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应多向世界发声
2010-02-21
尹继武
北大经济学教授姚洋前不久在美国《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北京共识的终结》的文章,从批评者的角度力陈中国发展模式的弊病。文章引 来不少争议。其实,我们撇开学术上的争论,即“北京共识”——“中国模式”的前景与问题在哪里,笔者认为,在国际一流传播平台上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是值得肯定的。
其一,目前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为世人所诟病的问题之一,便是学术研究水平亟待提高。中国学者参与到国际研究界,有望提升国内学术水平。我们要敢于将自己的成果拿到国际学界,让国际学术共同体来检验。纵观历史,我们曾经所骄傲的大师们个个学贯中西。当然,这种国际学术研究应脚踏实地,并非等同于穿梭于国际会场,述而不作。
其二,我们不能通过“闭门造车、自娱自乐”来争夺国际话语权。事实上,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却处于缺失的状态。这一尴尬现状,与相关社会科学研究紧密相关。为此,如何提高中国话语权,成为诸多中国学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诚然,多数人质疑和不满于西方话语的霸权地位,即在中国走向国际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从观念、概念和逻辑上被西方“洗脑”了。但问题在于,如果完全拒绝跟西方主流学界打交道,这跟“闭关锁国”有何区别?这又谈何增强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呢?话语只是沟通的一种工具,如果我们追求的是自身独特、而外界又不懂的一套话语体系,那么,这或许反而不利于别人理解我们。所以,争夺话语权的根本在于贡献新理念、新知识,而非贡献另一套话语体系。
其三,总结成就、推广经验,是爱国爱民的表现,但不可忽视的是,善意的、合理的、建设性的批评更可贵。当前中国国内的学术研究存在一些研究禁区,一些敏感问题的探讨并不能充分展开。所以,在国外主流杂志和媒体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未尝不是另一种选择。与其让西方学者占领研究中国的主流阵地,不如中国学者主动出击,在辩驳和交流中让对方信服,否则国际舆论阵地可能永远对中国不利。前驻英大使傅莹女士在《泰晤士报》撰文,生动阐述中国的立场和情感,效果甚好,无疑是一佳例。
一言以蔽之,关于中国模式的学术讨论,见仁见智,我们应采取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来看待。中国学者在国际主流舆论阵地和学术杂志发表看法,这种行为应积极提倡,而且每个学者或许应增强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当然,个别完全迎合国外一些偏见的行为,一些丧失了基本的学术立场和利益原则的举措,无疑是令人唾弃的,也是需要批判的。但我们有理由、有信心期待,《纽约时报》、《时代》和《新闻周刊》等主流国际媒体会出现更多中国学者的声音。▲ (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