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内土地科学重点研究评述及2010年展望
2010-02-16冯广京陈美景
冯广京,陈美景,曾 爽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100035)
土地科学是研究土地利用及其形成、演化和管理活动规律性的科学[1]。近年来,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使得各行各业对土地的需求持续增长,而土地供给的弹性空间越来越小,同时,随着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保障经济建设和民生福祉、保护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等多元经济社会目标的提出,促使土地资源功能日益趋向多元化,既对转型期的土地科技创新提出挑战,也为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过去一年中,土地资源管理者和科学工作者针对新时期的土地利用问题和科技需求,在制度设计、技术创新和模式探索方面均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基于文献调研方法,对2009年中国土地科学研究的主要热点和重点问题及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和近期国家土地政策与土地科学领域热点问题,展望2010年国内土地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及《中国土地科学》重点关注方向,为致力于中国土地科学发展的各界学者提供参考。
本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库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通过输入检索词自动检索进行论文统计,具体方法为:“检索项”选择“关键词”,年份选取“从‘2009’到‘2009’”,“检索词”为“土地”,共获取文献 16153篇,其中核心期刊1695篇,EI来源期刊109篇,SCI来源期刊3篇,主要分布在《中国土地科学》、《农村经济》、《水土保持研究》、《农业工程学报》、《农业经济》、《自然资源学报》、《水土保持通报》、《生态学报》、《国土资源信息化》、《资源科学》、《中国土地》等期刊,内容涵盖土地制度创新、土地集约利用、土地流转、土地规划、土地市场研究等领域。
1 2009年土地科学领域热点问题研究
1.1 农村土地流转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按流转客体可分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要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合理流转,而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市场”,因此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以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制度创新是必要的[2]。
1.1.1 农村建设用地流转
(1)政策需求。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建设用地的主要类型。当前,宅基地使用权的非流转性导致农村宅基地超标使用、居民点布局分散和村容村貌差等问题,阻滞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障碍[3-4]。农村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符合《物权法》中集体所有权与国家所有权平等保护的原则,符合法律和社会的公平正义观念[5-6],可弥补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不足,有利于统一管理土地资源,规范土地市场;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实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地方政府的共赢;有利于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农村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7-8]。
(2)流转模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主要有出让、转让、出租、作价入股或联营,以及在乡镇企业破产或兼并时、乡镇企业以房连地进行抵押后不能清偿债务时发生流转等[7]。
(3)制度设计。首先,应尽快修改《土地管理法》,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并制定明确的规范,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同地、同价、同权”,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土地市场,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提供稳定的信息和交易平台[9]。其次,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加强制度化管理,以改进农村宅基地流转的公平与效率,并加快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建设,尽快实现政府和农民的非农建设用地供给力量的平衡[3]。再次,做好确权发证工作,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权能,做好征地制度改革工作,建立集体建设用地评估制度,做好乡村规划、用途管制和土地集中统一供应工作,建立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登记制度[10]。最后,完善集体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其中确保土地收益合理分配是核心,降低交易成本是重点,确保农民成为土地流转收益的主体是保障[5,9,11]。
1.1.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1)政策需求。农用地生产效率低下的现状迫切需要土地规模化经营。未来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也使得农用地规模化经营成为必然。农用地流转曾经一度受到限制,影响了农地集约节约利用和规模经营,使生产与市场脱节,无法培育竞争优势,极大阻碍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12]。实现农用地流转则可促进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有利于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有助于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健康发展[13-14]。
(2)流转方式。中国当前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主要有土地转包、代耕、互换、反租倒包、土地使用权拍卖、土地股份合作、重组、兼并等[14-15]。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农村土地流转中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这是农村土地流转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
(3)机制创新。首先,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引导农民正确认识土地流转的制度优势[13]。其次,实施土地流转财政扶持、土地流转信贷担保、土地再流转机制,实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一次性转让,实现平台多元化发展与建设,并尽快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14]。再次,进一步促进流转程序规范化,建立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严格流转农地的用途管制[12,16]。最后,建立土地流转风险处理机制,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相关权利的约束,避免产生非正常利益驱动促使“以租代征”,以及违规“农转非”的发生[17];政府在制定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决策的空间相关性,并做好农地流转决策收益与风险承担机制的创新[18]。现行土地股份合作社存在政社不分、股份集中度低、股份封闭性强、入股要素及用途单一、收益分配制度尚待完善等问题,需要在政社分开、明晰产权、完善股权流动机制、健全激励和监督机制、完善收益分配制度等方面继续完善[19]。
