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关注中国“劳工荒”
2010-02-24
●本报驻英国、印度、越南、日本特约特派记者 纪双城 廖政军 刘刚 蒋丰●本报特约记者 王轶锋 柳玉鹏 ●本报记者 卢长银
中国东部地区在2010年春节后出现的劳工荒是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它带来的惊动注定要席卷对中国制造已经形成依赖的整个世界。200万劳动力的缺口在大多数国家尚未走出金融危机的今天,几乎是令人嫉妒的数字。不过这并不能真实反映中国的就业状况,而是更多地确认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原有的赢利模式正在受到挑战。世界媒体对此的议论是复杂的,一些人不断重复中国将逐渐失去“世界工厂”地位的老命题,印度、越南一直为将中国取而代之跃跃欲试。乐观者则认为,民工荒将成为中国加快产业升级和现代化的契机。清华大学学者周世俭23日对《环球时报》说,中国的制造业现状是“前有欧美日等强敌,后有印度越南等追兵”,“维持现状没有出路”,劳工荒将逼着中国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但他同时认为,中国在初中级产业的世界领先地位来之不易,这也是中国吸收就业人口不可缺失的阵地,绝不能轻易放弃。
中国劳工荒令世界惊叹
新加坡《海峡时报》23日报道说,在广东东莞,长年为当地企业招揽劳工的张全收紧张地发现,春节过后能够返回当地务工的只有1000多人,而他以往为纺织厂和玩具厂招收的劳工总数要在2万—4万之间。人都去哪里了呢?《海峡时报》在安徽省中部的繁昌县采访到当地人王国有(音译),这名以往长年在南方一家电器制造公司务工的农民因为掌握一门技术今年被安徽当地企业以不错的薪酬留住了。而在深圳、东莞,急需熟练工人回厂的企业多达120家,每家都需要至少1万名劳工才能正常运作。
类似描述近几日在世界主流媒体上比比皆是,而字里行间流露出惊讶。“美国之音”的标题很醒目:“世界工厂面临劳工短缺”。美国TFTS网站写道:就在全世界普遍还处于经济危机的时刻,你很难相信什么地方会短缺工人,但现在中国的深圳,不但真的短缺,还非常严重。
英国广播公司说,出现民工荒的直接原因是时值中国农历新年,大量外出民工还没有返回城市。而更深层次原因是很多务工者对早前的薪酬待遇和工作环境不满意,不愿重回岗位。伴随中国政府在去年出台的4万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计划,这些民工们可以在家乡附近参与公路、机场、铁路等项目建设,而不再走回南方工厂的流水线。
韩国CBS新闻22日报道说,广东省每逢长假都会遇到用工荒,今年特别严重的原因是:去年世界金融危机时,制造企业大量裁员,但经济恢复比预想的快得多,因此无法及时补充工人。
周世俭对《环球时报》说,出现劳工荒说明中国经济在好转。中国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如连续提高稻米收购价等,使农民工愿意留在家乡。另外一些原来在东部地区的企业也开始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这一切使沿海地区给农民工的待遇失去竞争力。
印度看到取代中国的机会
这轮劳工荒再次引发对中国能否保持世界工厂地位的争议。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委员会主任拉吉夫·库马尔23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将是一次印度不能错过的机会”。他说,由于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因此出现民工要求提高薪水的现象。这会促使中国的产业进一步升级,争取在技术领域更上一层楼,而这也将为印度、越南等国家留出一定机会。他认为,印度应该把握住这样的机会,进一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产业。
美国咨询公司Aplixpartners的最新报告显示,在制造成本低廉程度的排行榜上,中国从2008年的第四位跌至2009年的第六位,原因是劳动力价格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印度、越南等国排在中国前面,报告中特别指出,印度以极具竞争力的薪酬保持第二的位置,从整个亚洲来看,印度、越南、韩国甚至新加坡,都有可能成为正在进行产业升级的中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海峡时报》23日也发表文章称:“印度可能超过中国”。文章说,现在中国的企业家越来越多地到越南、印尼开厂,而印度随着人口不断膨胀,拥有最大的制造业规模潜力,因而有可能在未来取代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俄罗斯《导报》22日在解读珠江三角洲短缺200万劳工的现象时说,由于中国实行严格的人口政策,劳动力增长速度已经减缓,未来这一问题将变得严重。随着这种形势的发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开始将生意转到劳动力相对更为便宜的其他国家或欠发达地区。报道引用一名广东玩具厂中国老板的话说,他已将企业转到越南。报道称,中国的劳工荒可能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间接影响。世界需要中国生产的廉价商品,劳动力价格上涨必然造成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上涨,这将引发整个世界市场商品价格上扬。
越南劳动力的价格现在比中国要便宜得多。越南纺织业工人平均月薪是600元人民币左右,制鞋行业只有400元人民币左右。业务顶尖的技术工人,最多也只能拿到相当于2000元人民币的月薪。有意思的是,和中国一样,越南最近也出现用工荒,2008年底至2009年初,受经济困难影响,越南一些体力劳动者失业返乡,在家乡重新稳定了工作生活后不愿再离乡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