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探讨

2010-03-02彭铁

中外医疗 2010年18期
关键词:普外科使用率围术

彭铁

(湖南省新宁县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700)

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临床应用的探讨

彭铁

(湖南省新宁县人民医院 湖南邵阳 422700)

目的 了解我院目前普外科围术期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和所存在的问题,探讨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 调查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普外科197例患者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7例患者均使用抗生素,使用率达100%。结论 抗生素对治疗及预防细菌感染有明显作用,应严格按检验结果选用抗生素,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

普外科 感染 抗菌

感染是手术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1],关系到手术成败,甚至危及到患者生命,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围术期防治感染的有效办法。目前,手术患者应用抗生素非常普遍,它对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预防手术部位的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围术期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现象。导致患者经济负担增加、国家医疗资源浪费,甚至引发患者菌群失调和脏器功能损害,增加医疗风险。普外科是应用抗生素较多的科室,为了掌握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现对我院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我院2007年3月至2009年6月普外科手术患者197例,男性135例,女性62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6岁,平均42.5岁;其中,阑尾炎57例、腹股沟疝48例、胆道结石及感染42例、消化道恶性肿瘤2l例、胃十二指肠溃疡及穿孔l5例、腹部外伤8例、其他消化道疾病6例。按手术切口分类:I类(清洁切口)67例,Ⅱ类(清洁-污染切口)96例。Ⅲ类(污染切口)34例。

1.2 方法

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文件,采用药物流行病学统计方法限定的日剂量(DDD)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评价我院普外科抗生素使用是否合理的依据。主要内容是调查患者资料(性别、年龄、出入院时间、诊断、体温、血常规),手术信息(手术名称、手术开始时间、持续时间、切口类别、切口愈合情况),抗生素应用情况(药物名称、剂量、用法用量、用药起止时间)和预防用药效果(有、无感染)。

2 结果

2.1 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

所有患者均使用抗生素,根据患者用药时间分为术前、术前30min、术后3部分。I类切口术后平均用药(2.97±1.58)d,切口感染率为0%,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68±3.21)d;Ⅱ类切1∶3术后平均用药(4.83±1.75)d,切口感染率为3.52%,术后平均住院天数(8.43±2.86)d;Ⅲ类切口术后平均用药(6.35±2.54)d,切口感染率为1.20%,术后平均住院天数(9.32±6.34)d。见表1。

2.2 抗生素的种类及方法

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种类主要是青霉素类,二、三代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硝基咪唑类。本次调查中抗生素使用率为100%,涉及到的抗生素共5类36个品种,其中,预防性用药169例,占85.79%;治疗性用药28例,占14.21%。使用头孢类抗生素75例。使用率为38.07%;青霉素类51例,使用率为25.89%;硝基咪唑类36例,使用率为18.27%;喹诺酮类23例,使用率为11.68%;氨基糖苷类12例,使用率为6.09%。术后联合使用抗生素:一联61例,占30.96%;二联83例,占42.13%;三联36例,占18.27%;其他17例,占8.63%。见表2、3。

3 讨论

3.1 合理应用抗生素

抗生素对治疗及预防细菌感染的作用,在临床实践中已得到充分肯定。但近年来,由于使用抗生素不够规范或许多临床外科医生过分依赖抗生素来防治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临床上耐药菌种越来越多,甚至为多重耐药。据统计,一般国家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约为30%,美国为20%,而我国达67%~80%[2],表明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相当不合理,因此,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一定要掌握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按照卫生部下发的《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文件执行。

表1 术后预防用药时间与手术切口类型的关系(x-+s)

3.2 按检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在使用抗生素的病例中,接受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19例。仅占9.64%,说明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未能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对感染性疾病,应做到“有样必采”,提高标本送检率,临床医生在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中,要高度重视病原学检验与药敏试验,严格按检验结果选用抗生素,避免传统经验用药。

3.3 合理用药,避免资源浪费

抗生素的选用需要考虑疗效显著、安全方便、价格低廉等因素。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院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头孢菌素类药物所占比例最高,青霉素类其次,硝基咪唑类第三,喹诺酮类第四,基本上与国内报道的数据相似。目前,临床上存在治疗性使用抗生素时间延长、在体温等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数据正常的情况下继续用药等问题。除了与疗效有关外,临床医生由于对经济效益的重视,可能会选择价格偏高的抗生素,缺乏科学地使用抗生素,造成资源浪费。据报道,妥舒沙星与环丙沙星相比,抗菌作用无十分突出的特点[3]。

3.4 抗生素的联合用药需规范

抗生素的联合用药要进一步规范,对于不明原因的严重感染、单一抗生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混合感染及多重耐药菌株感染,一般采用广谱+窄谱的联用方式[4]。本次调查中,二联用药占42.13%(表3),且用药起点高,易加速细菌对这些药物的耐药性,调查中发现1例完全没有指征而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实验室检查也没有找到支持使用抗生素的依据,这样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二重感染机会的增加,造成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表2 抗生素使用例数和比率

表3 联合用药情况

3.5 注意抗生素毒副作用及二重感染

由表1可知,I类切口术后平均用药(2.97±1.58)d,II类切口术后平均用药(4.83±1.75)d,Ⅲ类切口术后平均用药(6.35±2.54)d,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相对较长,理论上围术期抗生素作治疗应用时间可不受围术期预防应用限制[5]。但术前常规治疗和术后延长应用时间对预防切口感染作用不大。有资料表明.延长术后用药时间并不能减少手术部位的感染,反而增加细菌耐药的可能,甚至造成肠道菌群紊乱[6]。

通过本次调查,普外科围术期抗生素使用需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要不断学习抗生素相关知识,掌握用药指征,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同时,严格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提高正确诊断率,在选择药物时,要以药敏试验结果为基础,严格把关,注意抗生素毒副作用及二重感染。

[1]郭贺丰,白雪峰.使用抗生素在普外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13(29):1559.

[2]周鹏,黄金莲.普外科围手术抗生素使用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12(35):2353~2355.

[3]张莉莉,薛丈.200例手术患者围术期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U].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6,7(2):133~134.

[4]肖秀红,徐凤琴,陈丽蓉.外科围术期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320~321.

[5]钟晓祝,杨艳,舒承婷.围术期抗生素预防应用前瞻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3):317~319.

[6]王雷,刘洁,周振宇.普外科围术期658例抗茵药物应用分析[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7,13(5):317~319.

R96

A

1674-0742(2010)06(c)-0116-02

2010-04-28

猜你喜欢

普外科使用率围术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吓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