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兴华:高新区的非常速度

2010-03-05

时代名流 2010年1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高新区昆明

入刊理由:

从 “弹丸之地”到昆明市乃至云南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从全国最小高新区到冲刺西部前三强;从鲜为人知到龙翔凤翥、人才济济,昆明高新区步步蕴芳华,谱就了一曲超速发展之路上现代化建设的赞歌。昂扬着朝气,蓬勃着动力,这是一片刚刚掀开的热土。我们有理由瞩目高新,礼赞高新!

这是一个可以用“人造神话”形容的地方。从昨日的田野、荒地,到如今规划有序,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它名动昆明,名满云南,名扬中国。即便在金融危机阴云未曾完全消散的2009年,它依然实现了超速发展。

一组实实在在的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2009年,该区实现总收入702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01.2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17.8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4.1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08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32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1亿美元!几乎所有的项目,它都实现了超额完成目标!

它就是昆明高新区,一块以非常速度傲然腾飞的活力之地!

奋起拓新 缔造神话

1992年,一个规划面积只有9平方公里,经批准首期开发建设只有5平方公里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昆明诞生了。这是全国最小的高新区,但就是这小小的“弹丸之地”却在日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走出了一条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创新之路。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当众多人们所熟知的知名企业和以科技创新为目的的创业“海归”们纷纷落户高新区之后,昆明的西市区也开始吸引世人的眼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以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开拓,一座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宗旨的先代科技新城区悄然崛起。

国家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在高新区考察指导工作时对高新区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一是经济发展提速明显,实现了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增长,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了三番,这一增长就全国范围来说也是比较快的。二是重点产业发展凸显自身优势和特色。昆明高新区通过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在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经济增长、重点产业发展上发挥了引领、辐射和带动的作用。三是环境优势激发发展潜能。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从政策、科技人才、创新文化、产业孵化培育等方面为昆明高新区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把昆明高新区作为全市乃至全省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和试验区,以及人才和各类创新要素资源的聚集区。

能得到这样的肯定是高新人锐意进取,坚定不移的结果。他们以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锐气,用迎难而上、知难而进的勇气在一片片稻田和包谷地上建立起了今天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闯出了一条以科技为导向、产业聚集发展、管理创新能力强的集约化发展道路。

要吸引企业入驻,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在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兴华的带领下,高新区管委会以服务第一的理念为入驻企业营造了一个温暖的家。做好服务,才能与企业一起“双赢”。高新区建设了30套人才公寓,拥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每月还能领导管委会发放的1000元博士津贴,这些措施解除了企业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高新区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投资建设配套的道路、水、电、器、通讯、骨干光纤网络等基础设施。人才公寓、中心学校、商住小区、超市、体育中心等一系列生活配套设施和海关、银行、投资公司、人力资源中心、产权交易中心、会计师、律师事务所、公证处等一系列服务机构相继建立和完善,高新区具备了符合国际标准的投资发展环境。为了更好地服务入驻企业,管委会主任张兴华还经常与入驻投资者聊天,听取意见,解决问题。致力于培育服务、打造“家”的这一核心理念,吸引了来自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香港、台湾等23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内地众多省市的客商进区兴业。

市场经济不是靠武力去征服,而是靠创新去实现的。高新人将创新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源动力,致力于营造创新的环境,吸引创新的企业,凝聚创新的产业,广纳创新的人才。昆明高新区先后创办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大学科技园、生物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新材料孵化器等12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园区和基地,聚集了一大批实力较强的骨干企业和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极具市场潜力的名牌产品,形成了以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生态环保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高效农业技术为主的产业群体。全区有高新技术企业151家,平均每个高新技术企业拥有3项以上专利,其中80%以上的核心专利实现了产业化,科技型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以上,非公经济占企业总数的8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占高新区总数的80%以上。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得到了显著增强也让昆明高新区在国内外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保持连年高速增长的良好势头,站在了全省乃至全国高新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前列。

在高新人十几年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努力下,高新区形成了以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光机电技术、高效农业技术、环保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为主的六大高新技术产业和一批产业化基地。高新区聚集了一大批高端科技人才,高新区企业中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

