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认识探析*

2010-02-17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10期
关键词:气候变化能源经济

刘 晔 耿 涌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组,中国科学院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

低碳经济认识探析*

刘 晔 耿 涌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组,中国科学院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辽宁沈阳110016)

本文综合机会说、经济模式说、经济形态说、经济体系说、能源革命说等现有低碳经济概念,从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客体、目标、途径和性质的角度界定了广义低碳经济概念,提出低碳经济是通过引导需求等制度措施,促进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低碳排放模式转型和生活消费朝向低碳、节约、文明方式转变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消费方式。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共存于人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实践中,各有特性,联系密切。两者根本区别体现在环境背景、观念理念、基本要求、主要特征、核心关键和评价角度等方面,其密切联系表现在国家战略的趋同性、发展宗旨的一致性、发展内容的相互包容性、发展成果的相互促进性、消费方式的共同性等方面。过多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气候变化,这将带来生态破坏、粮食减产等方面的灾难。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动员社会大众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减缓气候变化威胁。

低碳经济;概念;关系;威胁

发展低碳经济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现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话题之一。国内提出低碳经济的时间不长,距2007年9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首次提出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不足3年。据调查,目前许多人不晓得什么是低碳经济,不甚了解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意义,有些“知者”对现阶段我国要不要发展低碳经济心存疑惑,对如何发展低碳经济,特别是如何转变传统观念、树立低碳发展现代理念心中无数。思想支配行动,理论指导实践。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有针对性地研究、探讨、分析、解决在发展低碳经济上具有基本性、现实性、普遍性的认识问题,对于提高人们参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全新变革和从以碳基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向以清洁能源为特征的生态文明的巨大飞跃,战胜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新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概念是低碳经济知识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点之一,是专家学者开展低碳经济基本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点,是开展低碳经济社会宣传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何谓低碳经济?国内外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迄今尚没有比较一致的严格定义。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低碳经济概念及其内涵作了广义或者狭义,宽泛或者较为严格的定义及阐述。

低碳经济概念最早正式出现,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即: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通过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按照广泛认同的英国鲁宾斯德的解释,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其核心是低温室气体排放(Low Greenhouse Gas Emission Economy),或低化石能源的经济(Low Fossil Fuel Economy),是能够满足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CCICED,2008)。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1]。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是一场依靠技术创新与政策措施来实施的新能源革命,其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同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与市场机制,其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的比例,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2]。低碳经济,简言之就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大规模应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以及开发利用去碳技术(如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CS)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低碳经济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来说,是一种经济形态,主要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碳生产率即每单位碳排放所创造的G DP或附加值比较高;二是社会人文发展水平、生活质量比较高[3]。低碳经济狭义解释,就是建立一个比较少地依赖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体系;低碳经济更深层次理解,是一个国家发展战略问题,它要求改变现行的高碳型经济增长方式,以获得更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和更高层次的国家核心竞争力[4]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理念或口号,追求在生产或生活中能源利用效率更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更大,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人为排放强度更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是要摒弃20世纪工业化过程中化石能源消费高,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大的增长模式,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度安排和创新,以及发展观价值观的根本转变等途径,形成以低能耗、低碳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5]。低碳经济是指兼顾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低增长或负增长。其内涵包括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实施刺激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其核心基础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最近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灾难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其实质是指社会经济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能够实现低碳排放[6]。综上所述,关于低碳经济的性质,有机会说、经济模式说、经济形态说、经济体系说、能源革命说等不同提法;普遍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新经济模式。

笔者认为,关于低碳经济概念的界定,宜明确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客体、目标和途径等重大问题,并且予以定性。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是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其中,政府处于核心地位,起着领导决策、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检查、国家干预等主导作用;企业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力军,在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实现低碳技术创新、低碳产业创新、低碳管理经营创新等方面,负有主要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科研机构是开发研究和攻克低碳科技难关的“领军人物”;社会组织是政府、企业、人民群众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人民群众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基础和基本力量,其参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程度及生活消费方式状况,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动员国家力量,动员整个社会所能动员的所有力量。从上下层面讲包含中央、地方、单位(如企业)等各个层次的力量;从来源主体讲,包含政党、人大、政府、司法、社会组织等各种主体的能力;从所覆盖的领域讲,包含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外交等方面所产生的力度[7]。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全球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紧缺、生态环境恶化三大新挑战,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客体。发展低碳经济的总目标是建立低能耗、低碳排放、低污染、高碳生产率、高社会人文水平和社会生活质量的能源生产方式、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消费方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是引导需求——选择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降低能源服务需求;优化结构——优化生产结构和服务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提高技术效率——加快技术研发、促进终端用能技术水平改进;改善能源供应——建立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供应体系,推动能源转换部门技术进步。鉴于生活消费方式转变的早晚及实现作用程度很可能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巨大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所以笔者认为广义的低碳经济可定义为:低碳经济是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紧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挑战,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低增长或负增长、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引导需求、优化结构、提高技术效率、改善能源供应、实施激励政策、完善市场机制、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促进社会经济朝向高能效、低能耗、低碳排放模式转型和生活消费朝向低碳、节约、文明方式转变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活消费方式。

