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经济研究综述与展望
2010-02-15吕波
吕 波
(1.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071;2.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387)
总部经济研究综述与展望
吕 波1,2
(1.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071;2.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387)
通过整理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本文对当前总部经济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归纳。分别从总部经济的理论来源: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信息经济理论和组织结构理论入手,重点对企业总部选址、总部经济衡量、总部经济与产业转型、分厂经济、城市发展的关系等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最后对未来我国总部经济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总部经济;研究综述;展望
总部经济是一个较新的经济学理论概念。作为城市、区域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总部经济不仅能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显著地提升当地的竞争能力,因此近年来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本文首先分析总部经济研究的理论依据,丰富并拓展总部经济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边界,然后分别从总部与分部关系、总部经济效益的衡量、企业总部的选址等多个层面对总部经济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最后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希望为总部经济政策的制订和相关区域或城市发展战略的制订提供理论支撑。
1 总部经济研究的理论依据
目前围绕设立地区总部而形成的总部经济(Headquarter Economy),主要借鉴了比较优势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信息经济理论及组织结构理论等多方面的研究成果。
1.1 比较优势理论是总部经济研究的基础理论
早期的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由于资源要素不同,导致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绝对成本差异,一国进口某产品是因为该国的成本水平处于绝对劣势,生产不如进口划算,出口某产品是因为该国处于绝对成本优势。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则认为,即使由于资源要素不同,致使某国在所有产品生产上同他国相比都处于劣势,该国仍可选择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来生产,并与他国进行交易,并从中获取收益。比较优势理论在总部经济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根据这一理论,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要素构成比例,而不同地区有不同要素丰裕程度,从而决定了产品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要素供给价格,以致不同地区分别适合生产不同的产品。当然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假定劳动力是唯一生产要素,产生比较优势的唯一原因是各国劳动生产力的不同,这一点并不符合现实。因此用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总部经济时,需要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重心从区域间的商品贸易转移到区域间的生产要素整合上。
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整合思想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模型)。该理论提出,“一国应出口那些需要多用本国(地区)丰裕生产要素,而少用本国(地区)稀缺生产要素的商品,用以交换要素比例正好相反的商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总部经济研究中心赵弘(2004)也在其著作《总部经济》中指出,“总部经济是企业内部价值链基于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分布的表现形态,是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条件下,企业得以利用区域间资源禀赋的差异不断寻求经营成本最小化的必然产物。”
1.2 区域经济学为总部经济研究提供了集群视角
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1998)一书中用区域集群理论对跨国公司设立地区总部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他指出,企业应该在一国之中慎选地点从事各项活动与设立总部;企业所选择的地点应该聚集挑剔的客户、重要的供货商、各种竞争对手,尤其要具备生产要素的创造机制,例如拥有可以提供智力支持的大学或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的实验室。目前多数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域多属于中心城市或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因此,基于区域集群的分析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中心城市区域经济理论的延伸。
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以中心-外围模型分析总部地区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按照佩鲁的理论观点,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应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通过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影响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会导致人口和活动过于集中,产生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地价上涨等,极化效应削弱,企业、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增长极周边转移扩散,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这时“扩散效应”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1.3 信息经济学的发展给总部经济研究指明了新方向
