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谈“轻声”在《荷塘月色》朗读中的作用

2010-02-16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朱自清荷塘

王 琦

(周口师范学院新闻传播系,河南周口466001)

朗读是《口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把静止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它对学生体味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的语言美、理解文章的思想性起着重要作用。鲁迅先生说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其中,音美以感耳,就是指通过朗读来体味汉语独特韵律、表达作品个性神韵的过程。朱自清先生曾说过:“过去一般读者大概都会吟诵,他们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快感,意义的关系很少;只要懂得字面儿,全篇的意义并不清楚也不要紧的。”[1]基于这种认识,朱自清的散文不仅突出思想性,注重意境美,更是工于炼字炼声,以便实现他那“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快感”;他的语言有情致、有诗意,纯净清秀,意味隽永,适于朗读,语言节奏于平淡中见神奇、寓精巧于朴素,其中轻声的大量使用,不仅显示出作者非凡的语言创造力,朗读时更让人体味到不同的韵律感和感染力。

轻声的调值模糊而含混,与由音高决定的四声不同。轻声的决定因素是音长和音强,这就使得汉语语音在上下、高低、平曲对比的基础上,因轻声“短而轻”的特点而有了长短、强弱的变化,恰当的朗读能起到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

《口语》教学离不开朗读,这不仅是普通话训练的重要手段,更是我们带领学生品味作品,领略其隽永的精神实质、感悟汉语格律的音乐之美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讲朱自清的散文作品时,大多先讲写作背景,再寻找线索,然后分析写作方法,平铺直叙的讲解、条分缕析的论证,全则全矣,但作品中所谓的思想深邃、构思精巧、意境悠远、语言优美,于学生们是无论如何也体味不到的。这样程式化的教学模式,留给学生的除了一鳞半爪的印象和枯燥的概念术语,还会有什么呢?

一、轻声的强弱对比形成朗读中流动的音乐美

对于语言文字,朱自清一向比较讲究,就散文《荷塘月色》的遣词造句来说,更是毫不含糊。句中虚字可省即省,因此,句子显得比较干净、洗练。作者似乎也还爱用叠字的形容词和壮词,如“淡淡的” “田田的”“脉脉的”“阴阴的”,还有“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等。有的词儿如“田田”“亭亭”,原是古歌辞的词儿,作者采用旧衣翻新装的方法,努力做到古为今用。其文笔细腻,意境深远,感情含蓄,可谓难得的现代美文。"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一段描写共218个音节,轻声次数多达46次,在朗读中细细揣摩作者所勾勒的艺术美景,体味轻重有致的节奏,所获得的艺术享受绝不是默默品读所能比拟的。

在这里,作者大量运用叠音字描景状物,精心营造了一方美好、自由、舒展的艺术土地,也使文章在朗读时有了语音上的高低、强弱、长短、抑扬、松紧的对比。刘勰就曾极力提倡用叠音字,他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风雪之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2]叠音自然,能增加音乐美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清脆悦耳,记起来轻松自如。朱自清先生在散文中大量运用叠音词,令人目不暇接,不但传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还有一种音韵美。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隐隐约约的远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缕缕的清香,静静的花叶,薄薄的青雾,既强化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

荷塘月色像一首美妙的小夜曲,轻柔舒缓、深情动人,又如一幅清幽淡远的水墨画,宁静优美。荷叶是“田田的”,荷花是“零星的”,荷香是“缕缕的”,夜风是“微微的”,月光是“淡淡的”,大量轻声的运用不但使得文章读起来强弱有致、顿挫分明,产生韵律美感,更容易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一句形象的比喻,品读后,可使人联想到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小天鹅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的情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似乎叫人看到了白居易笔下那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琵琶女;还有“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句,比喻、排比同时运用,加上通感修辞的使用,使人的感觉伴随着想象的跳跃,让人如临其境。叠词的大量运用能产生鲜明的实观效应,使行文的气势变得雍容舒展,读起来又节奏明朗,韵律协调,从而赋予作品以音乐的美感。

二、轻声的动静结合赋予作品跃动的韵律感

朱自清从来不满足于对客观景物作静态的摹写,他更乐意将静态的变为动态的,因此他通常采用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写景。

就像画家作画,不怕画断山衔月,最难描就月色,因为月影始终是动态的、变幻的,不容易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然而,朱自清总能根据主题的需要精心布局,进行创造性的构思,凭借神来之笔在有限的篇幅中创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在这篇不到1 600字的《荷塘月色》里,作者将真情与景物水乳交融,构成一幅清新隽永的风景画。

对荷塘的描写,作者依照月色、荷叶、荷花和荷花的形、色、香之顺序,最后写到月色:月光如流水,叶子、花朵儿在柔和的月光中做着美丽的梦,一忽儿月光给淡云遮住,一忽儿月光透过树丛筛落下斑驳的黑影。蒙眬的月光不仅静静地泻在荷塘上,她还静静地泻在四面的树林和远山上。在这样的月夜的静穆中,阴森森的,真有些怕人。这时作者大约也嫌太过寂静了,紧接着便写出蝉鸣蛙叫。当蝉声与蛙鸣声四起,那四面几乎已经凝结的空气霎时活泼起来,使人顿感生命的存在。这种写法也许就是前人所谓的波澜吧。