2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循环经济是21世纪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资源消耗减量化和利用高效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经济活动生态化和循环化的有效途径。低碳经济是继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之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社会生活方式的新变革,是人类关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域。探析并明确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对于借鉴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快推进低碳经济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关系,是既有根本区别,又有密切联系,共存于人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社会这一伟大实践中的辩证统一关系。其主要区别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产生的环境背景不同。低碳经济产生于碳基能源大量开发利用,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恶化的环境背景;循环经济产生于资源能源紧缺,生产生活废物大量排泄,大气、水体和土壤大量污染的环境背景。二是观念理念不同。低碳经济要求转变过度依赖化石燃料、环境无价、高能耗、高排放等传统的能源消费观念理念,树立可持续的能源发展、环境成本、提高能效、清洁能源、节约合理用能、控排减排公共负产品二氧化碳、碳中和、低碳生活等新的现代能源生产消费观念理念;循环经济要求转变过度依赖资源投入、高投入、高排泄、高废弃、重产品交换价值生产优先等传统的资源利用和商品生产观念理念,树立节约资源、循环高效利用资源、清洁生产、控排减排生产生活废物、变废为宝、服务优先等新的资源利用和商品消费观念理念。三是基本要求不同。低碳经济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节能减排、有效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碳生产率、减缓全球气候变化、遏制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为基本要求;循环经济以减小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的减量化、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提高资源生产率、缓解资源约束矛盾、减轻环境污染为基本要求。四是主要特征不同。低碳经济以低能耗、高能效、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特征;循环经济以资源低耗、废物低产生、废物再利用和资源化为主要特征。五是核心与关键不同。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提高能效、发展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其关键是开发研究推广应用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和联产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技术、交通部门和商用/民用部门先进用能技术、碳捕获和存储(CCS)技术;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其关键是开发研究推广应用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回收利用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六是评价角度不同。低碳经济是从保护全球环境的角度,评价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而循环经济是从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评价资源利用的经济成本。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的密切联系有五个重要标志。一是国家战略的趋同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明确规定:“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虽然低碳经济目前在我国没有在法律上将其规定为国家战略,但是从国际看,发展低碳经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控污减排和有效地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世界各国面向未来的共同战略选择;从国内看,我国正处在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中国政府已经把节能减排、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并且正视和关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国际热点问题,从战略高度把积极、主动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提升中国未来国际竞争力、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要求和内在动力。将发展低碳经济在最高的法律层面上升为国家战略,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二是发展宗旨的一致性。发展低碳经济和发展循环经济,其目的都是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全新变革,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三是发展内容的相互包容性。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发展循环经济包括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容。从资源与能源的属种关系看,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循环经济是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的经济,低碳经济是高效利用碳基能源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经济。从《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看,该法共7章58条,其中有6章16条从综合管理和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角度,在低碳经济的主体要求、制度规范、节能、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激励措施和法律责任等6个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如,鼓励和引导公民使用节能产品,实行能耗重点监督、能源效率标识制度,企业使用高效节油产品,建筑物采用节能技术工艺,农业机械节能,国家机关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和措施,服务性企业采用节能产品,开发利用沼气等生物质能源,运用税收等措施鼓励进口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限制耗能高、污染重的产品出口,将节能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和给予优先贷款等信贷支持,政府优先采购节能产品,对违法企业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营业执照、承担赔偿责任等。另一层含义是,发展低碳经济包含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容。比如,为节能和提高能效,淘汰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和设备,并将其再利用和资源化,这既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四是发展成果的相互促进性。发展低碳经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促进全球生态环境的基本平衡,必将在最大的范围内为区域城市、生态工业园区和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大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六大体系——企业内部生产工艺的内循环体系、企业之间生态链产业化的循环体系、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社会循环体系、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将推动低碳经济的政策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和经营创新。五是消费模式的共同性。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都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指把人类的生活消费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增强环境支撑能力及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纳入到生态系统之中,接受生态系统对人类生活消费的约束。两种经济都提倡历行节约节俭、反对铺张浪费,都主张绿色、文明、健康、务实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

