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期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探索

2010-02-17霍凤茹

职教论坛 2010年14期
关键词:竞争机制培训基地用工

□霍凤茹

关于新时期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探索

□霍凤茹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成人教育的新使命,通过调查和分析劳动力资源的现状,探索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方式方法,以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突破目前学历教育瓶颈,变学历教育为能力教育。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其就业和创业能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资源优势,是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有效途径。文章以衡水市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为例,介绍衡水市扶贫开发2002年进入新时期以来所实施在劳动力转移培训方面探索出的工作经验。

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竞争机制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成人教育的新使命,通过发挥多种培训资源的作用,充分调动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和农民群众自身的积极性,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满足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实需要的各类培训。通过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提高农民群众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其就业和创业能力,把人口压力转化为资源优势,实现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的有效转变,这是加快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步伐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加快扶贫开发和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在贫困地区实施“雨露计划”(即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雨露计划”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为特色,以提高素质、增强就业和创业能力为宗旨,以职业教育、创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为手段,以促成转移就业、自主创业为途径,帮助贫困地区青壮年农民解决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最终达到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最终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

一、劳动力转移培训基本情况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相对落后。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必然趋势。目前,农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已经达到9000多万人,但仍有上亿的剩余劳动力有待转移。

2005年以来,经过不断考察衡水市先后确立了30个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即农民培训中心、县职教中心、电脑学校、裁剪学校、汽车驾驶学校、宾馆培训学校以及几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些学校教学设施完备,教师队伍完整,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培训内容按专业编班教学,强化了教学常规性管理,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训的主要专业有计算机、电气焊、数控机床、服装、驾驶、电工等,共输出转移贫困户劳动力17477人,年可增加收入1.4亿多元。特别是2008、2009两年,已培训转移7690人,转移就业率达到95%以上。通过对农村贫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大大提高了贫困农民工的就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质,参训学员95%以上通过初级技能等级鉴定,增强了择业竞争能力。

二、机制的不断创新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根本前提

为做好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管好用好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资金,衡水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探索工作方法。一是以全省开展“万人培训、万人输出、万户脱贫”活动为契机,对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管理机制进行了创新,把培训资金集中到市,由市统一管理,加大了监管力度,提高了转移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二是资源共享,竞争培训。根据各培训基地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实习操作场所、联系安排就业能力、服务承诺、单位信誉等,明确各个基地的培训重点,并对外公开公示。对各个培训基地不下达指令性计划,各培训基地打破区域限制,在8个扶贫重点县自主招生,建立竞争机制,凡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可以自愿选取一个基地培训,优者多培训,多受益,劣者自然淘汰。三是动态管理,提高培训水平。对培训基地实行“放开入口,严格管理,实行竞争,优胜劣汰”的管理办法,根据实际需要,可逐年认定新的培训基地,扩展培训专业,努力提高培训基地的培训水平和输出能力。每年对各培训基地进行一次考核,对培训学员少、培训质量不高、安排就业收入较低和学员稳定率不高的培训基地,将取消其培训资格。

三、政策支持、规范管理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基本保障

衡水市出台了《衡水市贫困劳动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管理实施细则》,并印发到各培训基地,对劳动力转移培训对象、培训形式、培训内容、学员招生、考证和就业以及培训资金管理、检查验收、档案管理等内容进行了明确要求,使全市劳动力转移培训管理更加规范化、程序化,提高了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质量。一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选好培训基地。借助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经过认真考察、筛选,在全市范围内,选定了30家教学设备较好、师资力量较强、对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积极性的培训学校作为我市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制定好培训计划。全市统一制定培训计划,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县,各培训基地可在8个扶贫县自主招生。各县积极配合,搞好服务,加强管理,确保完成全年培训任务。对各县的培训工作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对工作不积极、服务跟不上、按期完不成培训任务的县,将其培训资金调剂到其他县使用,确保完成全市年度培训任务。三是摸清底数,明确培训对象。参加培训的对象都是8个扶贫重点县(参照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年龄重点在18-35周岁的贫困群众。各县(市)扶贫办进村入户,建立起劳动力转移培训台帐和数据库,实行计算机动态管理,准确填报《可转移培训劳动力资源信息统计表》,做到培训有针对性。贫困学员认真填写 《衡水市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登记表》,经村委会证明、县把关和市扶贫办审核后,再到所选报的培训基地进行报到参加培训。同时,在各县电视台公布扶持政策、报名方式、培训人员名单,主动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确保培训对象来自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真正使贫困农民受益。四是规范管理,确保培训质量。市统一确定培训专业收费标准、补贴标准,并形成文件下达到县,同一专业同一标准,围绕市场需求和订单抓培训,加强教学管理,合理配备师资力量,选择适用教材,突出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学时间,培训时间必须达到3个月以上。严格学员培训考核鉴定,每期培训必须提前向劳动部门申请技能鉴定登记,结业前全部到劳动部门参加技能鉴定考试,考取技能等级证书,确保培训质量。五是严格检查验收,管好培训资金。各培训基地每期培训班招生前,向市、县报送学员名单,经审核后开班培训,学员培训过程中,相关部门不定期到基地抽查学员培训情况。培训学员离校前,市县成立联合验收小组进行验收,检查招生登记表、劳动力转移就业登记表、用工单位就业合同等档案资料,并按照片逐一核实确认。学员就业一个月后,按照30%的比例对学员就业情况进行抽查,对就业合格率达到95%以上的实施补助,资金由市财政直接补到培训学校,保证培训资金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

