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中共党史学科拓展研究领域的几点思考

2010-02-15

中共党史研究 2010年1期
关键词:中共党史中国化党史

田 克 勤

高校中共党史学科拓展研究领域的几点思考

田 克 勤

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设立后,高校党史学科队伍建设及研究领域拓展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高校中共党史学科如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中国近现代国情与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和理论、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同行,为党史学科建设尽绵薄之力。

中共党史学科;高等学校;研究领域

Abstract:After the Marxist theory was set as a first-class discipline there have emerged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the training of personnel and expansion of research field for the discipline of Party history in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puts forth his views on how to expand the research field for the CPC history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n the light of the fundamental issue of adaptation ofMarxism to Chinese conditions,modern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changes in China,the history and theories of the CPC’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Party’s doctrine and building and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he discipline in order to seek instructions from the colleagues and contribute what I ca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history discipline.

中共党史作为一门学科是20世纪40年代,由毛泽东倡导并亲自创立的。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60多年的风雨历程。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共党史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目前,全国中共党史研究的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党校、党史和社科院等部门。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推出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已经有不少人对改革开放以来党史研究在各个领域的进展和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和综述,这里不再讨论。下面仅就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设立后,高校党史研究领域的拓展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学术界尤其是中共党史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的增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但客观上对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的研究和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深入研究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其研究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运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任务的提出和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特征、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中共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本学科的重大理论前沿问题。而这些内容原来都属于党史研究的范围。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中共党史一样作为二级学科,必然会影响到党史教学,并使研究队伍分化和研究领域重心转移。从目前高校研究队伍的情况看,一些原来从事党史、革命史或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和研究的教师,现在改教“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而原来从事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建设或邓小平理论课的教师在教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从知识结构的完善和优化的角度来说,这两部分教师都有一个需要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需要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文献特别是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著作;也需要深入了解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理论创新的伟大成果。对于这些问题,党史学科还需不需要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党史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还是应该继续进行而不能放弃这个领域的研究。这不仅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更是学科本身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科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中共党史学科也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可能研究的角度有所不同,但研究内容是没有区别的。中共党史学科在这方面所进行的研究,比如从历史的角度、文献的角度、党史人物个人的思想理论贡献的角度等方面所进行的研究,可能是更为深入或展开的具体的研究,也可能是更有价值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

过去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主要是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框架内进行的。对毛泽东思想发展历史的研究已相当深入,出版了一系列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历史的研究却明显不足。就目前研究的状况而言,已有的研究多集中在从遵义会议到党的八大以及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而对遵义会议之前以及从八大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这两个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相对薄弱。从整体上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成果甚少。这就为我们研究的拓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其形成发展从什么时候开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目前学术界的认识还不尽一致。有的认为应该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始;有的认为应该从党的建立开始;还有的认为应该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开始。具体的阶段划分也不尽一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到底经过了几个历史阶段,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用什么样的标准来确定历史阶段的划分等等都需要作深入系统的研究。笔者认为,应该以对马克思主义是否有了科学的态度、是否有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认识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具体的阶段划分,我主张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党的创立前后到遵义会议之前,可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阶段。这个阶段的探索,包括了李大钊和毛泽东在内、大多数党的早期领导人都参与了。这个阶段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从遵义会议到中共八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阶段。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的毛泽东思想的阶段。第三阶段从中共八大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延伸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准备阶段,也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曲折发展的阶段。第四阶段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一直到现在,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阶段。这个阶段,党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研究国际形势的基础上,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四个阶段的研究,目前还很不平衡。其中,第一阶段的研究和第三阶段的研究相对薄弱。第一阶段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的框架下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早期成果,有许多问题现在还少有涉及。比如,共产国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的培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等等。第三阶段更涉及怎样评价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文化大革命”前后的生平、事业和思想,怎样更加全面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等具有很大研究难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研究的深入,都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整个党的历史的研究。

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过去主要是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框架下进行分别研究。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历史决议后,学术界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对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许多有分量的成果。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中共十五大后也有了相当的进展,取得了不少成果。中共十七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更加深入系统地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供了新的视域。当前,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结构的研究。目前已有的一些成果,还没有深入到这一理论体系内在逻辑关系的层次中揭示其框架结构。笔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其内容框架应包括:理论基石、基本路线、战略布局、实践主体等几个部分。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毛泽东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伟大事业的基础上,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原则、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的理论创新。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部几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它们既相互贯通,又层层递进,体现了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科学性体系、阶段性成果和发展性要求的内在统一。四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可以从理论体系自身的实践性与时代性、严整性与开放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等方面去考虑。