3 减缓气候变化威胁

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气候变化威胁这一国际社会的共识,源于对全球气候变化情况及其原因的科学认识,源于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发展带来各种灾难的清醒认识,源于发展低碳经济对减缓气候变化巨大作用的深刻认识。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汇集世界各地专家定期评估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IPCC(2007)报告警告,多种因素的叠加将使全球变暖很快突破2℃这个临界点;如今全球气温比工业革命前约高0.8℃,同时还在以每10年0.2℃的速度上升,加上大气中现有CO2带来的0.6℃长期变暖效应,还有北冰洋和南极冰原消融将吸收而非反射太阳辐射,这也会导致再升温0.3℃。报告最具决定性的结论是,数字模拟和归因技术证明,最近50年来大部分全球平均温度的升高,很可能是由于过多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的。报告认为,自1750年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全球大气中 CO2、CH4和N2O的浓度已明显增加,1970-2004年这34年间增加了70%。其中CO2的排放增加了大约80%。报告还认为,目前全球CO2的排放量一年超过230亿t,和1800年相比增加30%,并警告说,如果到2030年全球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导,按照CO2当量计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0-2030年间将会增加25%-90%。世界气象组织温室气体公报《2007年全球大气观测中的温室气体状态》告示:2005年、2006年和2007年全球大气中CO2的浓度分别为379 ppm、381.2 ppm、和383.1 ppm,过去10年平均年度绝对增加2.0 ppm[8]。全球CO2浓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碳基化石燃料的使用。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的温室气体历史累积排放统计,1850-2005年世界各国CO2累积排放11 143.3亿t。其中美国3 282.6亿t、占世界29.25%,欧盟27国3 019.4亿t、占世界的26.91%,中国929.5亿吨、占世界的8.28%,居世界第三位[9]。世界气象组织估计,如果按目前排放量继续等值排放,大气中CO2等温室气体体积浓度将近乎直线增长,2050年为450 ppm,2100年将增加到520 ppm。在这一令人担忧的增长趋势下,21世纪的地球将会继续变暖。其影响将是全方位、大尺度、多层次、长期性,甚至是不可逆的,不仅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将遭到直接损害,人类自身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和经济基础也将受到直接和潜在的威胁。

