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坐浴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2010-02-18林梅
林 梅
(江西省上饶市皮肤病性病防治所,江西上饶 334000)
尖锐湿疣(CA)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生殖器、会阴和肛门等部位表皮瘤样增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STD),为目前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发病率高,占全部性病病例的20%~30%。它的传播方式是接触性传播,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已分离到100个型以上的HPV,其中侵犯生殖系统的有20多型,CA主要与HPV6、11﹑16﹑18﹑31﹑33型感染有关。本病潜伏期为2周~8个月,平均3个月。好发年龄16~36岁。该病治疗方法虽然较多,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极易复发。笔者于2009年1~9月收集我科门诊29例CA患者,采用纯中药洗剂外洗治疗CA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9例患者均为女性,为我科门诊就诊病例,年龄17~56岁,病程超过2个月;在1个月内经过1次或多次治疗,疣体全部脱落后再次在原发部位或附近出现新发疣体者;排除有免疫缺陷病史及肝肾功能损害者。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3]中有关CA的诊断标准:有非婚性接触史或配偶有CA病史;有典型的CA形态学表现;醋酸白试验阳性。
1.3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为,方 1:大黄 30 g,苦参 30 g,蛇床子 30 g,银花 30 g,白藓皮 30 g,朴硝 2 g,地肤子 25 g,白矾 10 g;方 2:大青叶 20 g,板蓝根20 g,旱莲草 20 g,三棱 20 g,莪术 20 g,香附20 g,木贼20 g,薏米20 g,细辛20 g。两组方剂各10 d为1个疗程,隔天交替使用。药物加水2 500~3 500 ml水煎先熏蒸后坐浴,每天坐浴2次。
1.4 疗效观察
重点观察皮损的大小及脱落情况以及有无新发皮损,皮损全部脱落后连续观察3个月无新发皮损为治愈。
2 结果
29例患者中23例1个疗程结束后皮损全部脱落,继续巩固治疗1个疗程后,连续观察3个月无新发皮损,治愈率为79.3%;其他6例患者在1.5~2个疗程结束后皮损全部消失脱落,再继续巩固1个疗程后,连续观察3个月无新发皮损,治愈率为100%。
3 讨论
CA是由是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的性传播疾病。人类感染HPV后,其主要表现为肉眼可见的疣状增生的CA仅是HPV感染的一部分,大多数男女HPV感染部位表现为弥漫性上皮增生,只有用醋酸白试验才能证实,为CA的亚临床感染。患者一般有不洁性生活史。CA是一种发病率、复发率较高的性传播疾病,本病与生殖器肿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故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女性CA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率已居性病的第2位。目前大多数治疗方法只是去除有症状疣体,但并不能完全清除体内的HPV感染,其治疗主要有药物涂抹腐蚀、冷冻、CO2激光、电灼、手术或剪除等方法,复发的概率在70%以上,疗效不稳定,且患者痛苦大。
祖国医学认为CA属于 “千日疮”、“疣目”、“枯筋箭”等范畴,早在《灵枢·经脉篇》中就有“疣目”、“千日疮”、“枯筋箭”的记载,民间称之为“菜花疮”。系由房事不洁或间接接触污秽之物,湿热淫毒自外侵入外阴皮肤黏膜,导致肝经湿热,气血不和,湿热毒邪搏结而成赘疣。湿毒为阴邪,其性黏滞,缠绵难去,容易耗伤正气,正虚则邪恋,故CA易复发。笔者应用纯中药外用治疗CA,乃重其清热解毒、燥湿止痒、凉血活血之功效,以祛除盘聚下焦之湿热邪毒。方中大青叶﹑板蓝根﹑旱莲草、白藓皮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苦参、苡仁、白矾、蛇床子燥湿止痒;大黄、莪术、朴硝活血化瘀散结。坐浴时同时改善了局部温度湿度较高的环境,诸药合用后药液透过皮层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具有清热解毒、消瘀散结、燥湿止痒、除疣、抗病毒、抗肿瘤等功效,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抑制已感染病毒的复制,控制亚临床及隐性感染率,以减少复发。综上所述,本治疗不但能去除肉眼可见的疣体,而且CA的亚临床感染也能得到彻底的治疗,有效地预防复发,做到标本兼治,副作用小,无痛苦,治疗费用低,治愈率高,治疗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弥补了单用化学、物理治疗复发率高的不足,可作为治疗CA的常规方法推广治疗。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张高峰,范崇威,张建.尖锐湿疣的中药治疗[J].中外医疗,2007,20(9):30.
[3]王晓华.性病中医治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77-179.
[4]武洪方,蔡俊刚,宋立峰.中西医综合治疗肛周湿疣32例疗效观察[J].环球中医药,2008,1(5):14-15.
[5]李海.尖锐湿疣治疗新进展[M].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J].2008,30(4):655-656.
[6]眭道顺,何敏.薏苡仁甘草汤防治尖锐湿疣复发68例临床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2):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