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改革中的价值冲突与对策思考
2010-02-17武文
武文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55)
高职教育改革中的价值冲突与对策思考
武文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55)
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会遇到不同文化价值之间的冲突,在多元文化共存的现代社会,合理地解决价值冲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足于以人为本的东方文化,应成为构建和谐高职教育的明智选择。
高职教育;价值冲突;和谐;对策
近年来,在高职教育改革的探索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设想、模式、方法,同时也出现了许多困惑,其根源是文化价值等深层次的问题。价值冲突是各种争论的内在原因,也是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突破口。
价值冲突的具体表现
在高职教育改革中出现的价值冲突,包括价值主体的冲突、东西方文化价值的冲突及价值目标的冲突。这种对立与统一的不断转化,衍生出了丰富多彩的事件和争论。
(一)政府、企业主导与学校、学生主导
高职教育要体现四个方面的需要和使命:一是政府使命,执行政府赋予的职能和任务;二是企业使命,为企业培养所需人才;三是个人使命,为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奠基;四是学校使命,在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同时,促进自身发展。概括起来,是两种价值取向:一是政府与企业的需求,二是学校与学生的发展。前者强调高职教育必须为企业培养直接可用的现实人才,以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作为价值目标,要求学校和学生的发展服从企业需求;而后者以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立足于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协调进步,以个人的发展需要确定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模式,以学生个体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办学目标。
价值取向的关键在于为谁服务的问题。一方面,这两种取向有一致性,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到社会财富和所有人的共同利益,学校的发展与学生个体的发展有赖于社会财富的积累,每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各个组织(企业和学校等)的协同进步整体上是统一的;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合作,教学要服务于企业,才是有效的和有用的,也才是有价值的。另一方面,在局部则表现为学校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企业的发展也有其规律,学校是培养人的机构,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的发展关注的是文化的积累;企业是创造物质产品的,企业的发展关注效率和资本积累。学校的发展离开了自身的规律,一味逢迎企业的需求,放弃自我的积累和提升而追求对企业需求的直接满足,势必急功近利,失去自我的主体地位,甚至把学生作为一种产品向企业输出,为我所不能而不为我所能,近期可能有所收获,但却失去了长期存在的资本和价值。
上述倾向可以体现在办学的各个环节: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企业的需要,直接寻求“订单式”培养;专业建设追求“社会需求什么,就开设什么专业”;专业布局缺乏理性系统的规划,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和积累性;课程设置依照企业工艺流程进行开发,片面强调“实用”;教学方法采用企业培训方式,提倡以完成企业的现实任务为标准。总之,一切从企业现实需要出发,而严重忽略学校自身条件、发展需要和学生的真实感受、意愿及未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
对事物做出判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事实判断,绝对根据事实的判断,关注客观事实上的“真”,是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即关注实证,甚至人的心理现象和规律都要进行实验验证,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关注“物”的理性思维方式,也叫工具理性。在这种理性指引下,对任何事物的判断都要经过实证和逻辑推导,由此形成了一个丰富完备的知识体系,创造了现代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带来物质享受。另一种是价值判断,关注事物对于人的意义,关注人的主体愿望、态度、体验,即关注人认识上的“真”,对事物关注的是它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关注信仰,给人一种精神的力量和寄托,是精神文明的真正源泉,启示人们如何获得幸福。
在日常工作中,科学理性或工具理性强调标准化过程和行为工具化,强调固定的程式,注重物化的工作成果;人文理性则强调人在工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追求个人或团体的成就感。一所学校追求实实在在的成果,能促使学校整体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明确的成果是师生工作中的路标,起促进发展的作用;然而过分强调物化成果则会引发形式主义,使工作努力表面化。因此,关注工作中“人”的主观感受和内心追求,对于聚积大批高级知识分子的高校而言,具有更大的意义。
科学理性下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关注教学任务与企业真实的工作现状的符合程度,强调教学任务对于岗位工作任务的真实;人文理性下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关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真实感受和思想情感交流,强调教学任务完成过程中师生作为人的感觉的真实。职业教育的教学要适应企业的需要,强调学生在职业实境中学习,但同时也应该关注师生的心理规律。在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法选择时,要精心设计,但不能想当然地规定并在教学过程中机械地推行。