1.2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研究
土地整治是驱动农村需求的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恰逢其时[20]。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优化城乡土地资源配置,有效缓解经济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21]。
1.2.1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 积极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开展空心化村庄整治和中心村建设,既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落实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现实途径[22]。有效评估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是顺利开展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重要环节,陈荣清等学者分别选择典型区域研究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并指出应统一规划,多渠道筹措整理资金、确保专款专用,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整理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区别对待,逐步实现村庄整理[23-25]。有学者运用CA-Markov模型研究北京山区未来农村居民点整理用地转换方向,认为山区农村居民点用地不适宜整理为耕地和园地[26],邓胜华等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定性和定量的模糊模型识别方法对石碑坪镇土地整理的社会生态效益做出评价,并认为该方法在土地整理效益评价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7]。
1.2.2 农用地整理 中国农户土地承包经营规模小,耕作地块零散,耕作效率低,做好地块调整是发挥土地整理项目最大效益的重要环节[28]。在评价整理项目的耕地质量时,以当地的农用地分等参评因素和评定方法为基础,通过指标修订,评价土地整理工程对耕地质量的改善作用[29]。研发“农田平整精度评价系统”,将其作为功能模块集成到基于GPS和GIS的土地开发整理辅助现场调查系统中,可在野外准确、快捷地对农田平整精度进行量化评价[30]。农地整理不仅要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要注重农田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水体安全为核心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实现农田景观安全格局的主要途径[31]。有学者在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上划定农业功能分区,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美化等要求,研究不同分区的农用地整理模式[32]。
1.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未来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的重要目标之一,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政策选择应是平等保护、同等待遇、平等开放、城乡一体[33]。国家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制度,即在增加城镇用地的同时,缩并减少相应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在新增城镇用地占用一定数量耕地的同时,将腾退的村庄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或其他农用地。“挂钩”不仅为了指标,重点应减少农村建设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城乡统筹,应明确实施主体和土地产权,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资金保障体系,充分调查认证,加强监管,切实保障农民利益[34]。开展挂钩政策试点工作时,既要关注区域内耕地数量的平衡,也要关注农村生态环境状况的维持,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根据不同农村居民点的现实情况和不同功能定位,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保障或发展其生态服务功能类型[35]。
1.4 金融危机背景下“保增长、保红线”对策研究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国土资源市场发生重大变化,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2009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召开“保增长、保红线”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拉开了全国“双保行动”的帷幕,各界学者也对“保增长、保红线”对策展开了广泛研究。
1.4.1 加大耕地保护的监管力度 “双保”行动重在为扩内需、保增长保驾护航,应加强监管、密切跟踪、及时调整、大力宣传,保证与之相关的土地政策“不走偏、不折腾”[36]。针对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资建设项目供地政策,必须坚持市场配置土地资源,依法确定市场配置方式,适时启用用地预审制度,调整招拍挂出让竞价方式,科学调控土地市场[37]。虽然中国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耕地资源迅速减少态势并没能得到有效遏制,应明确土地督察的历史使命,提出并测算约束其行为的理性耕地保护目标,各省、市合理分配耕地红线指标[38]。建立严格、规范、细致、有效的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指标体系是耕地保护工作的重要保障,可尝试采用由基础控制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组成的二级耕地占补平衡考核指标体系[39]。针对基本农田保护,应协调相关法律与政策、合理确定保护面积、强化整理与建设[40],有学者指出从生态保障角度考虑应将基本农田划入禁止开发区域[41]。
1.4.2 建立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 当前中国耕地保护政策缺乏有效的经济补偿机制,直接影响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效果[40],应建立农户补偿机制和区域平衡机制,以平衡相关经济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形成完备的约束激励机制,增强保护耕地的微观动力[42]。可尝试实行耕地保护费制度,建立耕地保护基金、意外风险处理制度,提高征地青苗补偿标准[43],也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外部性理论,对耕地利用效益体系进行重构,为构建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提供理论基础[44]。
1.5 土地规划相关研究