(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研究

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本的研究,整体而言还有很大空间,过去较多进行的研究,主要是结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发展史及基本原理对原著进行研究,但由于档案文献公开、出版等方面的原因,多限于对已经公开出版的党的历史文献,对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重要领导人已公开出版的著作的研究。对其他重要党史人物的研究还很不够,如对党的早期领袖人物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的著述,张闻天、刘少奇、陈云等在这方面的理论贡献等等的研究。并且,以往的研究多采用诠释性的研究方法,缺少有力度的研究成果。从文献史、学术史的角度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本、包括重要领导人的生平、事业、思想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二、中国近现代国情与社会变革的研究

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设置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开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为了增强该课程的学科支撑, 2008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在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下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这个二级学科,并规定:“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要在广泛了解中国近现代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国近现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和国家现代化的历史,在全方位的分析和比较中阐明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同时“要从历史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研究,深入开展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研究”。这一规定对中共党史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认为,高校中共党史学科应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育教学,从近现代国情与社会变革的角度拓展党史研究的领域。

(一)近现代中国国情的研究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的自然情况、社会历史情况、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所处国际环境的总和。其中最基本的内容是社会性质问题。毛泽东曾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对近代以来中国基本国情的研究,从总体来说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旧中国的国情。具体地来说,就是研究中国是怎样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和特点,特别是这个社会的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各种矛盾和主要矛盾等等。早在60多年前,毛泽东就提出,“对于近百年的中国史,应聚集人才,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无组织的状态。应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分的分析的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现在看,这方面的研究可能还需要继续作。二是研究新中国的国情。具体地来说,就是研究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特别是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社会矛盾的变化等等。对新中国建立以来国情的研究,由于研究条件的限制,可能有更多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三是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情。从大的方面来说,应该包含在新中国国情的范畴之内,但由于10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难局面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因而对改革开放以来国情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国情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是一个现实的范畴。国情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整体性和持续性。因而,中共党史应该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在国情研究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

然而该模型较为简单,与真实的船舶存在一定的距离。为构建更加真实的船舶运动数学模型,使其能更好地模拟船舶在现实中的运行状况,需要用一个非线性函数来代替式(1)中的其中

(二)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研究

过去的研究或偏重于政治领域,主要是从革命与反革命、党内正确路线和错误路线斗争等角度;或局限于共产党自身活动的领域,缺乏对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系统深入的研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内涵极为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共产党、国民党和其他政党各个方面,以及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各个角度对社会变革的研究,都对拓展党史研究视野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对中国社会政治变革的研究。中国共产党怎样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怎样巩固和发展以人民民主为基本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怎样认识这一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怎样推进民主政治制度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等等。

二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研究。中国共产党怎样领导人民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经济制度,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怎样通过改革开放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怎样实现了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等等。

三是对中国社会文化变革的研究。五四时期中国先进分子怎样在中西古今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正确方向,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又是怎样把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发展为社会主义的文化。

四是对中国社会生活变革的研究。总体而言,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展开,使中国正在经历着由“乡土中国”向“城市中国”的根本性转变,国家面貌和社会面貌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五是中国社会变革动因的研究。社会变革动因问题是社会科学不少学科都要研究的问题,更是中共党史研究应该关注的重大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从研究框架和方法来说,往往是以政治革命为轴心,从近现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角度,去揭示中国社会变革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认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这两大社会矛盾是引发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原因。如果仅从近现代中国革命的表征来看,这种观点不无道理。然而,如果停止在这种观点本身,忽视对社会变革中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即隐藏在政治现象背后的经济因素,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往往导致研究的局限和缺陷。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影响和推动社会变革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才是最根本的。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我在《中国共产党和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革》一书中,曾提出在探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历史动因时,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观点。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基本原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诸多层面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历史动因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掌握近现代以来中国社会变革的原因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具体而言,我认为,新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变革的经济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新的阶级力量和社会力量的产生,以及先进政党所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是实现中国社会变革的政治动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社会变革实现的思想动因。

不能否认,社会主要矛盾及其集中表现的政治因素是导致社会变革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必须看到,一定社会的政治因素归根到底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因素即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在近代中国,一方面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改变了中国独立的封建社会形态,使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商品经济的入侵,也导致了中国社会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由于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势力所代表的旧的生产关系对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严重阻碍作用,代表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和政治力量,必然要起来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通过社会革命的形式,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近代以来一切社会变革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考察近现代以来中国的社会变革,应首先从经济方面入手,着眼于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透过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弄清这种社会变革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