(三)以“事”为核心与以“人”为核心
高职教育体现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受到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现代化带来了多元文化价值观,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从整体上看,表现为两种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一种是以“事”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另一种则是以“人”为核心的东方文化价值观。以“事”为核心,为了特定的“事业”或“事件”组成团队;以“人”为核心,为了共同的追求形成成员相对固定的团队,去寻求适合于自身的“事”。简言之,西方因事找人,东方因人找事。前者关注现实工作效率,追求利益,后者关注团队发展,追求信念。以“事”为核心,关注人才的引进;以“人”为核心,关注人才的培养。以“事”为核心,契约成为纽带,以“人”为核心,情感成为纽带。这样,对于人才的培养便形成了不同的观念:因事找人,总希望培养出直接能做具体事的人;因人找事,则希望培养出有能力做很多事的人。
两种不同的观念会形成两种不同的人才需求观,从“事”出发,关注现实的工作能力,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能直接可用;从“人”出发,则重视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关注未来的潜在能力与人才储备。这两种观念影响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前者以企业现实人才需要为目的,后者以学生长远发展为目的。在学校管理上也呈现两种不同的方式,前者关注工作效率和具体事件的成功,后者关注组织内部各部分的职能协调和成员间关系的和谐;前者主张绝对按物化的成绩、标准化的方法评价个人,后者主张按个人在团体进步中的智能与品格来评价;前者关注数字的增减,后者关注数字背后的人心向背。
在教学过程中,两种文化价值观的表现也不同:前者强调学生现实的胜任力,强调技能训练;后者则强调潜在胜任力,强调必要的理论学习。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中的主流价值观以借鉴西方职业教育模式为主,教改中新的方法不断出现,总体上是突出职业岗位能力,强调岗位工作的直接任务。
(四)育人导向的教育观与就业导向的教育观
高职教育既是高等教育,又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强调学科的系统性和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关注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职业教育关注学生就业和就业后工作的适应能力。这就形成了以育人为导向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价值观。高职教育既要体现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能,又要体现高等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的职能。在改革过程中,呈现出两种价值观不断冲突、不断妥协的现象,高职教育一时强调育人的高层次,一时强调就业的适应性。
在教育实践中,在育人导向教育观的支配下,强调教学的中心地位,重视理论教学的系统学习,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立足于“高层次”;在就业导向教育观的支配下,把学生就业当作第一要务,重视实践教学,强调动手能力,立足于“快适应”。在高职院校,两种教育观博弈的直接结果是形成了两种工作模式,即致力于培养人还是推销人。
世界是多元的,多元价值共存是现代社会的特点,表现为冲突性与一致性的统一。一方面,绝对的学校本位,导致自我封闭,关门办教育;绝对的企业本位,则导致完全依附,放弃自我。过分强调以人为核心,就会以情代理,没有原则;过分强调以事为核心,则会急功近利,放弃积累。过分强调育人教育,则会回归传统教育,固步自封;过分强调就业教育,则会忽视教学的中心地位,单纯推销学生。另一方面,政府与企业导向强调职业化,学校与学生导向强调社会化,职业化本身是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方面,即社会化的一种形式;事是要靠人去做的,培养的人是要能做事的人;高职要育人,要育有用之人,能就业的人,重视就业的根本在于高质量的教学。一致性与冲突性是对立的统一,矛盾转化的关键在于一个“度”,就是要追求合理性。
面对价值冲突的对策思考
在引进西方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时,必须要考虑这些植根于西方文化土壤的产物在中国移植是否适应中国的文化土壤和文化生态,既要虚心接受西方文化的先进成果,也要自信东方文化具有的深厚底蕴和能照亮人类心灵的智慧。
(一)职业教育职能的价值思考
首先,应该以育人为根本出发点。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人。高职教育要使学生获得思维、文化、人格的成长及知识、技术、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培养适应社会特定职业的人。
其次,要与相应的社会职业相适应。职业教育是针对特定社会职业的教育,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其人才培养的过程和目标必须与相应的职业要求相适应,才能实现职业教育的职能。
再次,要注重学生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的形成。高职教育培养人的过程,是让学生获得一种与预定职业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学生获得与预定职业相适应的特定的心理结构,这个心理结构包括三个方面:职业人格、职业思维和职业行为方式。
最后,必须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修正。学生获得与职业相关的心理结构的过程,是学生心理成长的过程和自我建构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反思内化和不断修正的过程。通过实习实训,靠具体的工作任务形成行为方式;通过理论教学,靠职业抽象形成思维方式;通过人文感化,靠心灵感悟形成职业人格。
(二)实践教学的价值思考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特色体现的主要方面,是体现职业性和就业导向的关键要素,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主要不是实验,而是实训与实习。