1.5.1 土地规划技术创新 现阶段土地规划既承担着综合平衡各业用地需求的责任,又承担着参与宏观调控的任务,未来将向“地位强化、体系科学化、编制方法现代化、编制实施过程公开化、规划管理法制化”方向发展[45]。应加强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46],规划方案制定应整合各方利益、实行参与式规划,做好规划修编过程中的上下结合,确保规划修编工作进展更加顺利、科学合理[47];应引入公众参与理念,提升决策的科学性与公共性,并增强规划的社会可接受性及可操作性[48];应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动态监测系统,及时反馈规划实施情况及规划布局与现实差距,促进实现“动态规划”[49]。大都市郊区的土地利用规划除满足各业用地需求外,还应满足人们尤其是都市居民对景观效应的要求,必须协调都市和郊区、景观和发展之间的土地利用与保护关系[50]。基于“反规划”思想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将生态基础设施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来发挥土地资源综合效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51-52]。
1.5.2 乡村地域空间规划 乡村地域规划缺失是农村诸多土地利用问题产生的根源。农村建房目前存在缺乏统一规划、用地凌乱、用地报批率不高、违法占地严重、布局不合理、集约利用程度低、空心村现象严重等问题[53],编制乡村土地规划已刻不容缓。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是对中国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体系的延伸和完善,有利于村域产业发展、生产管理、经营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相结合,有利于各类规划相互协调和融合[54]。
1.5.3 基于灾害防御的土地规划 当前中国土地规划在应对灾害时暴露出诸多问题,如缺少对灾害的深度评估,重要基础设施规划缺乏配套的维护设施用地,人口密集城镇缺少避难场所用地,居民点分散零星、通行难度大,应修改规划编制规程,增加特殊地区的安全性评估,有计划地搬迁零星农村居民点集中建设中小城市,增加灾害风险评估与减灾预案,增加与其他规划的协调,增加减灾防灾教育等应对措施[55]。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规划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体现了以人为本、应急性、科学性、超前性、协调性等特点,突出了前期调查分析和土地利用安全性评价,建立了统一协调衔接的规划体系,适时展开评估和修订,并重视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作用的发挥[56]。
1.6 土地调查和管理中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
1.6.1 土地调查中新技术的应用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是国务院部署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是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的重要基础工作,自开展以来,全国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广大学者积极探索,尝试借助遥感、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确保调查数据真实、可靠,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调查任务。土地调查技术开发通过走多项技术整合、系统集成创新的道路,将GPS技术、移动GIS技术进行集成,开发出土地整理辅助现场调查系统,大大提高现场调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57]。基于TM与ASAR数据的矿区塌陷地信息提取技术,能够为塌陷地土地调查研究提供技术支持[58]。基于K-均值聚类方法对CBERS02卫星图像进行分类处理,并基于此开发出国土资源卫星监测系统,有助于实现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59]。也有学者提出,CBERS02卫星达不到国外同类卫星水平,建议和CCD数据融合以满足中小尺度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精度要求[60]。
1.6.2 土地管理中的新技术探索 数据集成和共享成为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新的趋势。大量学者通过研究和探索,尝试建立了不同尺度、不同领域的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包括采用数据库技术并结合GIS软件建立的城镇地籍管理决策信息系统[61],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62],市县级土地开发整理管理信息系统[63],省级土地管理基础数据体系[64]和耕地保护监管系统[65],国土地政业务全过程管理系统[66],基于互联网的国土资源信息“申请—应答”式服务系统[67]等。这些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应用大大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成为土地管理决策中重要的辅助工具。
1.7 房价与地价间关系探讨
房价与地价关系之争从土地市场化推行之初就已开始,讨论一直随着房价的升降而时冷时热。2009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在短暂调整后继续升温,城市房价和地价屡创新高,“地王”不断刷新,致使房价与地价间的关系争论再次升温。学术界对于房价和地价的关系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些研究者认为,由于目前中国房地产业为垄断型行业,作为成本的土地价格对房价是不起作用的,市场力量作用更大些;土地招拍挂出让方式更说明了房地产市场决定地价,但仍有待改进以打破开发商垄断[68]。有学者研究认为一年前的土地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力非常小,两年前的土地供应量虽然影响房屋供应量,但却不影响房价[69]。
1.8 税收对土地市场及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不动产保有税具有一定的资源配置效应,但中国现有不动产保有税存在“重流轻保”问题,仅有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等少数税种,且呈逐年下降趋势[70]。开征物业税可以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调节居民财产性收入,避免出现两极分化[71]。有学者指出房地产税对房价有抑制作用,该影响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但总体上调控能力不强,应改革现行房地产税收政策,开征物业税[72]。
2 土地科学领域其他相关问题研究
2.1 《物权法》背景下对中国土地制度的解析与建议
2.1.1 关于农村土地权益 由于土地,特别是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主体缺失,是一种不完全物权,农民的相关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学者对土地权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土地的权益保障方面,包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关注的焦点则集中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目前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构建存在很多理论悖谬以及与现实冲突的地方,因此需要确权[73]。有学者认为应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同时明确承包地被征收的“公共利益”需要,并细化征地补偿标准,构建更为完善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法律体系[74]。空心村和“一户多宅”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宅基地退出机制不完善,分配给农户的宅基地不能有效收回,导致农村宅基地浪费与城市住宅用地紧缺矛盾的产生[8],因此,宅基地使用权的初始主体必须有明确确定,同时在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有必要增加宅基地使用权的可让与性[4],建立农村宅基地收回补偿制度、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健全农村住房保障制度,通过经济激励使土地得到更有效的利用[75]。有学者指出,无论是承包地还是宅基地,目前中国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都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其根源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缺陷,针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不足进行股份合作社改造,是解决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的重要途径[76]。