科技创造着神奇,创新引领着飞跃。2004年到2008年,短短五年,昆明高新区实现了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跨越,各项经济指标在2003年的基础上翻了好几番,相当于再造了三个高新区。五年间高新区经济增长驶入了快车道,在没有新增一寸开发用地的情况下,主要经济指标始终保持在年均30%左右的增长速度,五年共实现总收入1796.1亿元,工业总产值1501.3亿元,增加值349.3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67.456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063亿元。每平方公里单位面积产出达到119.2亿元,位居全国高新区的前列、西部高新区首位。昆明高新区已成为昆明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其发展速度被称之为“高新冲击波”,国家科技部副部长曹建林盛赞昆明高新区是“西部的榜样”。

丰硕的成果,没有让高新人沉浸其中,不思进取。2008年4月,昆明高新区正式启动新城基地建设,积极参与现代新昆明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建设。一个在科技新城带动下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一座集产业、研发、商贸、居住、观光为一体的现代科技新城建设已经启动。新的建设浪潮已经掀起,用管委会主任张兴华的话说:“在高新区,每天都要从零开始,永远都要翻新。”

高新翱翔 力搏云霄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昆明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拼搏之年和行政效能提升年、干部作风改进年,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硕果累累的一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和宏观经济周期性调整的严峻局面,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昆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各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八届六次、七次全会和市委九届五次全会的部署,团结带领全区干部职工大胆解放思想、狠抓招商引资、大干基础设施;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着力抓好软硬环境建设,紧紧围绕2009年与昆明市委、市政府签订的责任状,咬定目标任务不放松,突出重点,强化措施、追求实效,开创了时间任务同步推进、各项工作再创佳绩的新局面。

2009年,高新区紧紧扭住招商引资这个龙头,把招商引资切实摆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特殊位置。并修改完善了招商引资奖励政策、项目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产业发展政策,构筑了招商引资的政策“洼地”;形成了招大商、大招商的工作格局;实现了招商引资拉动基础设施、项目落地和其他重点工作的全面突破。这一年高新区完成了“五通一平”同步推进园区绿化、亮化等工程。引进了丰源水务、台湾康舒集团、云南云投新奥燃气、昆明电缆集团高新电缆、双汇集团、云南宏绿辣素、云南人民电力电气等一批投资额大、产业拉动性强、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外资和内资考核指标,招商引资再居省市榜首。同时,在技术创新与节能减排领域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新增留学人员、博士创业企业数5个; 7件商标获市商标战略委员会批准为09年昆明市知名商标;区内企业共申请专利92件,授权32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8%以上的目标任务;并按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开展了减排工作,完成新运粮河高新段(中干沟)等5条入滇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

在发展过程中,高新区以先进高新区为标杆,以找差距为动力,在跨越发展中不畏难。从实际出发,在总量规模和空间规模都还比较小的情况下,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机遇,加大开发投资融资力度,取得了斐然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及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成绩,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3.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2.01%;完成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8.6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23.46%;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通过银行贷款和BT方式融资到位总额为13.8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38.77%;建设项目开竣工面积461502.03平方米,完成目标任务的102.6%;完成重大项目开工建设17个,项目总投资额58.74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6.25%;竣工项目4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00%。

张兴华介绍说,高新区自成立以来,就不折不扣地劳抓昆明市委、市政府会议精神的落实,层层发动,严格按照“分工负责、网格治理、全面达标”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社会事业建设方面。一是“四创两争”方面。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冲刺中,高新区管委会设立了创卫专项奖励资金,实行重奖重罚的制度,要求全区干部职工办公在“创卫”现场、身影在“创卫”现场、声音在“创卫”现场、考核在“创卫”现场。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高新区在创卫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同步跟进拆临拆违、建绿透绿补绿等工作;二是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方面。高新区管委会针对建设工程、社区和学校、危险化学品和非煤矿山、道路交通、消防安全检查等成立了8个小组,对全区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并对所存在的隐患及问题进行了及时查处和整改;三是社会治安及维稳方面。高新区积极开展各项法制工作和普法教育,加强维稳和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成立“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调处联动机制,通过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有效防止矛盾的激化和事件的进一步升级,最大限度的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四是应急管理方面。高新区管委会高度重视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并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急预案,安排了50万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项处置经费,要求全区各学校、幼儿园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建立三级责任网络,做到了防控工作有组织、有机构、有专人负责落实。五是关注民生方面。为切实妥善地解决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被征土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问题以及其他民生保障问题。高新区经过大量调研、召开座谈会、民情恳谈会、进村入户、了解诉求等深入细致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设立专项“民生基金”,出台了《昆明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对在新城基地征地过程中预留10%-15%安置用地实施货币补偿的意见》、《昆明高新区管委会关于现代新昆明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被征地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实施意见》两个文件,受到了马金铺办事处群众的普遍欢迎和认可,同时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