地区总部作为跨国公司(MNCs)设在国外的重要决策和管理部门,为减少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需要以大量的信息做为管理依据才可能准确地把握国外的经济、政治形势及其变化趋势。而信息网络、大容量通讯及数据平台处理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指令的传递及监督功能比过去完成的更快更经济,从而对总部经济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总部所在地的区位倾向于选择在大量产生高度化、多样化信息的信息集聚源。Williams(1967)、Parks(1969)、Dymsza(1972)的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MNCs在欧洲设立地区总部的案例分析上。Morrison&Roth(1992)指出,地区总部与域内子公司、母国总公司之间的日常联系,主要靠信息交换来实现。这些信息不仅交换量大,而且又多为跨国的国际交换,因而对信息通信手段的要求很高 。Bartlett&Ghoshal(1989)、Takahashi(1998)认为,网络可以大大节约公司总部与制造加工基地分离导致的空间成本,进而有力地吸引银行、集团公司以及地区总部的落户。
日本学者青木昌彦(2001)进一步指出,标准化的信息称为数码信息,具有易得性,其通过空间传递的成本是固定的。而意会信息是一种只能在有限局域通过关系合同或特定经历得到的信息,不能在市场上轻易获得。意会信息是非标准化的信息,其与地域具有很强的黏合性,具有高度的语境限制和本土色彩。随着物理空间的增大,其不可得性增强,传递成本增大,并会随距离而耗损。由于意会信息的地域粘性的限制,其不可能通过大众化的传播手段进行传递,因而接近信息源从而挖掘信息的价值是最佳的途径。不同的区位具有不同的市场潜力和要素禀赋,这些就是一种意会信息,会产生信息租金。信息的汇聚度产生了不同的区位等级和地理优势,互联网时代使标准信息充分透明,因此意会信息便成为决定竞争力的最终因素。信息化越发达,地域因素越重要,因而企业总部必须占有信息腹地,才可能取得竞争优势。
1.4 组织结构为学总部经济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企业组织结构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即增大企业管理跨度,减少企业管理层次。这样的组织结构可以缩短信息传递的层次路径,减少信息到达的时间,以便企业能够作出快捷迅速的反应。在“扁平化”成为企业组织结构发展的必然趋势下,企业也得以将生产、配送、产品研究与发展、市场销售或营运控制等实现空间上的分离,形成多种组织职能的服务外包,有效地利用了不同区域的优势资源。目前大量基于组织结构变化的管理方法应运而生,如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 CE)、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质量功能部署(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QFD)、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 ERP)、 批量客户化生产(Mass Customization MC)、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 Management CRM)等,已在逐步实现了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赵弘,2004)。
高洪深(2005)、石琴(2006)、李亚敏(2007)等诸多学者对总部经济组织结构中交易成本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在现代大型公司中,总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一般不直接参与下属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在这里,集中决策、人为设计、分层管理的纵向行政组织层次结构,替代了分散决策、自发形成、自由竞争的横向市场交换体系。这一替代可以视为交易费用的替代,即用企业内部组织协调费用替代市场交易费用;作为处于一般企业和市场的中间层组织,总部长期固定地充当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媒介,这种组织媒介有利于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不确定性,并减少搜索成本,可以通过增加交易频率来达成互相的默契和信任关系。总部集群结成信任关系网络,形成总部的社会资本,可以有效代替相互间的短期合约,降低信息成本和冰山成本;利用总部集聚形成的网络关系营造声誉约束机制,抑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最终会形成网络效益即相互间合作产生的协同效应和生产性努力。
2 总部经济的研究视角
2.1 总部经济与产业转型的研究视角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重心开始转向服务业,服务业在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尤其是向现代服务业转型趋势加强。张晓磊(2005)通过研究总部经济与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关系指出,城市的总部集群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总部经济的发展必然带动一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总部经济赖以形成的重要条件,总部经济的生存环境要求必须有发达的现代服务业的配套。郝朝军、朱福兴、张赴宁(2006)以上海纺织业为例,详细阐明总部经济对产业转移的巨大影响,指出各地政府一方面积极制定各种优惠措施吸引外国政府机构、跨国公司或国内外大公司总部与分支机构入驻本地,另一方面则积极酝酿将传统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剥离体外,向周边欠发达地区转移,实现“腾笼换鸟”。这一研究视角的结论主要有:总部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产销分离、融资升级;总部经济增强了产业竞争力,产业在进行梯度转移的同时,区域获得了提升式发展。
2.2 总部经济与分厂经济的研究视角
总部经济与分厂经济是生产力空间分工的两个方面,它们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秦尊文等(2006)认为,在时序上两者是双向关系:一般先有总部(经济)后有分厂(经济)即表现为企业扩张与产业扩散;在产业分工上两者是垂直关系,企业将总部和制造基地分设在不同区域,形成垂直分工的产业链。国外学者对这一视角的研究较之国内更成熟。Tina Chini et al(2005)细致分析了总部和分厂在研发和管理方面的感知隔阂(perception gaps),并称这种隔阂的加剧将对公司运营形成严重威胁。其他学者进一步指出,考虑到总部与分厂的信息流问题,特定地区的战略环境将是形成此种感知隔阂的首要原因,跨国公司在与其战略单元沟通时要注意尽量避免。Bodo B.Schlegelmilch et al(2006)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总部和分厂在知识转换方面的变化,传统的观点认为总部仅仅是一个主要的信息发布源,但是目前的实践表明,总部同时也是散布于世界各地的分厂的知识接收器。研究结果表明,总部能否从知识转化中获益,主要取决于一些重要影响因素:分厂的战略使命、总部的吸收能力以及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代理理论可知,总部对分厂拥有一定的控制权,因此在总部与分厂的分析视角中,一些学者试图对总部如何解决与分厂的矛盾、总部如何更好地控制分厂等问题进行探索。Lutz Kaufmann&Soenke Roessing(2005)讨论了总部与分厂在面对技术冲突等矛盾时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Chwo-Ming Joseph Yu et al(2006)通过调查407家台湾公司,利用统计分析得出,总部的过程控制水平越高,成本花费越多;而如果总部减少过程控制,转而关注结果控制,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2.3 总部经济与城市发展的研究视角