2.1.2 关于城镇土地权益 完善的土地权利登记制度是土地权利所有人权利得以保障的基础,应建立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由土地管理部门统一不动产登记,土地、房屋均采取强制登记,并通过相关机构及制度的完善完成土地确权工作,发放土地证书[77]。管道通过权通常涉及地下空间土地的使用,属于地役权,是从属于土地使用权的他物权,设立管道通过权对土地利用各方权利的平衡、管道维护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78]。有学者对公共地役权提出立法建议,借鉴国外的地役权制度,对中国公共地役权的界定、设立原则、设立方式以及发生争议后的解决途径等做了有益探讨[79]。
2.2 土地利用研究
2.2.1 土地利用战略 土地利用战略是对国家或地区土地利用进行全局性、长远性和指导性的总体安排和部署。有学者构建了包括核心域、目标域、主体域和环境域的多层次土地利用战略“环扇模型”,提出中国特色的土地利用战略应由战略要素、战略目标、战略要点和战略措施构成涵盖宏观战略层、区域调控层和地区操作层的多层级系统,并提出中国土地利用“八大”战略和不同战略间的“二层二接一连通”的互动关系型式,丰富了土地科学理论[80]。有学者提出区域空间的多功能利用是应对土地资源短缺、实现区域合理分工的重要途径,土地多功能利用是区域空间多功能利用的基础,积极促进区域空间的多功能协调利用是中国在土地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中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81]。
2.2.2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未来土地利用的方向,建设用地的挖潜是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手段,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的技术体系包括区域用地状况评价、城市用地状况评价和城市用地潜力测算,区域、城市用地状况评价都涉及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定量评价以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为主,指标体系设置则因评价目的和对象不同而存在差异[82]。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主要有基于权的最小平方法[83]、“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84]、模糊积分评价法[85]等。从研究尺度上看,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已开始向中、宏尺度转变。
2.3 土地征用与农民利益
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建设用地需求量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农业用地被征用。由征地引发的冲突占土地相关冲突的绝大部分,征地引发的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隐患。征地冲突的核心则是利益分配,征地增值收益如何分配、农民的生存生活条件如何保障等问题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
有学者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认为应尽快完善土地市场,使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等于土地市场价值,从而保证利益分配的合理性[86],农民有权参与分配土地增值、分享城市化成果,分配比例应该在30%—50%[87]。目前征地过程中被征收土地的增值收益未给农民合理分配,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征地过程中国家和地方政府、村集体和农民在博弈中的力量失衡状态是造成目前违法征地屡屡发生的原因,这种不公平现象不利于规范土地市场,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应增加征地补偿,减少违法征地,以避免冲突的发生[88-91]。
3 2010年土地科学领域研究展望
土地科学的发展主要受两种力量的驱动。一是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表现为国内外宏观经济和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国家相关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和改革,由此对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和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在此前提下,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同时,客观上也促进了土地科学学科的发展;二是相关学科的发展并渗透到土地科学学科,如地理学、经济学、RS和GIS等理论和技术创新与土地科学学科的交叉融合与相互借鉴,使得土地科学学科得到提升。当前,在国际金融危机仍未消除和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后的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下,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和保障民生等国家发展战略,对土地科学理论和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从而也会推动国内土地科学理论的研究和科技的创新。基于此认识,综合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与需求,结合土地科学学科对国家政策的敏感性,我们认为2010年国内土地科学研究的方向和《中国土地科学》关注的问题将集中于以下若干方面。
3.1 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有效方式
我们判断,2010年将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较2009年更为复杂和困难的一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控的任务将会更加繁重,同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宏观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要求也比以往更高。土地参与宏观调控以来,对于国家宏观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作为一种创新的调控工具和手段,其巨大的效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政府和研究人员越来越加迫切地认识到,急需提高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2010年土地科学研究将会较多集中于如何提高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有效方式上,主要包括土地参与宏观调控的具体方法、时机判断、着力角度、力度把握、政策时滞控制、与金融等其他调控手段的匹配和效果评估等环节。