经济因素不仅决定着社会变革的产生和发展,而且也规定着社会变革的价值和意义。一切革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本前提。然而,不解决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问题,不改变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不可能进行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就会成为一句空话。20世纪初曾一度盛行的“科技救国”、“实业救国”的口号之所以最终流于空想,其根本原因不在于这些口号本身,而在于当时缺少实现这些口号的必要条件。只有通过进行广泛、深刻的社会变革,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才能为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开辟道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地领导人民实现中国社会的伟大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的科学原理,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样,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所发生的失误,也是由于在生产力这个问题上发生动摇,以阶级斗争冲击经济建设,违背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正反两个方面的事实,再一次证明了经济因素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的、决定性的因素。

当然,我们肯定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和否定政治和思想文化等因素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作用。经济的发展及其他变革的实现,需要政治及思想文化的推动与指导,即有赖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这种思想文化的变革,不仅往往早于经济的变革,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起到某种“决定性”的作用。

三、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和理论的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特色和优势,其历史和理论本来在中共党史学科的范围之内,后来把它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学科,放在政治学一级学科下面,与中共党史同为二级学科。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发展,2005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发出的《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规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调整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分别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二级学科。这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近十年学科“联姻”历史的结束,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迈入作为一个独立二级学科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思想政治教育已经单独成为一个学科的情况下,中共党史学科还要不要研究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理论与经验,回答也应该是肯定的。当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本身也面临着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建设任务。但这是与党史学科的研究视角有所不同的。

从拓展党史研究领域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应该在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与特点的基础上,着力于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历史与基本经验的研究。这样不仅有利于深化党史学科的研究,也有助于把党史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学科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

四、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的研究

现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中共党史学科的研究范围是包括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在内的。笔者理解这里讲的主要是中国共产党的学说和建设的理论。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过去在高校开展得很不够,目前仍少有人研究,有的学位点甚至连这方面的课程也不开。而在研究中,又往往存在着把党的历史的研究与党的学说和建设的研究相割裂的现象。中共党史研究主要是对党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纵向研究,而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主要是对党的自身建设及其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等进行横向的研究。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中共党史学科建设需要探索的方向,也是拓展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就目前情况看,党建方面的研究课题往往更具有现实性,因而在国家社科基金和其他社科项目设立上往往多于党史方面的研究课题。这里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党的历史方面的研究开展的时间相对比较长,过去高校、党校普遍开设中共党史课,不少教师从事过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后来又成立了党史研究部门,这方面的研究力量比较强。而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无论是研究历史还是研究队伍相对都要弱一些。现在这方面的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党校和党委组织部门,高校关注得比较少。因此,加强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的研究,就成为高校党史学科亟需拓展的一个领域。

拓展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领域的研究,可以从多方面考虑:比如,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深入研究,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党建思想的深入研究,对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的研究等等。这种研究可以是宏观的、综合性的,也可以是微观的、专门性的、个案性的,可以是理论性的,也可以是对策性的。

五、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研究

中共党史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是拓展中共党史学科研究领域的重要手段,也是拓展学科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研究基础、研究手段本身的一种研究。可以说以往这方面的研究是相当薄弱的,基本上是沿用了历史学的方法,即所谓历史和逻辑相结合或论从史出的方法。笔者认为,中共党史学科作为政治学一级学科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在学科基本理论和方法上应该与历史学各个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区别,不能简单搬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应该综合运用历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乃至军事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实现学科研究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整合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产生既符合中共党史学科发展要求又能满足社会变革和发展需要的政治性、理论性和现实性很强的研究成果。

以上是笔者对高校中共党史学科适应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发展需要拓展研究领域的一些思考,尽管现在高校本科教学中已经把中共党史的内容分散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当中,似乎党史学科对这些课程的建设已难有所作为,但事实远非如此。如前所述,仅就这两门课程以及要直接依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来说,我们还是会有所作为的。而从博士生、硕士生培养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能做的事情可能就更多。有党史学科背景的青年教师,对上述两门课程内容、体系的把握可能更有其优势。

(本文作者 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春 130117)

(责任编辑 高远戎)

Considerations over the Expansion of Research Field for the CPC History D iscipline in th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 ing

Tian Keqin

D232;C34

A

1003-3815(2010)-01-084-07

猜你喜欢

中共党史中国化党史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二○一二年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