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煤炭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科技投入策略分析

2010-02-14

中国煤炭 2010年5期
关键词:生命周期煤炭企业煤炭

刘 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市海淀区,100083)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日益成熟的情况下,煤炭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原来资源、规模、资金和产品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科技实力的较量。煤炭企业只有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煤炭为基础,发展相关多元化产业,才能减少资源限制影响,实现和谐持续发展;只有通过科技兴煤,才能使煤炭企业获得不断前进发展的不竭动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纷纷提出实施科技兴煤的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但是,如何投、投多少、投向哪里却是煤炭企业一直困惑的问题,也是煤炭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1 我国煤炭企业科技投入现状

我国煤炭企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系下运行,受计划经济影响较深,现阶段仍然以粗放型、低水平发展方式经营,缺乏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自主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显示,2.8万多家大中型煤炭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只占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只有0.56%,大中型工业企业也只有0.71%。这与《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的到2010年研发强度达到2%,2020达到2.5%以上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

随着科技兴煤战略的实施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许多煤炭企业都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大幅提高研发力度,增加研发经费。但是,和国内其它行业相比,煤炭行业的研发投入力度仍然偏低。2008年煤炭行业的研发经费还不及设备制造行业的五分之一,电子行业的四分之一;研发项目数也不及设备制造行业的五分之一,电子行业的三分之一。

和一些国外一流企业相比,我国煤炭企业的研发投入更是微不足道。美、日、韩3国的企业研发投入基本上都在4%以上,中国第一大煤炭企业神华集团的研发投入仅为1.06%。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企业科研及开发经费投入只有达到其销售收入的5%以上,才有较强的竞争力,2%只能维持企业的基本生存,1%的企业极难生存。

2 煤炭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伊查克·麦迪思提出的。麦迪思认为,企业组织和生物一样,具有固定的生命周期,即出生、成长、老化、死亡。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在创立后都会经历一个从平衡期(创业起步期,类似于产品的导入期)、成长期(包括高速成长期)、成熟稳定期到衰退期(萎缩低迷期)的生命周期循环过程。尽管各企业会因行业特点等各方面情况不同而发展阶段不同,但是大体上这个生命周期都是存在的。煤炭企业属于不可再生性资源型企业,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决定了其生命周期的明显性和独特性。

根据煤炭企业的发展规律,煤炭企业的发展一般都会经历资源勘探、矿区规划、基本建设、生产经营、成熟蜕变、衰亡几个过程。煤炭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相应地划分为:进入期(包括地质勘探、矿区规划、基本建设)、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和转型期。

3 煤炭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科技投入策略分析

煤炭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条件和要求,需要认真分析各个阶段的特征,研究各个阶段技术变化的特点,才能准确把握其技术创新的方向。伴随煤炭企业生命周期的延续,煤炭企业的科技投入的方向通常会发生以煤炭技术为重点,煤炭技术、非煤技术并存,非煤技术为主导的3次调整。

3.1 各阶段的特征

3.1.1 进入期

煤炭企业的进入期包括地质勘探、矿区规划、基本建设3个阶段,该阶段主要进行的是生产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进入前的地质勘探、矿区的设计规划、主体工程建设和辅助设施与配套工程的建设。在煤矿的规划设计和基本建设时,充分考虑到煤炭企业多元化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矿区的资源优势,有选择、有目的地通过对资源的深度加工和产业链的延伸,进行以资源为基础的产品开发和综合利用,以提高资源产品的附加值;同时,引导煤炭企业发展建筑业、建材业、电力、化工、运输服务和生活服务业。这一时期,合理的设计和建设关系到企业以后的生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因此,这一阶段的技术创新的重点既对煤炭企业基本建设的投入产出产生重大影响,又直接关系到投产后煤矿生产布置、设备选择、能力的发挥。

