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灾难蒙上商业味
2010-02-15又易
文/又易
善行有一种“隐匿”性质,一旦公开化就失去了其善的特征。基于此,匿名的善行也许比公开的善行更具深意
最近的世界好似不够太平,自然灾害不断。自汶川地震开始,又相继爆发了7·16特大洪灾、西南五省特大旱灾、青海玉树地震,一位朋友的M SN签名档甚至改成了“地球进入震动模式”。接二连三的灾难,让人顿生狐疑,联想到了去年的一部美国灾难大片《2012》,世界末日的说法变作许多人心目中的一种恐慌。
近日,有外媒报道,美国一富翁正在美国本土沙漠地带建造一种特殊城堡,这种城堡能够抗拒10级以上地震。一个城堡按200人入住设计,计划修建20个城堡,共容纳4000人。听说已经建好一个。这些城堡将向全世界出售,一年的租金也昂贵至极,高达5万美金。
不言而喻,末日指的就是2012,而末日地堡的建造就是为了抵御和逃避传说中的2012的世界末日。据悉,已经有不少的世界富翁前去订房,始作俑者维希诺还大胆的声称:即使你有钱也不一定就能在这里订上房间,目前已有1000名未雨绸缪的顾客预订客房,一旦届时“客满”,再有钱恐怕也没办法了。
作为一种谈资,末日地堡让许多人一笑置之,而对于另一些人而言,则是加剧了关于“世界末日”的恐慌之心。玛雅人的2012世界末日预言,只是一种远古而来的传说,并不可当真。只是近两年间,一种灾难频发的巧合,让这种传说风靡起来,植入人心。一场又一场的自然灾害,在夺取生命的同时,并没能让人们习以为常。人心在一次又一次的灾害中不仅没有变得适应和麻木,反而越来越显得惶惶不安。
抓住了人心的这一弱点,无孔不入的商人,从“灾难”入手,试图寻找一条生财之途。所谓末日地堡,无非是极富商业头脑的维希诺在一个特定的时刻狠狠借“末日”东风将自己的生意风风光光地炒作了一把,人人恐惧的“末日”成了实业家赚钱的噱头,彻头彻尾的一场往伤口上撒盐的商业秀。
尽管打造末日地堡的理由显得冠冕堂皇,但带来的社会影响却未必见得是正向的。一者,这样昂贵的避难所显然与大多数人没有关系。它只是满足了少数富人的“避难”需求,而将社会上大多数人排除在外。二者,末日地堡在本质上出售的不是避难所,而是一种安全上的可能。利用公众对于灾难的恐惧心理,试图攻破其软肋,寻求一种经济上的丰厚收益,也许是地堡打造者的最终意图。
无独有偶,利用灾难大做“企业形象”文章也成为大流。青海地震过后,许多国内企业家纷纷加入了捐助大军。从几百万到上亿元,一派数字比拼的热闹景象。只是,这种比拼背后,却暗藏了一种商业做秀与宣传的信号。2008年汶川地震过后,这种争论也风行一时,王老吉捐助灾区时一掷千金的豪气,让民间评论不断。反对王老吉的人认为这是“做秀”;而一些营销网站或论坛里的营销人士则迅速将王老吉作为一次成功营销案例,用相关专业知识分析得头头是道。无论是否做秀,都无从考证,而当灾难遇上商业,再成功的营销恐怕也显不出太多的光彩。
这又回到了企业家社会责任的问题上。出于企业对外公关的需要,几乎没有企业不强调社会责任,不以此塑造公司形象。在没有伤及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这种公关模式无可厚非。而一旦与公众利益发生冲突,以“善行”换“效益”的模式自然也会遭遇社会压力。思想家阿伦特在论述善行时指出,善行有一种“隐匿”性质,一旦公开化就失去了其善的特征。出于此论断,匿名的善行也许比公开的善行更具深意。
企业都是趋利者,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趋利的需求之下,也必须遵循一定的社会价值。一如灾难,若是蒙上了浓重的商业味,就丢失了其固有的沉重与严肃。商人们在这个人心惶惶的时刻以灾难的名义赚取巨额利润,恐怕是个比灾难更可怕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