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职校生厌学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2010-02-15高金良宝应职教中心
高金良 宝应职教中心
剖析职校生厌学的成因及教育对策
高金良 宝应职教中心
由于我国国情和诸多社会方面的因素影响,职校生“厌学”已经成为职业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对职校生“厌学”问题,必须要引起重视并进行全方位的治理,研究影响学生厌学的原因及教育对策,是解决厌学问题的重要方面,切不可忽视。
厌学;原因分析;教育对策
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心理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的学生每班都有,各校皆存,尤其是在职业学校,这也是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急待解决的问题。本人结合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多年的感受,对职校生“厌学”的原因及教育对策谈点意见和看法。
一、原因分析
职校生“厌学”已是一个老问题了,尤其近几年越来越严重,产生“厌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兴趣 在初中阶段,有些学生学得不太好,难学得进,这些学生毕业后大都进入职校。进入职校以后,又遇上了许多不适应,如对学习课程的变化(文化课、专业课)、教师的授课方法和节奏、管理学生的方法等等不适应,诸多不适应加上本身基础差,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和调适,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进而产生“厌学”。
2、学习动机 有些学生初中毕业后,本身就不想上学了,而是迫于家长要求或其他原因,迫不得已选择了职校;还有少数是家长根本管不了的学生,被当作包袱甩到学校的。这就导致他们大都对学习抱无所谓的态度,缺乏学习的外在动力和内部驱力,因而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3、社会环境 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各领域中的某些不正之风及社会道德水平滑坡等消极因素,也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及价值观和道德取向悄然地改变着,导致少数学生认为“读书无用”、“金钱万能”。另一方面,学校周边环境影响,如网吧、游戏室、桌球室、录像厅等无一不在腐蚀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现实生活中反映爱情生活和两性问题的内容很多,这对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来说影响极大,导致他们早恋和性错。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趣是一个常数,当他对学习以外的其他东西产生兴趣,甚至着迷时,他就不想上课、做作业,觉得课本无味,学习无趣。
4、就业形势 中国的就业问题,已进入了漫长的寒冬季节。从1997年开始,大学毕业生就业就日益困难,出现了“知识型劳动力过剩”的局面,更何况职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这也会导致职业学校学生对自己的出路丧失信心,进而产生“厌学”。
5、课堂教学 学校一些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未能依据学生的现状去实施有效教学,仍然按照过去的模式,只知完成授课计划了事,很少顾及课堂纪律或学生是否学懂弄通了,只管教,不管导,教与学没有得到有机的统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这些也是造成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
6、家庭因素 少数关系不和谐的家庭和一些单亲家庭,对子女心灵产生的负面影响,对子女的教育也存在缺陷,导致学生学习精力分散,思想认识产生偏差,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教育对策
职校生在校学习期间,是他们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对于他们出现的“厌学”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势必给学生的人生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同时也会影响班风和校风,给学校形象造成伤害。纠正和克服学生“厌学”现象,是一项综合治理工程,涉及面较广。
1、强化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职校生“厌学”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思想教育就必须紧紧抓住这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一方面,要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社会竞争会更加激烈,自己不能依靠父母一辈子,今后的路要靠自己去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没有知识、没有文化,今后就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当前社会的“用人”形势,克服上学无用的心理,使学生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需要大批的拥有丰富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2、促进自我认识,激发学习自信心
对于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由于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失败,产生了负面的自我评价。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教师应精心谋划,多做思想教育工作,排除其自卑、厌学等心理障碍。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让他们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他们在学习成绩方面可能不如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但这并不完全代表其智力水平低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如他们的兴趣,他们的习惯,他们的态度等等,而这些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改变的,也许他们在社会适应能力、创造能力、挫折容忍力等方面要超出普通高中生。只有使他们形成这样的自我认识,才能树立信心,从而使其严于律己,努力学习,达到改变“厌学”的目的。
3、增强对象意识,实施有效教学
前面在分析职业学校学生“厌学”的原因中,其中一条是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教学,调动学生的课堂兴趣。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它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事实上大多数职校学生在学习阶段感到无进步或进步不显著,为什么我们的教学长期处于无效或低效的状态?这关键就是教师有没有对象意识。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能容许学校里总有一批学生,他们感到自己没有学好,认为自己干什么都不行。”只有认识自己的教学对象,正确评估他们已有的认知结构水平,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确定恰当的难易程度,这样的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的,才能使学生顺利内化教学内容,增强学习自信心。这一点势必要求职业学校争取更大的教学自主权,改革专业和课程设置,合理选定课程内容和难度,使学生学有余力,学有兴趣,学有成就。这样,就可以避免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天花乱坠,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愿听他的课而产生“厌学”情绪。
4、开辟多种途径,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一,学校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纠正和克服学生“厌学”现象,学校领导、学生管理部门和班主任要积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鼓励他们主动亲近“厌学”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他们,这样既能拉近同学之间的距离,使有“厌学”情绪的同学消除孤独感,同时也能有效地防止有“厌学”情绪的同学在班上形成“小气候”。班主任还应该及时与有“厌学”情绪的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配合学校进行教育,使双方的信息及时得到反馈。作为家长,首先要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尽量避免或减少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其次,发现孩子有不良的思想和行为,应选择正确的教育方法,并积极主动地与学校联系,多方位进行引导。
第二,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班主任是学校最基层和最直接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而且一个班的班风和学风如何,很大程度上都要取决于这个班的班主任。班主任的素质高,工作责任心强,学生思想工作做得深入扎实,这个班学生的“厌学”现象肯定会少,学风肯定会好。因此班主任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但是,有些班主任往往是任课教师兼任,他们的授课任务本来就很重,又要他们去担当班主任,势必造成“两难全”的局面。因此,学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聘任有一定学识且富有思想教育工作经验的人才、担任专职班主任,以加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力量。
第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只有对教师无比信赖和崇敬,才会喜欢教师所教的这门课程。要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而应该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消化吸收。教学双方有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学生自然学得起劲,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逐步高涨。另外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处,缩短心理上的差距,深入到学生中间,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进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
第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如举办多种类型的文艺体育比赛,开展各种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活动等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这种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能够无声地起着教育人、改造人和鞭策人的作用。有“厌学”情绪的学生在良好的环境熏陶和感染下,能逐步克服掉“厌学”的现象。
5、开展创业教育,拓宽就业渠道
毕业生就业难是厌学情绪滋长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培养创业意识,形成“自信、自强、自重、自立”的创业精神。同时,学校就业安置部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多方面搜集、公布就业信息,深挖就业渠道,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满意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打开了,在校的学生才能安心、认真地静下心来进行学习。
综上所述,职校生的“厌学”情绪,除学生自身的思想和文化素质较差外,也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关系。因此,我们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想方设法让学生们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研究影响学生厌学的原因及教育对策,是解决厌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同心协力、不断求索。
[1]林崇德,沃建中主编.走向心理健康.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
[2]黄希庭主编.心理健康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班华,陈家麟,郭享杰主编.职业学校心理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3969/j.issn.1001-8972.2010.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