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精品棒材 塑栋梁人才——福建三钢棒材厂生产核电建筑专用钢筋纪实
2010-02-14黄文清
黄文清
最近两年,在全国方兴未艾的核电建设中,三钢“闽光”钢材斩关夺隘,先后获得阳江核电站、台山核电站和福建宁德核电站、福清核电站的建筑用钢合同,至今累计供货已超过20万吨,福建三钢成为全国核电站建筑用钢最大的生产厂家,核电用钢也荣获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览会金奖的殊荣。
福建三钢“闽光”钢材为什么能够在要求严酷的核电建设中异军突起?2010年3月10日,核电建设的主管单位——中广核华兴核电工程项目部高层管理与技术专家带着疑问,深入三钢的炼钢、轧钢、质计进行全程严格考察后,他们不得不对三钢的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对三钢孜孜不倦打造核电品牌,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全牌号、全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表示肯定与赞赏。
一、轧精品,创品牌,打响核电用钢攻坚战
核电用钢,从技术研发到批量生产,三钢棒材厂功不可没!
组建于1994年11月的棒材厂,是三钢建成的第一条具有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的连续棒材轧钢生产线,其主要产品是螺纹钢筋和光面圆钢。从建厂至今,棒材厂依靠科技进步,不间断地进行技术改造,使技术装备始终处于行业一流水平,产品开发能力与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居全国同类行业前列,生产能力由建厂初期的24万吨提升到了109万吨,产品也从原来仅轧制二个钢种、七个规格,扩展为轧制九个钢种、十个规格。
“5.12”汶川地震后,三钢加快了由一般建材钢筋向抗震钢筋的推广进度,在稳定生产H R B 4 0 0、HRB500加“E”抗震钢筋的基础上,又向强屈比、最大力下伸展等要求更高的核电用钢发起冲刺。他们紧紧抓好核电用钢试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调集所有精兵强将,成立核电用钢专供攻关小组,对核电用钢生产采取全面的精细化管理。生产技术部门严格执行工艺制度,并及时对产品性能进行跟踪,确保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机械动力部门实施两步骤:生产前,对热送和精整区域的设备进行重点巡检与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生产期间,禁止对精整区域链条加油,并对易漏油的设备加强检查,确保产品没油污。电气自动化部门则要求提供准确的工艺测温数据,确保工艺稳定和精确……。缜密的部署加上有效的措施,为三钢生产核电用钢提供了稳定、可靠和可追溯的保障体系。
试轧成功并不意味着就能够顺利地批量生产。核电用钢的品种和规格复杂多样,多达20多种;批量需求小,生产组织困难;对质量要求尤其苛刻,不仅要求钢筋必须具有强度高,塑性好,性能稳定等优点,更要求钢筋无锈、无油污,表面无任何肉眼可见的细小裂纹。针对核电用钢的特殊要求,三钢棒材厂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极强的专项攻关。
钢筋“无锈”是核电用钢的高要求之一,生产核电用钢一般采用的是“化学阻锈工艺”+“钢筋表层涂刷防腐涂料”两种方法。化学阻锈工艺的难点控制是生产过程中阻锈剂的加入量,加多了,不仅生产成本高,过度酸洗的污染也大。经过反复试验和总结,棒材厂钢筋阻锈攻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采用新式阻锈工艺——四氧化三铁催化生成技术,以较低的投入有效缓解了钢筋表面锈蚀问题,目前该项检验全部达到要求,是国内首家自行设计并安装投入运行成功的企业,独有的环保设施使其成为国内同行企业的典范。“钢筋表层涂刷防腐涂料”应用上,棒材厂更是练就了一套“绝招”,虽然国内可借鉴的范例极少,但棒材厂通过通过实践摸索,不断改进催化工艺尺度,确保了阻锈层的高质量,与造成钢筋生锈的有害物质彻底“了断”。
钢筋表面无油污是核电用钢的另一个高要求,只要有油污就会被退回。但生产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等现象又在所难免,而且除锈后的钢材表面必须严格避免重复沾污油脂。善于做细致工作的棒材厂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油污问题,他们将成品吊钢丝绳改为镀锌无油钢丝绳,在行车减速箱处安装接油盘,打包机等设备易漏油的地方加强密封处理方法……,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基本实现了钢筋表面无油污目标。