3.2 土地政策支持经济结构调整
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意味着以出口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会面临极大挑战。这一减排量对于中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将是巨大和深远的,一方面会极大地改善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另一方面也会加大对出口型企业的压力,甚至会引起大量高碳出口型企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和破产重组,加快经济增长结构的转变和调整,同时也会对正在进行中的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转移以及就业形势产生影响。因此,2010年将是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的开始,这对土地管理既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土地政策如何在这一调整前未雨绸缪,抓住机遇,积极、妥善地研究对策并制定预案,实现土地利用方式向集约节约的全面转变,从而化“危”为“机”,将是土地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3.3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土地政策选择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框架内,是中国目前最高层次的区划,在主体功能区规划背景下研究土地利用、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政策,将有利于差别化土地政策的落实与实施,有利于促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形成的土地政策与中国当前的土地管理政策相衔接,具有很大的现实需求。同时,关于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其他规划的协调和衔接也是广泛关注的问题。
3.4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
当今中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的发展,而农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土地问题。农村土地制度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已经接近了制度创新的临界点,我们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将会在2010年成为土地科学重要的研究焦点,并有可能在2010年或稍后的一两年出现重大的转变。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研究的热点主要包括城乡统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和“小产权房”治理等。
统筹城乡发展首先需要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利用格局。城乡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利用,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有助于城乡资本、技术、信息、土地要素的合理配置,并可为城市发展提供空间,为农村发展提供资金[92]。城乡统筹背景下土地市场构建、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进、农民利益保护等相关问题也将引起广泛关注。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地权益是农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并且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建立起保障农民权益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小产权房”是城乡土地产权二元结构管理体制下,各方利益博弈所导致的结果,不仅威胁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也向目前的法律法规提出了挑战。目前,针对“小产权房”合理性的探讨和治理措施还未取得一致意见,因此对“小产权房”的治理对策和修法建议,将成为土地科学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3.5 地价与土地市场管理
地价作为土地市场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土地市场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土地市场建设的不断完善,地价及地价管理的作用和任务也在不断加强,开展城市地价动态调查监测与分析、深入剖析地价房价关系等将有助于迅速把握市场动态、制定有效的市场调控政策。因而,有关地价的快速获取和分析、预警将是政府和公众共同关注的方面,相应地研究也将主要围绕快速、客观地发布地价和分析预警上。
而有关房价与地价决定关系的争论已不重要。伴随2009年国内城市房价和地价屡创新高,“地王”频频刷新,“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再现,使得有关房价与地价决定关系的争论已逐渐演化为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泡沫和泡沫何时破裂的讨论。我们认为,随着迪拜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裂,2010年人们对房价和地价是否高企的关注将会更多地转化为对如何稳定房价和地价的关注。同时,人们对房地产开发“暴利”的流向和调节的研究将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
3.6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技术创新
我们认为,土地科学学科的突破性发展将主要依赖于土地工程技术方法的创新和突破。因此,我们对历时多年的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和技术创新寄予很高的期望。2010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将全面结束,其成果不仅备受关注,而且技术创新也备受期待。随着成果的公布,我们认为将会有大量的技术创新经过逐步地总结而持续出现,并推动中国土地科学学科的发展。
(
):
[1]中国土地学会,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土地科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6年)[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
[2]周克任.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几个问题的理论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0):4-7.
[3]诸培新,曲福田,孙卫东.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公平与效率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5):26-29.
[4]喻文莉,陈利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嬗变的历史考察[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8):46-50.
[5]崔娟,陶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可行性之法理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8):9-12.
[6]李文谦,董祚继.质疑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正当性——兼论宅基地流转试验的初步构想[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3):55-59.