首先,实践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就是要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完成现实的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知识、技能,同时学习完成任务的方法,这是一个自主的过程,需要学生亲身去做,按照一定的步骤,实现任务目标。
其次,经历过程必须关注主体体验。学生主体经历一个任务过程时,会有茫然无措的感觉,会有豁然开朗的体验,会有愿望与现实的冲突,会有眼高手低的痛楚。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感受环境、感受态度、感受困惑、感受进步,在经历中体验和不断修正,形成对职业工作的直接经验,学会做事的方法。
再次,反思内化是获得能力提升的关键。学生在经历任务过程中学习知识、技能,体验过程而得到的直接经验是一些片断的、单个的、随机的、零散的经验,对这些经验及时反思,找出规律性,形成完整的、联系的、系统的经验,变为个性内在的东西,才能促进个性成长。
最后,理论是深层反思的必要条件。将直接经验系统化、概括化,就是用理论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有相应的理论支撑。理论是对某一领域客观规律的抽象与概括,是前人经验的积累和升华,用理论规范个人的直接经验,用主体的直接经验验证理论,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内化和提升能力的必备条件。
(三)理论教学的价值思考
理论教学是高等教育的本质内涵,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必须体现“致用”的原则。
首先,系统的理论是必需的。高职教育没有理论教学,就不能培养学生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没有理论指导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面对未来的职业,学生必须具备该行业相应的理论认识和理性思维。理论教学的改革在于简化那些过于繁、难、偏、旧的知识,但理论的整体结构、知识的脉络、基本原理的实质等,则是必须掌握的。
其次,学科是知识本来的存在状态。学科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以学科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以特有的抽象与概括的方式形成系统,任何科学知识都离不开所属的学科范畴。知识离开了学科,就是断章取义,真理就可能变成谬误。高职教育理论教学加强学科间的沟通、渗透与综合,并不排斥学科逻辑系统,而是学科系统的拓展。
再次,教学目的是提高个性化的思考力。理论学习是必需的,目的是在学习这些原理的过程中形成相应的思考能力,建构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任何职业领域都有其内在客观规律,都会有相应的理论,这是对该职业领域的抽象与概括,职业思考力也是一种抽象与概括的能力,在学习职业理论的过程中建构职业思维方式,正是学生获得职业策略的内在需要。
最后,改革的目的是“简炼”而不是“简化”。课程改革中对理论教学的改革要以“致用”作为标准和方向,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建构,这个过程包括选择和序化,但不能阻断理论知识内在的逻辑线索,不能失去知识抽象的特定方式,不能改变知识本来的意义。改革是简化和精炼,而不是简化和肢解。
(四)人文滋养的价值思考
人文关怀与性格培养,是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必需,是高职教育培养职业人的必然要求。
首先,成功的要诀是“以道御术”。几千年前,我国的《黄帝内经》系统地阐明了人体的生理与精神活动的关联,以关注身心为起点,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观念,揭示了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真谛,并提出了“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的划分和“以道御术”的理念,造就了东方自强不息的追求和心法驾驭功法、厚德以载物的修养法则。科学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的进步,技术的提高必须有道德的支撑,突出技能必须重视人格提升。
其次,文化艺术滋养人的心灵。关于教学论曾有过教学重在知识还是重在方法的争论,现代信息技术以事实提示我们,作为知识的信息随时可以得到,而大学特有的文化环境是离开大学后所得不到的。大学聚集文化精髓,沉淀人类智慧,给予青年人心灵的关怀,它可以促进学生心智的成长,修正人生追求,丰富生命感悟,给学生梦想并给梦想插上翅膀。
再次,高技能都带有艺术性。中国有两个故事应该给予我们启示,一是“庖丁解牛”,一是“卖油翁”,庖丁解牛能像舞蹈般地踌躇满志,卖油翁能表演后怡然自得,这说明高技能是个性化的,在做出行为时是有快感的,有艺术性因而称为技艺,技艺是不可复制的。
最后,职业人应有相应的性格。心理学表明,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而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性格特征,包括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任何职业的从业者,其个性的核心要素都应该是职业性格,包括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操守、职业行为方式和习惯。职业能力仅提供从事职业的可能性,能用内在的“道”御外在的“术”,才是合格的职业人才,高职教育应以修道为本,以练术为用,才能培养出具备健全和谐人格的高技能人才。
[1]管玲俐.刍议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多元使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季羡林.谈国学[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8.
[4]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5]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6]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武文(1966—),男,山西阳泉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G710
A
1672-5727(2010)01-0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