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010-02-18段润芝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年31期
关键词:谈话表达能力发音

段润芝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段润芝

10.3969/j.issn.1671-489X.2010.31.108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幼儿只有真正学会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身份往往可以从他说话用词、语调口气中看出。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怎样去培养呢?教师必须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语言可以使幼儿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感觉、感受或需要,让成人或同伴了解自己,或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儿童心理的研究成果和长期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学习发音和口语表达的最最关键时期。但通过与幼儿的接触后发现,在口语表达方面,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不均衡,有的幼儿能较好地用口语表达自己的需求,有的幼儿在进行口语表达时却存在发音不清晰、语序颠倒、代词使用混乱、发单音节多于发多音节、用词不规范、语句不完整等现象。针对以上现象,结合自己对语言教学活动的探讨,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去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

1 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根据幼儿好奇心强、抑制力差、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往往不平衡等生理、心理特点,课堂教学形式不能呆板单调,必须经常变换,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积极思考,以达到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之目的。

1.1 词的扩散法

在教学中,以一个词为扩散点,做组词造句训练。实践证明,教师经常用一些幼儿易于理解、易于接受的字来组词造句,既可增加幼儿的知识,又起到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如出示“电”字卡片,请小朋友给“电”字找朋友,并比赛“看谁找的朋友多”。这下课堂可活跃了,幼儿积极动脑,迅速举起小手,眼巴巴地盼着老师叫他回答。由“电灯”“电话”“电视机”“电脑”到“我家买了一台彩电”“爸爸带我看了电影”……这种口头造句是口语练习最简单的形式,由口头造句开始,逐步引导幼儿用一个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思想。

1.2 视态训练法

让幼儿观察教师或同伴的表情、动作(即采取哑剧形式)开展语言训练,以“观”促“思”,以“思”促“讲”,训练幼儿把话讲完整,讲得体。在丰富和巩固词汇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幼儿说话完整、连贯,使他们能沿着一定的线索进行讲述,把事情说清楚,把看到的事物进行恰当的描述。有一次,笔者请两个幼儿表演“互相帮助”的哑剧。大意是:冬冬手拿皮球边走边拍,碰上寻找东西的红红(手帕丢了),冬冬主动帮她找到手帕后,自己又跌倒在地,红红返身扶起冬冬,并帮助他拍掉身上的灰尘。全班幼儿个个看得认真,有的感到好奇,有的发出笑声,兴致极浓。实践证明,视态训练法最受幼儿喜爱,因为各种动作、表情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他们的思想,他们都能认真观察,积极思维,能较持久地处于兴奋状态,因而用口语复述情景的兴趣和能力大为提高。

1.3 拼图训练法

如出现“爷爷”“妈妈”“小朋友”“报纸”“花衣服”“一盆花”等图像卡片,要求幼儿将两张或几张拼在一起说一句或几句完整的话,如“爷爷种花”“妈妈洗衣服”“小朋友穿花衣”等。然后教师指导和启发幼儿用形容词加以修饰,把话讲好些,如“小朋友穿上了漂亮的花衣服”“老爷爷看完了报纸又来浇花”等,从而达到训练口语的目的。

1.4 情感引导法

幼儿的情感都是直接而且外露的,从他们的面部表情、动作、身体的姿势、行为的变化等方面,都可以了解到其内心情绪的变化。如一向活蹦乱跳的小朋友忽然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此时笔者没有不理不睬或急于哄他们开心,而是引导他将内心的情感倾诉出来。笔者轻轻地跟他说:“告诉我今天和小朋友玩得怎样?”“为什么今天没有玩自己喜欢的玩具?你有什么话要对老师说吧?”引导幼儿进行口语表达,促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 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谈话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谈话是以对话形式进行的语言交往,即以提出问题及回答问题或讲等的方式,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它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日常生活中的谈话,一种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谈话活动。基于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的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创设宽松的氛围,使用谈话方法更有利于幼儿口语的发展。

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是发展幼儿口语的重要途径,通过谈话可以了解幼儿发音正确与否、词汇的掌握情况、语言的表达能力发展的程度。同时也可以通过谈话纠正幼儿的语言错误,发展幼儿的口语。

2.1 教师通过与单独或少数幼儿谈话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与单个幼儿或少数幼儿谈话中,可以比较具体地掌握每个幼儿的口语发展水平,增加指导幼儿练习说话的机会,及时发现幼儿口语中的错误并给予纠正。以下谈谈在个别谈话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1)幼儿发音不清晰,发单音节多于多音节。个别幼儿口语发展较慢,出现发音不清晰或只发一个单词句。如有的小朋友发音含糊不清,对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常说“不”“打”。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指导幼儿慢慢地从发单音节的词发展到发多音节的词并放慢讲话的速度,要求幼儿将事情的大意用一句话讲清楚。

2)代词使用混乱。代词的使用对幼儿来说相对较抽象和较困难,他们较分不清“你”“我”“他”的关系。如有小朋友在开学初哭着要找妈妈,可他却说:“我要找你妈妈啦!”针对他的这种情况,笔者单独与他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拿出各自喜欢的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指导幼儿学说短句“这是我的XXX”“那是你的XXX”“这是他的XXX”,从而让他分清3个代词分别所代表的对象。

3)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语句不完整,语序颠倒,是幼儿较常出现的一种语病。而语言又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步进行的,幼儿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的发展又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由于幼儿思维能力较差,以至出现语言构思不严谨、逻辑性差、语言表达不正确等现象。所以对幼儿进行思维训练,从而促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2 让幼儿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中,同伴之间的交流是幼儿发展口语的另一主要的途径。在同伴当中幼儿说话不受到任何的限制,氛围更为轻松。一些口语发展得比较好的幼儿还将在其中起到示范、带头的作用。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喜好模仿,当同伴说出一个较好听的词时,他们就会跟着模仿或纠正同伴的错误发音及病句。教师可借此机会倾听幼儿的交谈,及时纠正幼儿的错误发音或纠正病句,促进幼儿口语的发展。

3 在家庭中通过日常谈话对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培养

家庭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环境,同时,日常生活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有着丰富词汇、发展口语的很多有利条件。如幼儿接触到的词句都是与具体事物、具体动作同时出现的,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语言多是常用的、反复出现的,易于加深幼儿的印象和理解。家长应善于抓住对幼儿进行语言培养的时机,如在教幼儿穿衣服时,教幼儿正确叫出各种衣服的名称;在盥洗时,教幼儿说出盥洗用具、盥洗动作、面部或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带幼儿外出时,主动与幼儿交谈,向幼儿介绍所见到的能理解的事物,同时丰富有关词句。

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的讲述,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话语,千万不要表露出不耐烦的精神。经常在孩子说话时使用“噢”“是吗”“后来呢”等词语,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从孩子的讲述中,家长可以了解到他在想什么,在关心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给予关心和帮助,通过与孩子的交流,来提高他的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在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听、多说、多练,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这样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一定会健康发展。

河北省内丘县幼儿园)

猜你喜欢

谈话表达能力发音
I’m a Little Teapot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Playing with u_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