[7]黎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治理的路径选择[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4):65-69.
[8]朱新华,柴涛修,陈利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的制度经济学解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4):34-37.
[9]陈利根,钱智敏,吴伟坤,等.制度优则流转畅——无锡、常州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土地,2009,(5):51-53.
[10]王晓霞,蒋一军.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政策的梳理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4):38-42.
[11]袁枫朝,燕新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之三方博弈分析——基于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组织与用地企业的角度[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2):58-63.
[12]杨东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的新路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法律解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33-36.
[13]骆东奇,周于翔,姜文.基于农户调查的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5):47-52.
[14]谷树忠,王兴杰,鲁金萍,等.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效应与创新[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1):1-8.
[15]张正河.承包权流转不会一蹴而就[J].中国土地,2009,(2):23-26.
[16]钱昱如,邱道持,王玲燕.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流转农地用途变化动力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9):47-51.
[17]吕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益的保障与规范[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7):28-31.
[18]乔荣锋,高进云.武汉市洪山区城乡结合部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6):9-13.
[19]张笑寒.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运行特征、现实困境和出路选择——以苏南上林村为个案[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2):38-42.
[20]徐绍史在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恰逢其时[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9-05-06.
[21]张衍毓,刘彦随,王业侨.统筹城乡视角下村庄整治建设的模式与途径——以三亚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6):977-983.
[22]刘彦随.农村科学建房激活内需保增长[N].经济日报,2009-08-11.
[23]陈荣清,张凤荣,孟媛,等.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现实潜力估算[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4):216-221.
[24]喻瑶,段建南,张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J].现代农业科学,2009,16(8):126-128.
[25]陶泽良.西部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分析——以贵州省湄潭县为例[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9,28(2):160-165.
[26]姜广辉,张凤荣,孔祥斌.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整理用地转换方向模拟[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214-221.
[27]邓胜华,梅昀,胡伟艳.基于模糊模型识别的石碑坪镇土地整理社会生态效益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3):72-75.
[28]张凤荣,周丁扬,徐艳,等.做好地块调整是发挥土地整理项目最大效益的重要环节[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1):50-54.
[29]边振兴,于淼,王秋兵.基于土地开发整理修订农用地分等结果的一种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232-236.
[30]贾文涛,刘峻明,于丽娜.基于农田高程信息快速采集系统的平整精度评价方法[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5):65-70.
[31]李红举,林坚,阎红梅.基于农田景观安全格局的土地整理项目规划[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5):217-222.
[32]张凤荣,关小克,徐艳,等.大都市区土地整理与农田水肥管理模式探讨——以北京市为例[J].资源科学,2009,31(7):1088-1094.
[33]王小映.平等是首要原则——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政策选择[J].中国土地,2009,(3):51-53.
[34]吕韩.“挂钩”不仅是为了指标——对江苏省太仓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的思考[J].中国土地,2009,(5):48-50.
[35]姜广辉,张凤荣,谭雪晶,等.北京市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服务功能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5):210-216.
[36]商汤.保当下与保长远[J].中国土地,2009,(4):1.
[37]雷爱先.四万亿元投入土地如何供应[J].中国土地,2009,(1):27-30.
[38]李效顺,曲福田,谭荣,等.中国耕地资源变化与保护研究——基于土地督察视角的考察[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3):387-401.
[39]汤小橹,金晓斌,李洁,等.耕地占补平衡考核体系探讨——以荆州市某建设用地项目耕地占补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2):33-37.
[40]王万茂.基本农田保护:历史与反思[J].中国土地,2009,(6):23-25.
[41]曹端海,杜新波,王兴,等.基本农田应纳入禁止开发区域[J].中国土地,2009,(5):32-33.
[42]姜广辉,孔祥斌,张凤荣,等.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7):24-27.
[43]沈彭.如何打一场保护耕地的持久战[J].中国土地,2009,(3):51-53.
[44]牛海鹏,张安录.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及其外部性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9):25-29.
[45]刘群利.中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8):58-61.
[46]贾冰,李升峰,贾克敬,等.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5):76-80.
[47]刘灵辉,陈银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指标利益冲突问题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5):37-40.
[48]毕宇珠,李乃康,王敬.良好的规划始于倾听——从中德合作梓潼村项目看土地整理规划的公众参与[J].中国土地,2009,(3):38-41.
