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10-02-15王文

关键词:精神政治传统

王文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陕西西安 710122)

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王文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陕西西安 710122)

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自律精神、创新精神、健康和谐的心态、谦逊的品格等,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高校应当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平台,同时营造弘扬民族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在制度上保证相关措施能够落实,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塑造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有效资源。

传统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一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教育活动,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三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四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在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塑造大学生健康的理想信念,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实现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努力寻求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当前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路径。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塑造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品格的意义

1.培养大学生为国为民的爱国主义情操

中华民族是一个讲究伦理道德、重视群体价值的民族。悠久厚重的民族文化孕育出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爱国主义情操。其主要内容有:一是进取精神,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进取人格。二是自觉精神。以“知”为前提,孔子大倡“为仁由己”,孟子肯定“圣人与我同类”、“人皆可以为尧舜”。三是循礼精神,即“经国家、定社会、序人民、利后嗣”的社会规范。这种“知行合一”的理想人格标准有利于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进取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由于市场观念和价值多元的影响,他们更多关注自身的发展和切身的利益,价值理想出现了真空。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的入世和进取精神则是填补这种真空的理想资源。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化为他们的基本素质。

2.培养大学生严于律己的自律精神

严于律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曾子的“三省吾身”,孔子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内自讼 ”,孟子的“反求诸己 ”、“反身则诚 ”,荀子的“慎其独者”,朱熹的“常戒慎”,叶适的“慎独为入德之方”等,都反映了儒家贤哲非常重视以高尚道德品质为参照不断反省自己的律己精神。这对于大学生自我精神塑造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引入严于律己的传统美德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塑造大学生的自我精神。

3.培养大学生求新求变的创新精神

改革变通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周易·杂卦传》明确提出了“革故鼎新”思想:“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周易 ·系辞传 》也说:“易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吕氏春秋》中的“世异时移,变法宜矣”,龚自珍的“法无不改”,魏源的“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益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康有为、梁启超的“变则存,不变则亡”等思想,都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改革变通精神。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有没有改革变通的创新精神已成为一个民族有没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改革变通思想对大学生创新观念的培养非常重要。

4.培养大学生健康和谐的心态

中华民族历来贵“和”、重“和”。“和”即和谐。《国语·郑语》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易传》中的“保合太和,乃利贞”,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的“两者 (指阴阳 )交通和,而物生焉 ”,以及民间流传的“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等,都是中华民族贵“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而他们又缺乏对困难和挫折必要的心理认知能力,有人因此心理失衡、失常乃至轻生,甚至在心理崩溃的情况下做出危害社会的事情。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入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身心和谐的思想内容,将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塑造大学生和谐健康的心理。

5.培养大学生谦逊的品格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形象。当代大学生自信心、自尊心得到了极大提高,但许多大学生过于自信,自我表现意识强烈,缺乏谦逊包容的心态,常常将善意的建议和批评视为对自己的侮辱,进而竭力反驳,拒绝倾听别人的建议。孔子说过:“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这就启示我们,在现在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更应该强调的是对谦逊品格的培养,而不是盲目地培养、不当地张扬所谓的“自尊心”。

二、引入中国传统文化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举措

将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既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当代内涵。

1.高校要为大学生提供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的平台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达到“以讲辅读”。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在公共政治理论课中应占有适量的课时,应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儒学经典导读”、“传统文学作品鉴赏”之类的选修课程。(2)加强图书资料建设,“以著供读”,为大学生提供有关传统文化的适合读本。这类精神食粮在内容上应精深、适用,在表述上应浅显易懂、生动有趣。

2.使传统文化教育与文化氛围营造和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

文化素质教育的落脚点是通过教育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应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环境,让大学生处处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如举办人文知识讲座等,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品位,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利用报告会、文化节、科技节、读书会、文化沙龙、诗会、影视评论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唤起大学生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使他们在参与文化实践、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把大学精神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有机结合,用传统文化活跃校园文化、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3.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普及工作的制度建设

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给传统文化普及成果以恰当的评价,并将其与其他科研成果等同对待,从而激发热心传统文化教育与普及的教师的积极性。采取措施保证人文学科的学习质量,如举行中国古典文学水平达标测试、设置双学位制辅以多种形式的选修课。建立一支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以保证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传统文化中确立和倡导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严于律己的自律精神等,都是我们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它们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培育“四有”新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重要的意义。

[1]新华网.庆祝北大建校 1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江泽民等到会祝贺[EB/OL].(1998-05-04)[2010-01-10].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0-12/31/content_478456.ht m.

[2]高超.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08(35):126.

[3]李菁.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粹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37.

[4]段为松,周生娣.浅谈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 [J].新学术,2008(5):46.

[5]任伟.当代中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6]张邈.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J].文教资料 ,2009(2):207.

G641

A

1009-3729(2010)05-0127-02

2010-06-07

王文 (1979— ),男,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北政法大学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管理。

猜你喜欢

精神政治传统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老传统当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