3.1.2 成长期

成长期是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的初期阶段,企业集中于煤炭资源的开采,专业化程度高,规模经济效应逐渐显露。这个阶段,企业的主营产业是煤炭,非煤产业初见端倪,并只是以服务和劳务为主。企业一方面不断购买先进设备和引进高新技术,改进开采工艺,实现高效、经济、洁净开采;另一方面进行煤炭洗选加工、筛选加工、合理配煤、型煤、气化、液化、水煤浆等深加工,改变煤炭产品的形态和形状,为用户提供不同规格、质量优良、高附加值的多品种的产品。成长期技术创新的重点在于开采技术、洗选加工工艺方面的创新,进行科技攻关,确保高产高效高安全的煤炭生产。

3.1.3 成熟期

成熟期是包括自煤炭企业达产到转入衰老(自然减产)的整个时间过程这一阶段,该阶段也被称为稳定期。企业生产稳定且形成一定的规模,企业的生产能力凭借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础而持续稳健增长,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由于国、内外煤炭市场容量的有限性、竞争者的制约性、煤炭产品本身不可长期储存性等因素限制,决定了煤炭企业不可能无限制地追求规模经济,企业为了谋求长远发展,发展多种经营,实施“煤与非煤并重”的战略。煤炭企业以煤为依托,开展煤炭的综合利用和加工,如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发展煤炭深加工,延伸煤炭产品链;与煤炭伴生矿物的开发利用等。煤炭企业在稳定资源开采主业的同时,发展与煤相关的多元化产业,如煤电、煤钢、煤焦化等。

在此阶段,煤炭主业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增长是稳定的,煤炭企业发展其他非煤产业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非煤产业是煤炭工业的一种替代产业。具体内容包括进行冶金、发电、机械加工、化工、轻纺、电子通讯、建材建筑、交通运输、仓储业、商业、饮食服务业、技术和信息咨询、农业及各种养殖业等生产经营项目和服务项目。

3.1.4 衰退期

衰退期是自煤炭企业衰老到报废为止的这一阶段。在此阶段,企业煤炭资源储量逐年减少,开采条件恶化,同时,企业会面临许多矿井陆续报废的状况。

3.1.5 转型期

转型期是企业真正走向非煤产业这个过程对应的阶段,煤炭生产全面停止,非煤产业取代了煤炭生产。煤炭企业都面临着新技术对煤炭技术的替代和全新产品对煤炭产品的替代。

3.2 各阶段科技投入策略

根据上面的分析,煤炭企业在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科技投入的重点自然也不相同,因此,针对不同阶段就应该有不同的投入策略。

(1)在进入期阶段,煤炭企业基本建设本身资金投入大,只有投入而没有现实的产出。因此,煤炭企业应该合理分配资金,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的资金资源,合理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到此阶段的矿井设计和矿井建设方面研发上,使得煤矿在基建阶段就为煤炭企业未来的技术竞争打好基础,赢在起跑线上。

(2)成长期阶段的科技投入主要偏向于生产技术和洗选工艺方面。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并且是有限的,企业应该加大开采工艺方面的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清洁生产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企业应该加快洁净煤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3)企业处在成熟期时,应该积极开展促进煤炭综合利用和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更新技术研究,包括与煤炭相关的电力、建材、化工、新材料等学科的研究。调整科研活动的方向,使煤炭技术和非煤技术研究齐头并进。

(4)在衰退期阶段,许多矿井条件逐渐恶化,企业为了延长企业的寿命,需要攻克开采技术的难题,如深度开采技术。报废矿井的利用和重新开发研究,是衰退时期煤炭科技的又一个新的重要的领域。同时,企业在这个阶段还应该加强力度对非煤技术和非煤产品的研究。

(5)在转型期阶段,企业全力以赴开展对非煤技术的研究,以便企业顺利过渡到其他行业。

[1] 石盛林,贾创雄.战略管理:实践、理论与方法——以企业生命周期为主线[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2] 黄荣平,邢志慧.煤炭企业不同时期发展非煤产业的对策[J].煤炭科技,2005(2)

[3] 彭晓英.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煤炭企业融资策略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4] 潘承烈.自主创新何以要以企业为主体[N].中国企业报,2006-1-10

[5]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08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发展趋势分析[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6] 于柏林,宋威等.国内外煤炭科技投入管理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6)

猜你喜欢

生命周期煤炭企业煤炭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煤炭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煤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