2009年,在昆明市委、市政府强有力领导下;在全市良好的投资和建设环境的影响下;通过高新区管委会全体干部职工的顽强拼搏,使得高新区朝着园区城市化、产业高新化、居住生态化、人界和谐化的目标,又迈出了夯实的一步。

聚力加速振兴华章

当2009年的日历一页页地撕去,高新区谱写的辉煌已经载入史册成为过去。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强化规划建设管理,提升城市品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加大滇池治理力度,致力打造投资“洼地”,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伴随着现代新昆明建设阔步向前的铿锵步伐,高新区毫不示弱,踌躇满志地为未来绘下了愿景蓝图。

张兴华严肃地说,2010年,是现代新昆明建设的攻坚之年,也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因此做好今年工作,对于高新区完成或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和为“十二五”起好步、开好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对于未来,高新区提出了清晰的发展战略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八届八次全会精神,按照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及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不断抢抓机遇,大力招商引资、大干园区建设、大搞产业发展,在全力以赴推进昆明市委、市政府下达给高新区的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的同时,认真谋划好‘十二五规划。具体来讲,就是以即将出台的《昆明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三年攻坚六年跨越行动计划》为目标,最终实现高新区‘提升建成区,全力建新区,实现大跨越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

为了将目标变成现实,高新区以五年为一个阶段,认真地理清了自己的发展思路。按照规划,从2010年到2015年,高新区的发展思路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营造创新创业环境,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创新产业,辐射带动区域发展为根本宗旨,按照打造新的产业高地,确立新的历史使命,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凝聚新的发展动力,培育新的发展优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的新要求;围绕“一三五七九”思路(即围绕一个中心,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五大目标,建设五大专项,发展七大产业,完成七大任务,构建九大保障体系),最终实现“提升建成区,全力建新区,实现大跨越”的总体目标。

张兴华解释说,“一个中心”就是以新城基地开发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中心。“三大战略”就是招商引资引智与项目强区战略;自主创新与城市化战略;环境生态与社会和谐化战略。“五大目标”,即经济发展总体目标、国家工业生态示范园试点目标、新城基地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城市化发展目标、自主创新目标。“五大专项”,是指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新城中央商务区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区新型社区建设;专业园区建设。“七大产业”包括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电力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产业。“七大任务”则是指强化招商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培育产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九大措施”即加强领导;解放思想;招商引资;软硬环境建设;创新机制体制;人才引进培训;城市管理;社会化保障;政策支持机制在推进高新区建设进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确定这样的发展思路,目的就是要实现高新区“提升建成区,全力建新区,实现大跨越”的总体目标要求。按照高新区战略发展的设想,到2015年,高新区实现总收入1500亿元以上,工业总产值12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300亿元以上,税收80亿元以上。五年内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00亿元,其中外资实际到位资金不少于10亿美元。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5年昆明高新区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15名、西部前3名。把高新区建成引领云南省和昆明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强的创新型园区,为促进昆明市和云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而做出最大贡献。

面对未来,张兴华依然不变的还是那句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的话:“高新区永远都要翻新!”从全国最小的高新区到具备“西部硅谷”雏形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当一个又一个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逐一实现,昨日的高新区已经缔造出令人叹服的神话;今天,不会满足的高新区正在从容地书写着崭新的篇章。

攻坚2010,冲刺“十二五”,目标就是新的希望,目标就是最强劲的动力,路在脚下,未来的高新区必将在大昆明的宏图画卷中涂抹出耀眼的亮色!

责任编辑:吴安臣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高新区昆明
Task 11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河南省国家高新区创新实力稳步提升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研究
广东新认定6家省级高新区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1.6%
四川新增7个省级高新区
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2000家
2016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