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调查分析

2010-02-15乔丽娇刘明鹤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21期
关键词:基本素质高素质人文

乔丽娇 刘明鹤

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110001

关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调查分析

乔丽娇 刘明鹤

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110001

为培养适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专门人才,我院对在校护理学生进行基本素质情况调研分析,得出影响护理学生素质教育的原因,并根据影响护理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得出提高护理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

高职;护理学生;素质教育;调查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1]。现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既要具备高尚、健全的道德水平,又要具有广博、优良的人文科学修养,还要有扎实、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有健康的身体、稳定的心理素质。如何使在校护理学生积极主动的适应社会,如何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专门人才,是一个值得广大护理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探讨的话题。2010年9月笔者对我院大一、大二、大三306名在读护理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情况进行调研分析,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中国医科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306人。男生7人女生299人,年龄20~25周岁。其中08级(大三)86人;09级(大二)150人;10级(大一)70人。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护理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因素,经过笔者的反复论证,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内容包括现阶段对素质教育的态度;影响护理学生素质的因素;改进素质教育途径等。发放问卷306份,收回有效问卷298份,回收率97.4%。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百分比及 x2进行检验

2、结果

2.1 现阶段对素质教育的态度 有286名学生认为在护理工作中综合素质教育很重要占95.97%,且有95.97%的学生想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2.2 影响护理学生素质的因素(n=298)(见表1)

2.3 改进素质教育途径

认为学校培养重要164人,占55%;自学、读书重要39人,占13.1%;通过活动比较重要28人,占9.3 %;家庭和社会影响67人,占22.5%/。

3、讨论

当代护理学生的基本素质与社会高层次护理人才需求的差距日益凸显[3],通过对我校高职护生基本素质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学生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缺乏兴趣,个人修养、道德行为准则概念模糊,侧重于专业知识学习,学习不能融会贯通,死记硬背现象普遍[2]。

3.1 影响高职护生素质的主要原因

3.1.1 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不足。现代护理教育模式要求我们要从单纯技术性转变为全面素质型;作为护理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努力实施护理学生的素质教育。

3.1.2 缺乏素质教育的氛围。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较大的影响了护理学生摄取外围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常疲于应付繁重的医学课业,缺乏学习人社科知识的积极性。学校的活动开展有限,课外活动给学生的有效教育冲击有限。

3.1.3 学生自身不重视。很多学生只重视自己的考试成绩,对自身素质提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家长和学校没有给予相应的指导,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的局面。

3.2 提高护理学生素质的举措

3.2.1 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个教师队伍要重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转变教师只教专业不教做人的教育认识。寓素质教育于课堂、于娱乐、于生活中的点滴。

3.2.2 创造良好的素质教育氛围。学校应为学生营造浓郁的人文关怀氛围,规范护士专业礼仪、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学校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理想阵地。

3.2.3 加强护理学生的人文教育,全面提高社会文化水平。重点抓好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人文教育,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判断和沟通能力;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培养学生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人文教育融会到护理专业教育之中,使两者有效结合。

3.2.4 建立健全客观的护生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在学校培养角度,除了对学生建立学习的评价体系还应对学生的素质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使学生的素质教育效果能有量化的指标,使教师和学生对素质教育的成果清晰可见。

[1]何月光.论高职院校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实用医药.2008, 3(19):195~196.

[2]吴华英,浅析高职护理学生素质状况及对策[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8,15(6) :20~21.

[3]李伍庆,陈艳红。论在护理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素质教育[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03,9(3):292~293.

10.3969/j.issn.1001-8972.2010.21.124

乔丽娇(1979—),女,籍贯:吉林省梅河口市,讲师,大学文化,从事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基本素质高素质人文
陕西2021年将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余人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人文绍兴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论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编辑的基本素质
学习英汉翻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