总部经济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总部经济的发展对繁荣城市经济、提高城市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这一研究视角主要涉及以下方面的内容,一是总部经济在城市集聚的原因,Mary E.Lovely et al.(2004)将这一问题的分析归结为信息,他们认为对信息的需求成为制造业总部在空间上区域集聚的首要原因。在城市里集聚可以使总部获得高质量的信息(来自高素质劳动力、来自政府、来自当地科研院所)的同时,获得知识溢出效应。James C.Davis et al.(2008)补充了上述成果,他们利用城市集聚系统模型找出影响当地总部集聚的核心要素,结果显示:当地服务供应商的充沛程度和当地现有总部的规模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总部经济带动城市发展的作用,政府需要承担的角色问题。李江帆、顾乃华(2005)、邓志新(2006)等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各位学者指出,在发展总部经济中,政府应建立服务产品的概念,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政府的角色定位应当是注重公共投资,为总部经济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实施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本区域比较优势;强化人力资本和积累社会资本,为发展总部经济提供良好的软环境;进行制度建设,制定适合总部经济发展的相应政策和经济主体行为规则。
2.4 总部经济效益衡量的研究视角
总部经济的辐射能力和发展能力是衡量总部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根据缪尔达尔(Mydral)等人的“扩散效应”,陈正伟(2004)从不同角度测算,遴选出十个反映总部经济辐射程度的指标,即区域分布、业务扩散、资本营运、负债能力、资产效应、税收效应、就业岗位、要素贡献、国民经济、技术进步。李江帆、顾乃华(2005)认为,地方政府在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战略时须运用收益——成本分析。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最大化的均衡法则,当总部经济的直接收益(总部的产值、增加值和纳税额)与总部经济的间接收益(总部通过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与促进产业内部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产生的收益)之和,等于总部经济的成本(交易成本、优惠成本、闲置成本、歧视成本、社会震荡成本)时,某地区总部经济所获得的收益最大。赵弘(2004)根据国际上纽约、新加坡等城市总部经济发展实践,总结出城市发展总部经济需要具备的六个基本条件,包括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进而建立了由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他学者如周旭霞(2006)、高丽娜(2006)在一个更广的研究范围里对如何衡量经济的辐射效应等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办法。
2.5 企业总部选址的研究视角
这一研究主要借鉴了区域经济学中佩鲁(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普雷维什(Prebisch)的中心外围理论,设计构建适宜不同地域发展特点的地区总部的合理路径。王浩(2005)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海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吸引力的现状,指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选址主要在于人才、金融、科技、交通、通信等决定因素,现阶段上海在这些方面虽然已经做得卓有成效,但与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如在吸收外资等优惠政策方面缺乏明显优势,不利于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再造;尚未形成综合服务业体系,无法完全适应跨国公司战略跟进的需要等。王子新,夏斌(2006)对广州市发展总部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进行了分析,指出提升现代服务业层次、加强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是广州地区发展总部经济需要着重注意的事项。
与国内学者分城市、分地域研究总部选址问题不同,国外学者多从产业角度研究总部选址问题(Vanessa Strauss-Kahn,Xavier Vives,2008)。一些学者构建出制造业总部选址和公司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利用1992—1997年间的实证数据做样本,通过研究发现,制造业总部选址有其自身特点,即不仅考虑当地服务的便利性和当地其他公司总部的规模,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地理上接近其工业企业;该研究还发现,制造业总部选址似乎更倾向于那些能为他们提供外包服务的国家(J.Vernon Henderson,Yukako Ono,2008),这也为总部经济和服务外包之间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3 我国总部经济的研究展望
目前我国对总部经济的研究,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实证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思路,而且为该领域提供了有效的分析工具。然而,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学者对总部经济的研究仍停留在简单描述和单纯政策建议的阶段,还没有完全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总部经济发展理论和研究方法。目前很多相关成果多是从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谈起,国内主要集中在广州、上海、北京几个城市,对其他二线城市的可借鉴性较差,而且这些研究中鲜有对总部经济的贡献率、总部经济的演进规律、总部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等深层次问题的剖析,未来总部经济的研究可从以上角度进行深入挖掘。
实证研究方面,我国学者选取的样本时间跨度较短,可能无法全面揭示我国总部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律;另外在分析过程中我国学者主要使用的是细分地区、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总部经济中不同行业的差异性非常显著,基于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可能与具体的某一城市或某一行业的进入退出情况不完全相符,这些问题都应在未来的总部经济实证研究中予以关注。
总部经济理论显示,企业总部与加工制造基地在空间上逐渐实现分离,总部往往向中心城市聚集。总部经济与大城市之间是否存在的某种“固着”状态?发展总部经济是否意味着只着力发展大城市,而放弃中小城市?这是目前我国总部经济研究中经常出现的困惑。其实从美国的经济实践看,很多大企业都将总部设在中小城市。由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美国大约在20世纪后半叶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城市化,开始进入“逆城市化”阶段——中小城市与大城市的生活环境差距日益缩小,有些小城市甚至优于大城市,人才也开始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逆向流动,这种现象是美国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后的必然结果。同理,目前我国的总部经济研究可能过多地关注于中心城市,这也是由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决定的。这启示我国学者今后在研究总部经济时需要立足国情国力,开展符合中国特色和特点的研究项目。
