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的宏观审视

2010-02-15

中共党史研究 2010年7期
关键词:大众文化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

杨 凤 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的宏观审视

杨 凤 城

自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始,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带来了巨大变化,其中包括文化的发展与变化。在此拟从宏观视角加以考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理论与方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察。

首先是关于文化本质与功能的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问题的理论,构成中共文化观的理论基础。从历史看,影响和制约其文化观及相关方针、政策的主要观点,一是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与经济;二是在阶级社会,文化是有阶级性的。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党仍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属于上层建筑、文化是有阶级性的观点,但它不再像过去那样被突出强调,而是放在其应有的深层理论基础的地位上。另一方面,对于文化在民族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更科学的认识。审视文化的立足点和视野明显地发生了变化,其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概念的先后提出。精神文明被界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党对精神文明或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不断有与时俱进的新认识,其突出特点是将文化放到经济全球化、科技迅猛发展以及由此导致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放到世界各民族交往日趋频繁、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中来看待。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任务。上述论断表明,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文化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在现代化进程中具有的全局性或整体影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关于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文化不能脱离政治,但不能从属于政治。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没有也不可能放弃对文化建设的领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种领导主要表现为宏观的指导、方向上的把握和引导,变得日趋理性,变得更为科学和富有张力。如不断重申以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文化建设,绝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倡导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等等。

再次,由直接办文化到管文化的理念和领导方式的转变。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和国家逐步提出了领导方式由直接办文化向管文化改变;集中精力抓宏观、抓方向,抓队伍建设;以立为本、重在建设等方针。在这些方针指导下,文化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在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靠国家投入),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主要通过市场做大做强。其间,对“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逐渐正视和认可,突破了过去主要看重文化的意识形态属性的认识框架)的思想指导下,以文艺表演团体、出版和影视为先行军的“转企改制”改革,有力地促进着文化发展。与此同时,将领导文化建设的职能主要定位于对文化思潮、文化动向的关注和引导上,并利用体制的优势,通过政府主导的各种基金、奖励、人才工程等,增强主流文化自身的积累和吸引力,以保证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大方向。

上述认识和方针,一方面体现出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则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或保障。

改革开放 30余年来,中国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步地走向活跃、多样或多元。阐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文化,不能离开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所带来的思想解放。当然,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意义主要是政治上的,但其对文化的影响毋庸置疑,其对于中国文化发展与活跃的促进作用,后来在邓小平南方谈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阐释和宣传中,均得到程度不同的再现。

80年代中期以后,“文化热”成为中国思想文化走向活跃的显著表征。在国家现代化发展需求的背景下,“文化热”的中心内容是文化引进和文化比较,以“当代学术”、“西方学术”、“现代文化”等名义命名的丛书和译丛遍地开花,形成“五四”以后最大规模的一次翻译出版西方学术著作的大潮。这场“文化热”带来了一个具有长远影响的结果,那就是在专业文化研究之外,产生了一个“公共文化空间”,知识分子在这个跨学科的公共空间中,基于自身的文化立场讨论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这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是具有深远影响的一步。第二歩则是进入 90年代后多元文化格局的形成。90年代的文化论争带来的文化多元发展成为趋势。比如关于人文精神的讨论、关于市民社会的讨论、关于文化保守主义的讨论、“后学”思潮及其引发的争论等,有的一直延续到 21世纪。此外,“国学热”和文化民族主义思潮等,则是新世纪以来不能忽视的文化论争或文化现象。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文化的又一次转型,即由计划经济时期的一元文化(其突出特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的唯一性)向马克思主义为主导意识形态的多元文化演进。这种多元的文化格局可以从各个方面加以考察,一些学者把其分为主导(主流)文化、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三方面。所谓主导文化,即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面向或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的主流文化。所谓雅文化,即恪守知识追求和审美规则,坚守文化的自律性与独立性的严肃文化。而大众文化则是以普通民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取向为鹄的,挟资本为后盾,以市场为舞台,以流行时尚的方式加以生产和传播。令人感兴趣的是主导文化、雅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主导文化是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承载者、传播者,是整个文化建设的调控中心。它一方面认可文化的多样性、多功能性;另一方面保持着对其他文化的审视和批判功能,以保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大方向。雅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起着整个民族文化大厦的基石作用。它并不拒绝主导文化的青睐和奖掖,也不完全拒绝文化市场的“畅销”和文化资本的“捐助”。当然,是以不损害其审美和知识追求为前提。大众文化的功能在于满足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消费能力的人口众多的普通百姓。大众文化相对于主导文化、雅文化更具有雅俗共赏、面向广大基层群众的一面,同时也能成为主导文化和雅文化的普及者、传播者或者助手。三种文化的并立与共处反映了当代中国文化的多彩格局。

(本文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兼中共党史系主任、教授 北京 100872)

猜你喜欢

大众文化改革开放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洋场·小报·《红楼梦》——媒介建构下的大众文化(1912—1949)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观察与反思
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与大众文化的内在逻辑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