四、订单培训、保障就业是稳定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成果的有效手段

实行订单培训,培训内容要适应就业市场尤其是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符合贫困地区劳动力的实际情况。一是各培训基地紧跟市场,经常主动到用工企业考察,与企业签订培训订单,按照企业用工标准,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定向输出,提高劳动力转移效果。二是各培训基地与用工单位签订培训订单后,交市、县审核,核查认定后批准基地招生,确保高质量订单培训。三是各培训基地之间共享订单资源。各培训基地之间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定期交流,信息共享。对需求量大、待遇好的高质量订单由多家基地共同完成,实现基地联合,达到多赢。四是学员和用工企业双向选择。用工单位通过订单提出标准,基地按照需求招生,参训学员又可以通过订单了解企业基本情况及各项福利待遇,选择自己满意的企业和专业,从而达到双方共赢,进一步提高稳定就业率。

五、跟踪服务是保障转移培训人员权益的有力措施

为做到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输得出、稳得住,确保外出务工人员长期受益,关键是完善管理体制,加强跟踪服务,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一是各培训基地与就业单位签订了用工合同协议、权益保护协议、医疗保险协议、劳动保护协议等,通过法律手段保证就业人员在企业各方面都能得到保障。二是各培训基地设立公开电话,与有关部门配合,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宣传和咨询,受理举报和投诉,收集用工信息,实行跟踪服务。三是坚持“回访”制度。学员就业一个月后,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学员就业情况。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到同一企业或同一城市送学员就业时进行座谈回访,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存在的困难。四是对受金融危机返乡人员摸清底数,根据个人意愿,分类搞好服务,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安排新的就业岗位,对需要转产学习新技能或继续深造的,实行再培训再就业。

六、在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引入竞争机制带来的几点好处

(一)通过引入竞争机制,解决了资金滞留问题

几年来,有的县存在 “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仅限于本县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培训进度慢,质量低,资金滞留,而本县外的培训学校的优秀教育资源被闲置和浪费。通过全市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县域界限,各培训基地自主招生,激发了工作积极性,充分利用了社会教育资源。各县也把主要精力用在为各培训基地搞服务,抓管理上来。

(二)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了培训质量

原来资金直接到县时,受到本县教育资源限制,培训质量难以保障。通过全市引入竞争机制,全市教育资源共享,贫困学生自主选择培训基地。同时,进一步完善管理办法,严格考核制度,对培训基地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各培训基地增强了忧患意识,千方百计提高培训质量,积极到用工企业联系订单,提高了学员就业率和收入水平。

(三)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创新了培训模式

各培训基地积极探索校企联合、与“阳光工程”资金捆绑使用等多种培训模式,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优惠套餐,进一步减轻了学生负担,调动了贫困群众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1]陈焱,等.进城务工教育读本[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蒋兆华,陈春明.推进城乡统筹大扶贫进程的调查与思考[J].扶贫开发,2009(12).

霍凤茹(1967—),女,河北武强人,理学硕士,衡水学院数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数学。

C913

A

1001-7518(2010)14-0059-02

猜你喜欢

竞争机制培训基地用工
攀枝花纪检监察院四川省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基地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督导评估的实践与思考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美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证介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线上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如何调动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
浅谈数学教学策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