专项攻关解决了一项又一项前沿技术。2009年至2010年3月,三钢核电用钢连续12个月实现零投诉。三钢HRB400(φ6—φ40mm)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顺利通过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认定审核,被授予2008年度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
二、严管理,搭平台,塑造三钢栋梁人才
棒材厂有一套独有的管理模式——“管理勿带非定尺,执行不搞负偏差”。一看,就知道这句口号跟轧钢厂有关。的确,定尺率、负偏差率,这些都是轧钢生产作业线上的专业用语,棒材厂巧妙地把它们用在了生产管理上,既实在也贴切。
问鼎核电用钢尖端技术的过程中,棒材厂通过独具特色的管理,培育出一批又一批技术骨干、管理骨干和生产一线骨干,这批骨干不仅“战斗”在生产抗震钢筋的前沿,更为兄弟企业三安、中钢等输送了技术、管理和生产人才。叶挺丁、郭巧枝、王跃钦,都是棒材走出的骨干,现如今都在三安、中钢等关键部门担当要职,为兄弟企业的生产发展建功立业。
1981年出生的生产部副部长林华春,虽然不满30岁,但在生产核电用钢上却有着丰富的管理和技术经验,先后参与了两届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览会金奖项目,通过坚持不懈的试验跟踪和分析对比,成功探索出不同规格核电用钢的差异化生产模式,并将HRB400细晶钢筋抗震性能合格率从原来的平均不足50%提升至98%以上,为三钢创建高等级核电用钢品牌作好前期铺垫。2009年,他带领技术人员不断优化微合金化生产工艺和换品种、钢种组织模式,推行规范铁型调整制度、换槽换导卫预报制度、换品种区域负责制等,不折不扣地将“管理勿带非定尺,执行不搞负偏差”的管理理念贯穿于生产尖端产品之中。如今,棒材生产的核电用钢定尺率均在99%以上,达到并超过了国家标准。
批量生产核电用钢,采用一般工艺很难达到要求,加上核电用钢的钢种和品种转换次数频繁,因此“产量如何上台阶”成了员工们攻关的主题。多次荣获三钢年度科技进步、科协讲比等不同等级奖励的学科带头人黄桂文,与同事商议决定,加强对“K1立轧机三切分技术”管理控制,实现产量规模大跨越。普通切分生产双线出口扭转喇叭导管工艺事故较多,且易被高速红钢磨穿;黄桂文设计的“平转立切分活套器”双线出口喇叭内不作任何扭转,只承担上、下层红钢的引导,故障少了,产量规模自然而然就上去了,该设计还获得国家专利。在生产线上,记者看到:原来平行穿梭在轧制线上的数根红钢,经过“平转立切分活套器”后,仿佛机动车上了“立交桥”,分别行驶于上、下不同的立体交叉路线之中。看似简单的几根红钢经历“分道扬镳”后,其结果让人十分满意。实施“平转立切分技术”管理控制后,生产作业率平均提高1%,达到国内同类生产线前沿指标。别小看这一个百分点,它能够降低工序能耗3公斤标煤,增加利润200万元,实现三钢“向管理要效益”的初衷。
三、拼智商,讲情商,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在棒材厂,有一个工作场所的茶叶由厂部买单。这就是厂调度会议室。一个休息日上午,带着疑问我来到调度室,也在会议室里喝上几杯茶,品茶的同时我悟出了厂部花钱买单的良苦用心。原来,24小时开放的生产调度室因为时时监控生产情况,日日更新生产指标和工艺参数,吸引了众多以厂为家的棒材人:厂长、科长、班组长,技术员、安全员、操作员,他们节假日、双休日都愿意到调度室来了解生产情况,在会议室喝杯茶、聊会天,聊的全是生产问题,管理难点,技术改进……。国家专利“平转立切分活套器”就是员工们喝茶时“碰撞”出的火花。
的确,员工们喝茶不仅能“聊”出国家专利,更能解决许多生产实际操作难题。批量生产大规格核电用钢对定尺率要求极高,对切头、切尾的精度要求更加精益求精,但2#飞剪电机剪切却一度不稳定,这是个棘手的大问题。围绕突出问题,员工们自觉地聚集到了调度室,这里不分行政级别,更不分年龄老少,只要你有想法,哪怕是刚进厂的操作工都可以畅所欲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妙招:利用原有265KW电机备件进行更换,同时把1#飞剪传动柜(3000A)和2#飞剪传动柜(810A)对调,程序做相应修改,不仅解决了2#飞剪电机能力不足问题,又节省了传动柜几十万元的改造费用。
生产管理实行刚性考核,人员管理讲究有情操作。这是棒材厂管理上的一道“亮光”。2009年3月,技术员叶启钟血小板超低住院,员工们自觉地筹集捐款36803元送到叶技术员的手中,让集体的温暖为小叶增添战胜病魔的信心,更坚定了叶启钟参加钻研技术难题的决心。
棒材员工们自豪地调侃说:“我们棒材厂要积极打造智商高,情商更高的一流员工”!
“好一个智商高,情商更高的一流员工!”事实证明:棒材员工不仅能生产高科技尖端产品,更是建设美好三钢的栋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