气候变化带来生态灾害。IPCC(2007)认为,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与1980-1999年相比),所评估的20%-30%的物种可能面临增大的灭绝风险;未来10年内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至少有2.07亿人将缺少引用水;到21世纪中期,在亚洲,还会有另外1.3亿人受到饥饿威胁。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中指出,海平面上升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根据推断,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1米(概率约为70%-80%),会影响陆地面积的0.3%,人口的1.3%,G DP的1.3%,城镇区面积的1.0%,农业区面积的0.4%,湿地区面积的1.9%。气候变化带来粮食减产灾难。根据中国农业和气候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气候变化可能导致中国三大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和玉米)产量持续下降,受气温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等因素的综合作用,2050年中国的粮食总生产水平可能下降14%-23%[10]。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各年代和21世纪2001-2006六年间,我国因水灾、旱灾导致的成灾面积(成灾面积指因水、旱灾导致的减产量达到平常年总产量的30%以上的灾害波及范围)和粮食减产数量,基本上呈逐年递增态势。其中,成灾面积分别为:20世纪50年代912.9万hm2/年,20世纪60年代1 588.0万hm2/年,20世纪70年代974.3万hm2/年,20世纪80年代1 729.0万hm2/年,20世纪90年代2 254.8万hm2/年,2001-2006年1 992.1万hm2/年;因自然灾害各年代年均粮食减产数量和其占同年代年均粮食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20世纪50年代379.5万t/年、2.1%,20世纪60年代612.3万t/年、3.5%,20世纪70年代662.7万t/年、2.4%,20世纪80年代1 595.1万t/年、4.2%,20世纪90年代 3 290.9万 t/年、7.0%,2001-2006年 3 404.3万t/年、7.4%[10]。气候变化影响水资源利用。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06)预测未来50-100年,中国北方地区的部分省份年均径流量将减少2%-10%,而南方地区平均增幅却达24%;2050年西部冰川面积将比20世纪中叶减少27%。UNDP的报告指出,青藏高原面积相当于整个西欧,并且拥有4.5万多座冰川,正在以每年131.4 km2的速度融化;依照目前的速度,中国2/3的冰川——包括天山——将在2060年之前消失,到2100年将完全融化。中国国土资源部地质调查局遥感监测发现,近30年来青藏高原的冰川总面积已经减少了1/10以上。预计到2050年冰川面积将减少到现有面积的72%,到2090年将减少一半,国际冰雪委员会的数据显示,喜马拉雅冰川的收缩速度比任何地方的冰川都要快,可能在2035年之前完全消失。这个地区一直被称为“亚洲水塔”,冰川融化将影响到亚洲地区的24亿人口,占目前全球人口的40%。《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指出,过去近50年西北冰川面积减少了21%,西藏冻土层最多减薄了4-5 m。冰川融水将使河川径流季节调节能力大大降低,加大中国水资源供应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气候变化严重威胁海岸带和低洼地区的人居环境和社会经济。预计未来随着海平面继续上升,海岸侵蚀加重,成潮海水入侵加剧,沿海淹没范围扩大,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将减缓甚至衰退[6]。气候变化对卫生等社会公共领域影响巨大,气候变化将增加疾病发生和传播的机会。气候变化将带来福利灾难。《斯特恩报告》预测表明,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话,气候变化将造成全球人均福利至少削减5%,综合环境健康等“非市场”因素、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系统增强的反馈效用和气候影响的不对称性等各种因素,任由气候变化而不采取任何行动将可能造成人均福利比目前水平降低20%[9]。

为减缓气候变化对我国的威胁,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007年5月,国务院制定下发《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发(2007)17号]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2007)。2008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6次集体学习中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大力落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措施,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大力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继续开展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气候变化综合影响评估;大力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作用,加快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领域重大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大力健全应对气候变化的体制机制,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推进能源管理体制和价格改革,完善监测预警应急机制、决策协调机制和全社会广泛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机制。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能效,1991-2005年,中国累计节约能源8亿tce,相当于减排18亿t CO2,2007年每单位 G DP能耗比2006年下降了3.27%;通过发展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2005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相当于减排3.8亿t CO2;通过开展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1980-2005期间累计吸收46.8亿t CO2,减少毁林排放4.3亿t CO2;通过实行计划生育,1970年以来至今,中国累计少生3亿多人,按世界人均排放水平计算,每年少排12亿t CO2[9]。

发展低碳经济以应对气候变化,既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也要动员社会大众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社会大众拥有改变未来的力量,所以应鼓励和引导社会大众转变传统消费观念,告别铺张浪费陋习,摒弃炫耀消费、奢侈消费、过度消费的生活方式,树立新的消费观念,践行健康、文明、节约、节俭的生活方式。这是减缓气候变化威胁的一项近效性、长效型和实效性都很强的十分重要措施。因为社会大众是社会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其衣、食、住、行、医疗、教育、娱乐、通讯等社会生活,一时一刻、时时处处都离不开碳基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从个人、一时、一事微观层面看,坚持传统不良生活方式,浪费能源增加碳排放数量似乎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从社会大众、一定时期、各类生活活动的宏观层面看,浪费能源增加碳排放总量却是极大,甚至难以估量。还因为社会大众是社会生产的引导者和推动者,其选择高碳还是低碳的产品和生活方式的广度、深度和持续度,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社会生产、产品、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进程。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应把气候变化作为各种科普和提高全民素质活动的重要内容。针对城乡、不同地区、不同系统、不同人群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因地制宜地开展气候变化的宣传和科普活动,宣传与转变社会大众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基本的低碳知识和低碳生活方式,宣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气候变化威胁方面做出的战略决策和采取的重大措施行动。推动广大人民群众认识日常生活的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维基百科释义:碳足迹是一个人,或一个产品或装置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所释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并认识到人们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在向环境容量中增添碳足迹,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要求人们减少碳足迹和用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等方式增加碳补偿,进行碳中和,减少自己的碳足迹。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购置衣物、调整饮食结构、使用节能建材和器材、选择出行和旅游方式、节能使用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和通讯工具、就近享受医疗教育服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水杯、塑料袋等一次性消费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的生活习惯和使用低碳节能清洁环保产品的消费习惯。

References)

[1]崔大鹏.中国梦、低碳经济与国际合作[A].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主编.低碳发展论[C].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9.[Cui Dapeng. China Dream,Low-Carbon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A].Zhang Kunmin,Pan Jiahua,Cui Dapeng Editor[C].Development of Low-carbon.Beijing:Chinese Enviornmental Press,2009.]