[1]石琴,许国新.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及其效应分析[J].理论月刊,2006,(8).
[2]徐金发,江青虎,张宏.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总部经济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3]张新伟,陈建成,田新豹.总部经济形成机制的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6,(11).
[4]高洪深.总部经济: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
[5]李亚敏,王浩.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与国际金融中心演进—兼论对上海经济增长的启示[J].经济管理,2007,(10).
[6]张晓磊.以总部经济促进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策略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
[7]郝朝军,朱福兴,张赴宁.总部经济及其对苏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2006,(11).
[8]秦尊文等.论总部经济与分厂经济[J].江汉论坛,2006,(5).
[9]陈正伟.总部经济辐射力的统计测定方法[J].决策参考,2004,(9).
[10]李江帆,顾乃华.政府市场营销与总部经济[J].江海学刊,2005,(1).
[11]王浩.地区总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兼论上海营造总部经济的战略与规划[J].亚太经济,2005,(3).
[12]王子新,夏斌.广州市总部经济发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9).
[13]赵弘.总部经济[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4]Dymsza W.The Multi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y[M],McGraw Hill Books,New York.,1972.
[15]Bartlett B A,Ghoshal S.Managing across borders:the transnational solution[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1989.
[16]Takahashi,H.Orga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he Rea.Doubunkan Tokyo.1998.
[17]Tina Chini,Bjorn Ambos,Katrin Wehle.The headquarters-subsidiaries trench:tracing perception gaps within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2005,23(2):145–153.
[18]Chwo-Ming Joseph Yu,Huang-Che Wong,Yu-Ching Chiao.Local linkages and their effects on headquarters'use of process control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6,59:1239–1247.
[19]Lutz Kaufmann,Soenke Roessing.Managing conflict of interests between headquarters and their subsidiaries regarding technology transfer to emerging markets—a framework[J].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2005,40:235–253.
[20]Parks F N.Survival of the european headquarter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69,47(2):79-84.
[21]Morrison A J,Roth K.The regional solution:an alternative to globalization[J],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1992,1(2):37-55.
(责任编辑 刘传忠)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Headquarter Economy
Lü Bo
(1.School of Management,Tianjing University,Tianjing 300071,China;2.School of Economics,Tianjing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g 300387,China)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about the Headquarter Economy,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recent years.Starting with the research origin of the headquarter economy: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ory,regional economy theory,informational economy theory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ory,this articl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the location of the headquarter economy,the evaluation of the headquarter economy,the industry transition and headquarter economy,the subsidiary econom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At last,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the headquarter economy.
headquarter economy;research review;prospect
F403.3
A
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天津服务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072415),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天津滨海新区第三增长极的新兴服务业研究”(项目编号:52WR19)。
2009-07-16
吕波(197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天津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天津大学在站博士后;研究方向:服务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