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机智”奏响语文课堂真情的旋律

2010-02-16李青燕陕西省华县瓜坡镇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0年10期
关键词:机智真情语文课堂

李青燕(陕西省华县瓜坡镇中学)

一节好的语文课如“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教师必需用心备好每一节课,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应付自如。新《课标》下的课堂更需要“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教师既应贯穿课前备课的指导思想,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课堂生成,捕捉稍纵即逝的灵感火花,随机应变地追求教学机智,为语文课堂平添一道道亮丽的风景。下面请跟随笔者走进语文课堂,把握几个擦肩而过的机会,感受一番“绝处逢生”的精妙。

一、在无边的黑暗中穿行

这一节课要学习美国著名教育家、女作家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为了使同学们了解这个耳聋、眼瞎继而变哑的残疾人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以非凡的毅力创造生命的奇迹,进而走进作者崇高美好的精神世界,接受真善美的陶冶,我课前布置了预习。可是,当我怀着敬仰的心情带着庄重的神色走进教室准备面对庄严肃穆的气氛时,却意外地发现个别同学并不严肃,有的扮个鬼脸,有的挤眉弄眼,还有的装个对眼,时时引起哄堂大笑。我知道孩子们拥有优厚的生活条件,健康的身体,青春花季活泼浪漫的性格,而这一切距离那个生活在上个世纪初期,惨遭命运戏弄的巨人已经太远了。俗话说“强扭的瓜儿不甜”,语文是情感的艺术,只有他们用心灵去体验、用真情去感悟,心底才会流淌真爱之泉。于是,我没有批评同学们,而是用充满轻松理解的声调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捂着耳朵,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一分钟、两分钟过去了,笑容像退潮的海水,从同学们的脸上悄悄隐去,五分钟过去了,教室死一般的沉寂,同学们脸上挂满了沉重。随着我的大声叫停,一个个同学如遇大赦,长吁短叹,目光中满是焦灼,仿佛经历了一段极其痛苦的折磨。我请几位刚才嬉皮笑脸的同学谈谈感受。有的说,无声的世界比死亡还恐怖,“砰砰”的心跳如同魔鬼的脚步逼近。有的说,感觉自己被一张大幕包裹,用尽一切力气也无法超脱,求生不能,求死不得,万念俱灰。有的说,自己似乎置身于一个黑洞之中,跑得精疲力竭,仍然不见天日。……我告诉同学们,他们经历的“痛苦”仅仅只有几分钟,而且还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明白这只是一种“游戏”,而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位作者却是在无声的世界中穿梭了一生,但却凭着一颗明亮的心灵,点燃了生命之火,扬起了理想的风帆,取得了正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成就。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插曲,使得课堂教学“峰回路转”,师生找到了久违的感觉,拥有了一分求知的渴望,滋生了一种圣洁的感动。

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师生间相互对话,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如果能与自己的心灵对话,多一点“设身处地”的思索,少一些浮躁和做作;多一点凝神静气的体味,少一些无谓的说教,也许等待我们的就会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真情。一个成熟的教师总是能以其机智,细心观察,及时发现,牢牢抓紧飘然飞过眼前的火花,让它在情感的天地燃烧。

二、敲起激情的鼓点

《安塞腰鼓》这篇散文“气势恢宏,语言简洁有力,句子铿锵激越”,它苍劲、雄浑、博大、昂扬激越,气韵流动,是生活在古老贫瘠的陕北黄土高原上“一群茂腾腾的后生”粗犷豪放品格的表露,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厚文化艺术宝库的精华,预习提示中要求体会“生命因力量而得到宣泄,力量又带动生命奔腾升华……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多媒体画面展示,重点句子的感悟,分角色朗读,句子和段落排比手法的认识,师生间的答疑解惑,拓展迁移,仿句练习,横向类比……一切按预定的教学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老师慷慨激昂,学生激情满怀,似乎预示着这一节课的成功。然而,仍有部分同学眼里露出迷茫,由文字符号到情感的升华还差“画龙点睛”之笔,问题被热热闹闹的表面形式所掩盖。怎样找到“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的感觉呢。苦思冥想中,弥漫于我心中的愁雾烟消云散,我看到了一片蔚蓝的天空。于是,我带着几分疯狂,擂起了讲桌,瞬间的宁静之后,同学们也开始了“疯狂”。“宣泄”一翻之后,我又指挥着全班有层次地敲击起来。虽然有些“不伦不类”,参差不齐,但我分明听到了一种强劲有力的声音,这声音源自一个个富有朝气活力和热情的心灵。后来,在同学们的作业中,我倾听到了他们激情的诉说,“敲击鼓点,有一种野性的力量复苏,我仿佛在敲击着这个带着辉煌和荣耀,载着苦难与沧桑的华夏大地……”“聆听着鼓点,我听到了我们民族沉重的脚步,它以无与伦比的力量,告别屈辱的昨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鼓声是宣言,惊天动地诉说着东方巨龙不再沉默的心声;鼓声是号角,吹奏起西部大开发的进军步伐;鼓声是警钟,呼唤着我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语文课堂拒绝“四平八稳”,语文课堂需要真情的碰撞。一个手势,一句话语,一次身体力行的举动,一个不足挂齿的细微情节……尺水兴波,就会撞开沉封的心灵之窗,营造一个多彩的世界。

三、奏响真情的旋律

选取辅助教材中经典的篇目别出心裁地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也是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如欣赏现代著名作家王蒙的《在声音的世界里》时,我们都为奇妙的“声音”所震撼,作者由古到今穿行于岁月的长廊里,雨声乐声、三教九流、文学、艺术、政治无所不包,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民风民俗风格独特,弱者强者流泻心曲。读来大气磅礴,听来荡气回肠。音乐的美妙绝伦,文字的博大精深让人乐而忘返、如痴如醉。请同学们“照猫画虎”,适当地进行迁移,会集情趣、理趣和乐趣于一体。于是,我问同学们想不想写出自己感受音乐魅力的作品。得到的是一片欢呼雀跃。带着梦想和渴望,一盘盘精心搜集的音乐磁带汇集在一起,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一场以“听音乐,悟人生”为主题的写作大赛开始了。在一曲曲悠扬悦耳的音乐声中,一幅幅“奋笔疾书”的感人场面出现在眼前。一行行清晰的字迹展现出一个个奇妙的精神世界:“《高山流水》流出一段知音佳话,有友情相伴,人生便不再孤单。”“《梁祝》的凄美悠扬,让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万古流芳。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慷慨悲壮,成为一个音乐家不屈的绝响。在无声的世界里,谱写最美的声音,其人格魅力感召日月,光照千秋。”“《广陵散》的杀伐攻略之声,听来如百鼠咬心。英雄悲壮的故事,促我发誓:今生要做一个顶天立地、舍生取义的男子汉。”……经过老师批阅,学生互评互改的形式,所有作品全部通过。全班同学精心打印和装订,一本散发着油墨芳香,包含着师生共同心血的文集《奏响真情的旋律》“出版”了。在“前言”中,我写道:

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壤,我们播下种子,有阳光的呵护,有清风细雨的滋润,更有我们坚定的守望,今天,它终于破土而出了。

其实,我在心里一万遍地对自己说:这片土壤是“生活”,播下的种子叫“信念”,呵护它的阳光是“语文”,清风细雨是“老师那颗充满‘机智'的心灵”,而破土而出的,是我所深爱的莘莘学子们,此时,我正等待着你们结出果实的那一刻!

猜你喜欢

机智真情语文课堂
我用真情守护你
机智闯关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机智的斑马线
以心换心见真情
真情扶贫见实效
机智的回答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