月下的荷塘是“静”的,但描写中作者却抓住了“风”之“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月光是静的,但在作者笔下:“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地传达出月下荷塘的风韵和神态。

另外,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形成光与影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寓动于静,从而把荷塘写得富于使命感,生动而传神,恰与作者内心的“不平静”和渴望宁静的情绪和谐地统一在一起[3]。

三、轻声的虚实相衬勾勒出精妙的绘画美

朱自清深谙绘画之道,主张艺术创作便是以文字作画,只不过绘画用的是色彩和线条,而文学作品则是用语言来作画。尽管语言在表现画面时有力不能及之处,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夫突破了时空限制,以虚实结合的方法用文字勾勒出了更为广阔深邃的艺术空间。

细细研读不难发现:《荷塘月色》多是以影写月,直接描写月光的只有一句,这正是被后人称道的以虚写实的技法。“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这里的黑影参差且斑驳,给人一种摇荡起伏的动感。因为它是落在荷塘里的。荷塘里“微风过处……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黑影落在这波痕上面,当然更显参差和斑驳。也正因为荷塘处于这种动态,杨柳的倩影才像“画”而不是“印”在荷叶上;也正因为有了那道凝碧的波痕,光与影才现出一条条五线谱似的曲线,让人联想到“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首先,《荷塘月色》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描写自然景物,使得喻象和喻体之间相互映照,如荷叶——舞女的裙,荷花——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路灯——瞌睡人的眼睛,等,大大扩展了读者想象和审美的空间,虚实结合是绘画难以做到的。

其次,语言的描述可以展示视觉不及的景物,把暗的化作明的介绍给读者,这也是绘画所不能企及的。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画面的其他景致也都围绕“荷塘”这一主体聚焦或展开:“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从而构成了高低、远近、浓淡等极富层次感的画面,主次分明,意境深幽,呈现出多维的立体感。

四、轻声的抑扬对比有深化主题的作用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曾提出文学作品的内容决定于客观现实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情感时刻都会受到客观现实的影响,这样作家受到的影响势必会反映到文学作品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先入为主地介绍写作背景、作家身世、主题思想、写作方法等等,而是应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通过朗读体味出语言的音乐节奏、韵律感觉、画面层次,激发出他们探究写作背景、作者立场的欲望,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

《荷塘月色》中轻声的大量运用,为我们营造了宁静幽远的意境,流淌出舒缓灵动的韵律,描绘出缥缈蒙眬的画面。月下的荷塘是如此绮丽迷人,与洁净淡远的月色相映成趣,让我们仿佛看到一袭长衫、踱步于煤屑小路的作者超然物外的模样。这其中似乎缺少了一种挣扎和战斗的力量,几乎让我们认定这是一篇“吟花弄月”之作,但开篇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提醒我们:这是1927年的荷塘,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的荷塘,颇不宁静的心境与荷塘月色的幽美看似格格不入却又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恰恰反映了作者希望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实现的矛盾心境;不吝笔墨地渲染荷塘月色的美好,恰恰是作者对现实不满,向往自由生活,心中苦闷、忧郁的真实写照。

从题目来看,作者歌颂荷花与明月,正如菊傲世、竹高节一样,用它来表达对现实的不妥协。朱自清是一个受到“五四”精神哺育的追求光明的正直的知识分子,他不可能超然于时代、超越现实。处于苦闷与矛盾之中,心中的“不宁静”便可知一斑。尽管身处良辰美景,到底无法排遣“淡淡的哀愁”。荷塘与月色有机地统一在一个淡雅幽美的画面里,构成了具有独特意义的艺术境界,作者匠心独运地把“我”摆在一个浑然一体、情景交融的荷塘月色的典型画面中,巧妙地用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和明月的广寒高洁,含蓄地比喻自己超群绝世、洁身自好以及怀瑾握瑜的高尚品格;文章准确地把握住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内在关联,并为中心服务,使主题思想得到了升华[4]。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荷塘月色》里轻声灵动的运用,展示出朱自清散文不凡的语言创造力,朗读中与其他四声相依相衬,就像它在“荷塘月色”中的一句:“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笔者认为,讲解朱自清先生这样文质兼美的散文,应该先入为主的是轻柔曼妙的音乐、清新淡远的图画和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闻其声、临其境,获得对文章整体美的感知、整体美的欣赏,从而激发出朗读的欲望。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还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阅读中积累知识、陶冶情操,不断地求真、求善、求美。这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1]朱自清.论百读不厌[J].文讯,1947,7(5).

[2]刘勰.文心雕龙.物色[M]//韩振生.中国传统文学必读丛书:第80集.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5:100.

[3]张晓平,纪升太.《荷塘月色》的写景艺术[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4):52-53.

[4]高美鸿.浅论荷塘月色的构思艺术[J].文学教育,2005 (4):98-99.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朱自清荷塘
作品:荷塘月色
清芬正气朱自清
荷塘月色
小荷塘
荷塘月色
热闹的荷塘
荷塘
荷塘三记
荷塘月色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