[49]赵哲远,华元春,吴次芳,等.基于遥感的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时动态监测技术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7):43-48.
[50]邵景安.大都市郊区山地景观规划的案例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228-234.
[51]俞孔坚,袁弘,李迪华,等.北京市浅山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1):3-8.
[52]俞孔坚,乔青,袁弘,等.科学发展观下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北京市东三乡之“反规划”案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3):24-31.
[53]龙岩市国土资源局,中共龙岩市委政研室联合课题组.乡村土地规划不能缺位——龙岩市农民建房用地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土地,2009,(1):52-54.
[54]陈荣蓉,叶公强,杨朝现,等.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3):32-36.
[55]秦明周,张鹏岩,卢红岩.震灾之后对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的反思[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30(2):28-31.
[56]郑伟元.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利用规划的思考[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48-51.
[57]贾文涛,刘峻明,于丽娜,等.基于GPS和GIS的土地整理现场调查技术开发与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5):197-201.
[58]李登秋,林秀渠,李真,等.基于TM与ASAR数据的矿区塌陷地信息提取[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6):72-76.
[59]彭振国.基于K-均值方法的CBERS02卫星图像分类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3):17-19.
[60]尤淑撑,刘顺喜,周连芳,等.CBERS-02B星数据质量评估及土地调查监测应用潜力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58-61.
[61]张博,田党生,蒋树魁,等.城镇地籍管理信息技术研究与实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3):20-23.
[62]杨利民,刘顺喜,赵强,等.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1):41-45.
[63]张书波,侯迪.市县级土地开发整理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3):8-13.
[64]邬江,黄莹,张日勇.关于建立省级土地管理基础数据体系的思考[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2):39-41.
[65]高志宏.福建省耕地保护监管系统方案初探[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2):35-38.
[66]尹鹏程,蔡先娈,李科心.国土地政全过程管理中的空间数据模式研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1):16-19.
[67]查宗祥,贾文珏.基于互联网的国土资源信息“申请—应答”服务系统构架[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9,(2):13-16.
[68]李孟然.地价能决定房价吗?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总工程师邹晓云谈房价地价问题[J].中国土地,2009,(4):40-43.
[69]郑娟尔.基于PanelData模型的土地供应量对房价的影响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4):28-33.
[70]邹伟,吴群,曲福田.不动产保有税资源配置效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9):20-24.
[71]乔新生.开征物业税,别再犹豫[J].中国土地,2009,(6):33-35.
[72]杜雪君,黄忠华,吴次芳.房地产税、地方公共支出对房价影响——全国及区域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7):9-12.
[73]潘艳红,张世鹏.农村承包经营权的深层探索[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8):41-45.
[74]张艳,马智民,朱良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构建[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4):60-64.
[75]欧阳安蛟,蔡锋铭,陈立定.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建立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0):26-30.
[76]高飞.农村妇女权益保护的困境与对策探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0):47-51.
[77]施昱年.基于AHP构建中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6):51-55.
[78]卢新海,张耀东.初论管道通过权及其设立[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2):24-28.
[79]肖宇.对中国“公共地役权”的探讨和立法建议[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9):63-66.
[80]刘彦随.中国土地利用战略创新及其模式体系[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2):4-10.
[81]鲁春霞,谢高地,马蓓蓓,等.中国区域发展过程的空间多功能利用演变[J].资源科学,2009,31(4):531-538.
[82]林坚,张沛,刘诗毅.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评价的技术体系与思路[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4):4-10.
[83]李玲,张振文,孙强.基于权的最小平方法的土地利用现状评价——以阜新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29-32.
[84]李进涛,谭术魁,汪文雄.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3):49-54.
[85]朱传军,卢新海,韩长生.基于模糊积分的开发区土地经济效益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5):53-58.
[86]高建伟,李海伟.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5):4-7.
[87]鲍海君.城乡征地增值收益分配:农民的反应与均衡路径[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7):32-36.
[88]李菁,刘玉琴.中国征地中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0):52-58.
[89]陈莹,谭术魁,张安录.武汉市征地过程中的土地增值测算[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2):16-21.
[90]梁爽.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收益分配及其合理性评价——以河北省涿州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4-8.
[91]谭术魁,涂珊.征地冲突中利益相关者的博弈分析——以地方政府与失地农民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9,23(11):27-31.
[92]叶剑平.城乡统筹发展与土地利用[J].现代城市研究,2009,(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