[2]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5):22-24.[Wu Xiaoqing.Suggestionfor China’s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J].Environmental Protection,2008,(5):22-24.]

[3]潘家华.满足基本需求的碳预算及其国际公平与可持续含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1):35-42.[Pan Jiahua.Carbon budget meeting basic demands and implication forinternationalfair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World economy and politics,2008,(1):35-42.]

[4]夏光.动员国家力量发展低碳经济[J].绿叶,2009,(5):39-43.[Xia Guang.Mobilizing National Efforts to Develop Low-Carbon Economy[J].Green Leaf,2009,(5):39-43.]

[5]周宏春.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重心[J].绿叶,2009,(1):65-68.[ZhouHongchun.Focus onChina’s Low-CarbonEconomy Development[J].Green Leaf,2009,(1):65-68.]

[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课题组.中国2050年低碳发展之路——能源需求暨碳排放情景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5-10,35.[Energy Research Discussion Group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Chinese low-carbon road in 2050:Energy Requirement and Scenario Analysis of Carbon Emission[M].Beijing:Science Press,2010:5-10,35.]

[7]王韬,吉姆·沃森.通往低碳未来之路[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16):51-55.[Wang Tao,Jim Watson.Leading Economy to Low-Carbon Style[J].Resources and Human Settlement,2009,(16):51-55.]

[8]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7-9.[Xiong Yan.Low-carbon Road:Redefinition of Word and Human Life[M].Beijing:Chinese Economy Press,2010:7-9.]

[9]樊纲主编.走向低碳发展:中国与世界——中国经济学家的建议[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170-178.[Fan Gang Editor.Trending T owards Low-carbon Economy Development:A Economist’s Propositions for China and The World[M].Beijing:Chinese Economy Press,2010:170-178.]

[10]林而达.气候变化与减灾[J].中国减灾,2008,(3):16-17.[Lin Erda.Climate Change and Disaster Reduction[J].Natural Disaster Reduction in China,2008,(3):16-17.]

[11]胡鞍钢,管清友.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63-64.[Hu Angang,Guan Qingyou.China treat G lobal Warming[M].Beij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9:(6),63-64.]

An Overiew on Low Carbon Economy

LIU Ye GENG Yong
(Group on Circular Economy and Industrial Ecology,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Key Laboratory of Pollution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henyang Liaoning 110016,China)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concepts of low carbon economy,including opportunity doctrine,economic model doctrine,economic institution doctrine,and energy revolution doctrine,this paper gave the generalized definition of low carbon economy in terms of subjective,objective,targets,measures,and properties.The paper proposed that by taking institution measures,such as guiding demands,social economy was transterred to the mode of high energy efficiency,low energy consumption,low carbon emission and life style was tranterred to being low carbon,economized and civilized.Low carbon economy and circular economy coexist in the practices of construlting resource saving society,environment friendly society,ecological culture,and social harmony.The fundamental differences between low carbon economy and circular economy are reflected in the aspects of environmental context,concept and principle,the basic requirements,the main character,the core point and the point of view in evaluation.The close contact between low carbon economy and circular economy is shown in the convergence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the consistency of development purposes,the mutual inclusion of development content,the mutual promotion of development fruits,and the commonness of consumption patterns.T o avoid the disasters,such as ecological damage and the shortage of food,induced by excessive increase in greenhouse gas concentrations,the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dominant role to promote low carbon life style to the public for slowing down the threat of climate change.

low carbon economy;concept;relation;threat

F205

A

1002-2104(2010)10-0123-06

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21

2010-05-20

刘晔,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No.08Y BR1119S);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No.20092078);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No.1091147-9-00)。

(编辑:于 杰)

猜你喜欢

气候变化能源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蝗灾降临东非,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