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

2010-02-15周顺和刘静永州职业技术学院425000

中国科技信息 2010年21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馆藏图书

周顺和 刘静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425000

浅谈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

周顺和 刘静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425000

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措施。

高校图书馆;数字环境; 信息共享

随着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多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图书信息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如何更好地为读者服务,满足用户的各种不同的需求,使信息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加速各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发展进程,就成为图书馆界亟须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1、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1、1 读者利用馆藏资源便捷有效。数字化技术是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转化为数字化信息资源,并以这些数字化信息为读者提供有效的服务。未来的服务是围绕着网络、多载体文献、多媒体信息进行,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使读者可坐在家中,足不出户即可随时随意访问本地区、本国乃至全世界的信息资源。数字化技术使得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必要。

1、2 有效使用文献购置资金。文献购置资金紧张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使共享成为必要。近年来,文献信息资源购买价格的猛涨,严重制约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馆藏建设的发展。文献购置资金的紧张、价格的猛涨导致供需矛盾不断加剧,客观形势迫使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日益成为内在的必然要求和外在的实际行为。为充分利用有限的信息资源购置资金,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需求,必须加强馆际协作,走文献资源共享的道路。

1、3 馆际资源互补,有效提高馆藏资源利用率。“各自为政”的藏书体系造成大量资源浪费,使共享成为必要。由于各个图书馆的条块分割状况,导致各馆之间必然会出现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很可能是大量文献资源长期闲置,无人问津。加强各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可免除那些不必要的浪费,使紧张的经费得到充分的利用,发挥最大的效益。

2、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

2、1 观念问题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图书馆“地区保护”观念仍然强于“资源共享”观念,大型图书馆由于馆藏资源及技术力量雄厚,在网络和数字化环境下,担心自己的文献资源会被过度利用;小型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较少,担心自己人微势轻,不受重视。现在每个学校、文化单位都有图书馆,一方面钱少,一方面却又过于分散,使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难以深入开展。

2、2 条块分割、缺乏联系的管理体制

由于受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不少图书信息资源的建设上还沿袭着传统模式,“条块分割、块块封锁”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形成一套自上而下的完备体系。各校图书馆由于馆藏特征、读者对象、业务范围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为文献信息资源的共享带来一些困难,同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

2、3 图书馆馆员的素质问题

人才是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成功之本。随着知识经济的日益迫近,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和不容忽视的问题,许多馆员不能完全适应时代要求,对图书馆工作的现代化、自动化不能胜任,滞缓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4 标准规范问题

数字图书馆使用的相关系统,一般都出自不同的研发单位,在业务环节中执行的技术标准各异,系统开发没有采用国家或国际标准,这些系统单独在一个图书馆里使用也许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一旦联网共享后,立刻显现出弊端,这为我国与国外图书馆的合作带来了困难。

3、实现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具体措施

3、1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树立“大图书馆”意识

首要的是必须改变因循守旧的传统观念,充分认识组织资源共建,实现资源共享是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最大限度地利用文献信息资源。要树立“大图书馆”的观念,融合高校图书信息资源,打破图书资源封闭和各自为政的界线,是图书资源在为本校师生服务的同时,也为他校的师生提供服务。建立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一是为了间接扩充图书馆的馆藏,二是为了弥补因专业限制带来的图书资源的缺乏,打破专业限制的图书信息资源的局限,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满足广大读者和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方便、更简捷、更及时的服务。

3、2 统一规范,实现标准化,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

在当今数字环境下,各高校图书馆数据中文献、数据等有关信息的标引必须统一规范与标准,才能实现网上信息资源的共享。一是书目数据格式、二次文献编制的规范、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的要求要重视格式的标准化。二是编目条例、著录标准。三是词表的选择使用也应遵循标准化的原则,以方便资源的共享。目前,一些图书馆没有严格采纳国际国家标准,而是在这些标准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或是细微的改动。在检索过程中难以获得理想的检索结果,在进行数据对接和数据交换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麻烦和障碍。因此,在进行标准化建设时,必须按照标准化严格要求,建设出各有特色的信息产品,建设出有特色的馆藏,使信息分类更系统科学;通过联机方式联合编目,真正实现优势互补,使信息资源更能满足互联互享的需求。

3、3 重视人才培养,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在数字环境下,图书馆馆员仍然是图书管理中的一个最积极因素。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既懂得图书馆基础知识,又懂得图书馆现代化技术。因此,图书馆必须重视对自动化技术、网络技术、检索技术、多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以改善图书馆人才结构配置。首先,图书馆在激活人才方面应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通过聘任制,解决图书馆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全体工作人员能进能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可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等问题。其次,要完善内部的激励机制,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相结合的形式。只有建立起完善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才能激活人才,才能使人留下来甘愿为图书馆做贡献。第三,要积极营造尊重人才的氛围,在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觉得图书馆有所作为,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第四,图书馆不能只坐着等待从哪里引进人,还应该培训现有的人才,图书馆应选择接受能力较强的年轻工作人员送出去接受各方面的学习。

任何一个图书馆,无论自身如何努力,都无法满足一切读者的需求,只能通过信息资源共享、馆际之间协作协调,才能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提高文献利用水平,真正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的共享。

[1]李扬.关于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几个问题.现代情报.2001(1)

[2]孙正东.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分析与思考.情报资料工作.2002(2)

[3]聂延平.浅谈数字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 (12)

10.3969/j.issn.1001-8972.2010.21.098

周顺和(1979-),女,本科,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工作,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馆藏图书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图书推荐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班里有个图书角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