷存钱不断增多,对救荒事业起到了很大作用。光绪二年(1876年),义仓就曾动用一万三千石稻谷、一万四千串铜钱的巨额钱粮,救助了大批流落苏州的江北灾民。除救灾之外,他还是苏州同善堂的董事,制定了同善堂的章程,进行济贫、平粥、救生、助葬等各种慈善活动。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已可对贵潘的行善传统有大略了解。要知道,这里所列举的仅仅是贵潘在慈善事业方面的典型事例而已,如果算上那些另有要务但兼行善举的人物,那么潘氏慈善家的名单可能还要长出许多。正因如此,清人在劝人行善时,往往把潘家当作绝好的榜样。晚清时期影响巨大的劝善书《得一录》称:“古来世家大族富贵绵延者,无一不由于祖先之阴德。而阴德之最大者,莫如饥年施赈……考诸纪载,赈荒福报几不可胜数……至近世大家,昭昭在人耳目者,如吾吴之彭氏、潘氏。”由此可见潘氏行善的影响之大。
如果放宽眼界,对清代苏州的总体情况略作考察的话,我们更可以发现,累世行善并不仅仅是潘氏的专利,而是清代苏州世家大族的普遍做法,在《民国吴县志》的“风俗”条中就有苏州“富厚之家”大多“乐于为善”的记载。他们“冬则施衣被”,“夏则施帐扇”,“岁荒则施粥米”,为清代经济发达、文教昌盛的苏州营造了浓厚的慈善氛围,苏州由此成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慈善事业最为发达的城市。近代以来,随着苏州的衰落,这种慈善传统逐渐消隐,不复兴盛。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迅速崛起,慈善传统也渐有复兴之势,例如前不久曾被广为报道、影响颇大的“一家人”慈善互助超市,便正是苏州人的创举。这就说明,今天的苏州人是能够继承并发扬慈善传统的。如果我们想做得更好些的话,或许可以从苏州2500年的悠长历史中寻求一些灵感与启发。
潘氏住宅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