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思考
2010-02-17燕丽
燕 丽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正在逐年提高,这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了大众化教育新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点:一方面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而是在政府的政策引导这种外力的作用下形成的,这样使得高等教育在体制方面出现了脱节。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学生的多层次培养问题凸显出来,也使得高校毕业生在这种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面临着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蕴藏着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我们要利用有利条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共同创造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把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时代特色的基础上,认识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的紧迫性。
(一)大学生人数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学生类型的多样化,给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近年来,大学生人数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差距更加悬殊,这就凸现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的问题。而且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生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一是学生的年龄类型的多样化。这样一些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共同走进了大学校园,他们的思想成熟程度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立起来,并且缺乏一定的社会经验,这就形成了一个具有不同年龄结构和心理素质的多层次人员的组合。如何针对这些不同的教育个体进行更加有效的学生德育工作,如何更好地协调不同教育个体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问题,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大问题。二是学生的层次类型呈多样化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各大高校都招收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这些大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素质和思想行为习惯等方面都是参差不齐的,这种复杂的学生结构就给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贫困生的人数增多。这些贫困生在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的压力比一般的学生要大一些,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进一步对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提出了要求。
(二)学分制、弹性学制的实行加大了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难度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出现了重大转变,即各个高校开始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这是为适应未来社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而采取的新举措。但是由于各高校处于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试运行阶段,与之相配套的管理体系还尚未建立,使得学生德育工作出现了困难。一是这种学分制的实行造成了班集体的淡化,这一重要学生德育工作载体的缺失,使得学校的教育管理变得松散而没有效率。二是学分制的实行,使得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有些学习上自制力差的学生出现了在学校混日子的倾向;上课出勤率低。这些都与学生德育工作的目标相违背。教育管理中出现的这种困难对创新德育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三)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下日益加大的就业压力,对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
一是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成为大学生成才意识的外部驱动力,这样大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出现了功利化的趋向,带来了淡化学校德育工作的后果。在学生的意识中一切都是以就业为中心的。二是就业压力使学生更加注重社会的用人标准,这种用人标准现在还是不全面的,也就是还停留在“重才轻德”的阶段,这样学生在自觉接受德育教育方面就缺少了动力支持。三是思想道德素质相对于专业素质来说,其效果具有长期性特点。而用人单位更注重的是毕业生的专业成绩和能力,对于德育素质基本上不予考虑,这样就给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增加了更大的难度。这些新情况使创新大学生德育工作的要求更加迫切。
二、加强从事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创新德育工作的基础
德育工作者是德育过程的发动者,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指导者。要高度重视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选拔、培养和管理德育人才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德育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一)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
德育工作的重点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本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宗旨,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结合学科特点将“育人”的意识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分类多样。要理解学生的合理需求和个性差别,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和灵活的教育方法,实行分层次教学。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培养民主意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进入教学互动的良性发展过程。
(二)德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深厚的政治理论修养和科学的知识理论结构
德育工作者的知识面应该广而博,这是关系到自身在教育过程中的形象和威信的大问题。要有与思想政治工作密切相关的、多门学科的、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修养。一般来说,这些学科应该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国情和社会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将这些学科融会贯通,是从事德育工作所必不可少的。这样一来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只是简单生硬的说教和纯学科化的德育,而是根据人的心理特点,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管理、文化和活动之中,将动态的教育与静态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情感的力量,寓情于理,使大学生对教育的内容保持亲和的、积极的、开放的接受状态,在受到感染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三、把握规律性实现德育模式的新转变是创新德育工作的关键
大学生德育工作应该把握规律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通过模式转变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践行的能力,避免出现“知而不信”、“言而不行”的现象。
(一)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创建贴近实际的大学生德育平台
面对当今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处于变革的形势,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达到入心的效果,需要创建新的实践平台,将德育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来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大学生的思想在实践锻炼中得到升华。为此,我们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自身发展是不可缺少的;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通过社会实践基地的有力建设,真正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长期化,大学生由此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提高自身的本领。
(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创新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方法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和环境更加复杂,所以我们要注重研究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创新适合学生发展的德育方法。
一是要强化隐性教育,实现由显性教育向显隐结合教育转变
显性教育是直接的、注入式的德育方法,而隐性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渗透式教育。根据心理学理论,人的思想存在一种自身免疫效应,当与自身已有的思想体系不同的外界思想进入主体的思想时,主体的原有思想会作出排斥的反应,阻止外界思想的侵入,并且这种外界思想被主体感知的程度越大受到的抵触越强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实现人思想的转变,必须在搞好显性教育的同时,将有意识的注入同无意识的熏陶相结合,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好的思想意识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
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单向的灌输为双向的交流
正面灌输的一个缺点是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双向的交流实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会提高,从而实现主客体平等互动、双向交流。所以构建一种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机制,必须强化民主平等意识,尊重学生的人格、个体需要和合法权益,摒弃那种以我为中心的单一主体观念,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动中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在这一过程中,许多行之有效的形式比如听证会、评议会等可以为构建这种互动机制发挥一定的作用。
三是由公开教育向渗透性教育转变
德育工作不应只停留在说教的层面,应该向深层发展坚持“渗透”的思路,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教学和管理工作相互渗透。我们要按照一种场景式模式来进行德育工作,在这种场景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担任角色的扮演,使学生充分融入角色当中,让学生实际体验到这种角色的转换,然后进行选择。这种渗透性教育模式是从全程育人和环境育人的要求出发,把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到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在教学管理、服务和文化活动等各个环节形成隐性化的教育载体。
四是要大力运用心理学手段,将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相结合
抓住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着力运用心理学手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将心理咨询和深入调查研究相结合,动员学生身边的老师和学生共同帮助解决出现的心理问题,体现人文关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总结学生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为高校学生德育工作准备第一手资料,以加强工作的针对性。但是要注重心理咨询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差异,不能以心理教育取代一切,这两者之间可以互相独立、互相促进,发挥各自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吴会霖.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苏振芳.思想政治教育学[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3]王仕民.德育功能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4]中共中央宣传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教育[M].学习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