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成学生想当官”折射了什么

2010-02-25荆平

天津教育 2010年12期
关键词:崇尚当官班干部

荆平

最近,一篇《九成学生想当官》的消息被许多媒体转载。消息说有人调查了180名小学生,想当班干部的学生有九成,明确表示不想当班干部的还不足1%。《郑州晚报》记者也在市区一些小学随机调查了50名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在“你是否想当班干部”的问题上,46名学生表示“想当班干部”,4名学生表示“当不当都行”,“想当的占了九成多”。

小学生都是少儿,学习模仿和希望被肯定是少儿的天性。小学生很多“志向”包括想“当官”、“当警察”之类,不过是社会职位对他们产生的吸引现象,大可不必“惊讶”,更不必提到“人生观”、“成功观”的高度去认识。值得社会和教育工作者深思的,是“九成学生想当官”折射了家庭、社会和教育的什么。我想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看待这个问题。

一是折射了家长送子女入学的心态。无庸讳言,几千年“学而优则仕”的求学古训,现实版“当官”的种种“妙处”,父母“望子成龙”的天然情怀,考试、招生中学生干部占居优势的现实,“孩子要争取从小当‘官”的观念已普遍扎根在家长们的心里。家长的认识传导到孩子身上必然产生这样的言行。人们重视对后代的教育,重视为孩子铺设“成长之路”,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但是,许多家长的行为已经到了近乎疯狂的程度,不但“择校”、“拜师”、“报班”的“热情”越来越高,还有许多家长亲自出马为孩子“抢优秀”、“抢奖励”、“抢干部”,致使许多孩子失去了童真、童趣,甚至失去了休息时间,我们该作何感想呢?难道不应该扪心自问:一种正常心理被推到极端而成为错误心态,仅仅是因为学生家长的行为过于功利化吗?我们的学校、教师、社会在其中是不是扮演了不应该扮演的角色呢?以“择校”问题为例,教育主管部门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是更重视扶持薄弱学校还是更重视建设窗口学校?那些掌握着更多更好教育资源的学校对“择校”是持抵制还是持欢迎的态度?学校之间的关系是以诚相待、合作共进还是互相拆台、希望我高你低?大众媒体对教育的报道是致力于科学分析、正确引导还是追俗媚俗、争取阅读率和点击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学校、教师、社会都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不看重一时的名利,多一点社会责任,“择校”、“拜师”、“报班”也好,“抢荣誉”、“抢奖励”、“抢干部”也罢,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是折射了社会价值指向的迷茫。“官”手握公权,如果心系人民、肩担正义、公正廉明、能干实事,理应受到人们的爱戴。但是,一个健康的社会,不仅“好官”应该受到尊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军事家等各行各业的精英乃至普通劳动者都应得到应有的地位,受到人民的爱戴。社会和教育应该为每个人开发潜能、发挥特长创造机会,使之成为有尊严的人;个人应该按照社会要求培养自己,以贡献社会的实际行动实现自身价值、赢得社会尊重。一个不崇尚科学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一个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出息的民族。如果少年儿童不崇尚科学和英雄,那将是个危险的信号,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视、正确引导,创造出一种崇尚科学、崇尚民族精神的浓厚氛围。

三是折射了学生发展道路的狭窄。本来,只有学生个体充分发展了才能实现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为每个学生开发潜能创造条件、提供机会,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可现在,凡是学生的问题似乎都是学校的问题,无论是学生的成人成才、人身安全、身心健康,还是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生存能力,学校都要承担责任。学校本无力挑起如此重担,只能违背教育规律去做事。于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成为学生的唯一行动轨迹,分数高低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尺,稍有危险的体育项目被取消了,陶冶身心的春游、秋游不见了,各种兴趣小组减少了……当集体活动只剩下班校会,当个班干部已是学生自我展示和自我实现的唯一机会,学生不想“当官”还能想什么?我们可以听到学生无奈的呼喊:我们需要展示、需要活动、需要属于自己的时空!★

猜你喜欢

崇尚当官班干部
敬 佛
秦朝
———崇尚“大”的短暂朝代
崇尚精巧的枫丹白露画派
崇尚奋斗
席子好厉害的
——吃饭、当官都和席子有关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制度:好经别念歪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当官的“四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