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25例心肌梗死临床护理体会

2010-02-17郑碧玉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5期
关键词:监护经皮心电图

郑碧玉

(东莞市洪梅医院护理部,广东东莞 523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急性缺血和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导致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其是威胁人类健康和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病死率达12%以上,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1]。临床主要表现为胸骨后持续性剧烈疼痛以及心肌损伤。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PCI可迅速恢复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梗死相关动脉的再灌注,减少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优点[2]。同时早期诊断,积极抢救,有效护理也是救治成功的关键。现将我科2007年12月~2009年9月共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介入中配合护理干预的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自我院2007年12月~2009年9月期间收入院病例中,其中,男85例,女40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95岁,平均年龄(58.5±12.7)岁,多以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入院。梗死部位:前壁梗死20例,下壁梗死60例,前壁合并下壁梗死20例,前间壁梗死25例,其中合并心律失常25例,心衰15例。治疗方法均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早期护理 首先根据症状急做12导连心电图,并及时实施心电连续监护、监测动态变化,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心律及呼吸的变化,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持续供氧,绝对卧床休息,备好除颤仪及急救药品以及气管插管,积极主动配合抢救。

1.2.2 术前准备 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护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感,及时发现心律、心率的变化,并将变化的心电图录下,标明时间,保留静脉通道,备齐抢救药物及仪器,放于床边,尽快协助医生采取有效措施。患者发病时露出焦虑、恐惧是一种应激产生的情绪反应。在抢救时,要动作敏捷,轻、稳、准、快,稳定患者情绪,主动关心患者的起居及做好生活护理。在解释和安慰患者时,绝不能由于自己的负性心理状态影响患者的情绪,要举止大方,言语得体,待患者满腔热忱,使其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从而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杜绝在患者面前传达有关家庭、经济、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以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加重病情。

1.2.3 术中护理 ①由于心肌大面积梗死,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输出量减少或血容量不足,再灌注损伤,血管扩张药及合并出血均可发生低血压,因此应严密观察血压的变化,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如果出现室性早搏及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率缓慢等,应及时配合医生进行有效的抢救。②进行心电监测。大部分患者都有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 d,常常发生于24 h之内,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见。为此护士必须熟悉患者心电图变化及正确识别各种心律失常图形。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护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及时发现心律、心率的变化及心律失常的发生,并将变化的心电图情况及时通知医生。③鼻导管给氧。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重要措施,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早期吸氧可控制梗死面积的扩大。本组患者用鼻导管持续高流量吸氧3~5 d,以后间歇吸氧,流量为1~2 L/min。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重要措施,早期足量的吸氧可阻止梗死面积的扩大。如果出现左心衰竭,可采用乙醇湿化或加压给氧。注意保持管道通畅并定时更换。

1.2.4 术后干预 饮食以必要的热量和高营养、易消化、低钠、低脂肪食物为宜,并应少食多餐,尤其不宜饱餐,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患者发病的第1周内病情最不稳定,易出现并发症,故应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视,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心肌耗氧量。如患者情况稳定,无并发症,第2周就可以在床上作四肢活动,第3~4周帮助患者逐步离床站立和室内缓步走动。同时本组患者以老年人偏多,因此便秘的发生率较高。可给予缓泻剂口服,如麻仁丸等,必要时给予开塞露。排便时,嘱其避免过度用力或屏气,以免引起猝死。指导患者正确使用镇静、安眠药物,有计划地使患者了解该病的医疗知识,教给患者相应的健康知识,即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如何防止复发和自我保健,使患者掌握疾病的规律,有利于配合治疗,防止或减少诱发因素及并发症,尽快恢复和促进健康。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例如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减少发病的危险因素。

2 结果

本组125例均顺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成功率为100%,每例患者置入1~2个支架,梗死相关动脉再通血流均达到Ⅲ级水平。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凡是各种能增加心肌耗氧量或诱发冠状动脉痉挛的体力或精神因素,都可能使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发病有增加趋势。从病理、生理角度看,急性冠状动脉闭塞是由于破裂继发血栓而引起,成功的PCI治疗能使梗死的冠状动脉再通畅,拯救坏死心肌,为治疗而赢得时间,且方法简便、易行,费用低易推广[3-4]。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护理是直接关系到其存活的可能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对本组125例患者治疗护理过程中,笔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控制活动,缓解疼痛,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治疗,合理给予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做好出院指导等多个环节的护理,明显提高治愈率、好转率,降低病死率,取得了显著的效果[5]。在预防中,首先应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要戒烟、戒酒,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心情舒畅。为此在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应严守于床位,患者突发变化,往往先由护士发现。因此护士应做好监护,通过重点观察胸痛、心电图、心肌酶、心律、心率变化,及早发现溶栓的不良反应及出现的并发症,及早准确地用药治疗,通过严密监护及并发症的发现、处理,再通指标的观察等,对心肌梗死的治疗预防都极为重要[6]。饮食结构应合理调配,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以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一步发展,减少再梗死与猝死的易患因素。本组125例患者早期PCI治疗,后经密切观察病情与合理的监测护理,使本组病例取得较好疗效。

总之,应用护理程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真正体现了运用科学方法改善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1]艾莉莉.急性心肌梗死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07,28(3):367.

[2]聂振明,孟昭全.实用危重病监护与急救[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233-234.

[3]王兵,邓学华,孟霜媛,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2006,8(8):44-45.

[4]冷红岩.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8):44-45.

[5]姜桂艳,田凤华,赵金艳,等.护理流程在缩短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术前准备时间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5-26.

[6]朱玉洁.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12(2):61.

猜你喜欢

监护经皮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