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信息系统——钢铁信息化建设的新方向

2010-02-14李为熊晓晖

中国钢铁业 2010年12期
关键词:钢铁企业信息系统竞争

李为 熊晓晖

关于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困境,比较普遍的看法是产能过剩,造成供求关系失衡,过度竞争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深层次的问题是同质化,市场趋同、产品趋同、工艺趋同、战略趋同、管理趋同,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成为企业的唯一竞争手段,价格战不可避免,企业利润受到极大的冲击。

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李·艾克卡有句名言,“没有破产倒闭的企业,只有经营不善的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钢铁企业的出路在于差异化,包括产品的差异化、工艺的差异化、市场的差异化、管理模式的差异化等等。信息系统的差异化也是差异化策略的重要选择之一。

近年来,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一大批产销一体化系统、ERP系统和OA系统投入了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对于强化集团管控水平、规范内部管理、提高运作效率、压缩资金占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个需要特别重视的现象,这些系统往往同质化程度很高,各个企业之间信息化系统设计的思想、运行流程、软件功能差别不大,信息化普遍集中于企业内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事务性处理,企业很难通过信息化体现差异化竞争策略。

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战略信息系统(SIS)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视。Charles Wiseman对战略信息系统的定义是:“一个成功的战略信息系统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或体现企业竞争战略和企业计划,使企业获得或维持竞争优势,或削弱对手的竞争优势”。KC Laudon 和 JP Laudon 所下的定义是:“战略信息系统是通过生成新产品和服务,改变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或者通过改变公司内部的运作方式,以使公司具有竞争优势的信息系统”。简单地说,战略系统就是能支持企业竞争战略、直接为企业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系统。

举个简单的例子,ATM系统的出现极大方便了银行客户,第一个引进ATM系统的银行CITIBANK在吸引和保留客户、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方面的能力大大提升,能够保障企业领先竞争对手,从而提升竞争优势,那么这个ATM系统就是战略信息系统。等到ATM系统普及到所有银行时,这时的ATM系统就是一般的事务处理系统,而不是战略信息系统了。

对于钢铁企业,产销一体化系统(ISPS)是核心系统。当美钢联第一个开发、应用产销一体化系统,实现灵活的产销转换和合同执行全过程管理时,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保障水平和合同执行效率,其质量、成本、交货等各项经营性能显著领先于竞争对手,这样的产销一体化系统可以成为战略信息系统。中国大陆第一个引进产销一体化系统的宝钢集团也有类似的效应。如今,产销一体化系统在中国钢铁企业已经遍地开花,大型钢铁集团已经基本普及了产销一体化系统,技术路线、运作流程、系统功能都比较类似,大家都重新走到一个水平线,这样的产销一体化系统都不能再成为战略信息系统。

企业战略的核心是竞争战略,竞争战略无外乎三种:差异化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和集中化战略。信息化系统的最大价值在于支持企业的竞争战略,成为企业竞争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战略信息系统,核心是深刻理解企业的竞争战略,不同的竞争战略,对应于不同的管理模式、方法和手段,总结起来有以下2点:

(1)成本领先战略:招投标管理、精益生产(JIT)、零库存管理(VMI)、集中一贯式管理、全面生产力维护(TPM)、作业成本。

(2)差异化战略:客户关系管理、六西格玛管理、供应链整合、灵捷制造、网络营销。

从目前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来看,信息化主要集中于企业内部的事务处理,如财务核算、订单处理、生产统计、库存查询、人事档案等,其作用往往在于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信息查询、优化企业管控,缺乏对企业战略的直接支持,不能直接帮助企业实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这也是很多信息化系统虽然投资巨大,效果却十分有限,成为“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很多企业,信息中心也只能是成本中心、而不能成为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利润中心。

钢铁企业的战略信息系统可以包括很多内容。比如:(1)客户管理系统(CRM),通过高效的客户识别、分析和保留,改善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客户粘度,实现更多的重复购买和推荐购买;(2)电子商务系统(E-Commerce),实现网上订货、网上结算,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3)门户系统,包括顾客门户、供应商门户和投资者门户等。通过门户系统,客户可以及时了解订单的执行情况和发运状态,供应商高效进行招投标,用户异议能够及时处理,企业的经营性能大大改善;(4)企业间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上下游供应链集成和协同,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延迟,满足对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计划、优化和控制,提高钢铁供应链效率;(5)高级排程系统(APS),及时进行订单模拟,准确进行订单交期承诺;科学制定冶、铸、轧一体化计划,达到提高成材率、降低能耗的目标;(6)知识管理系统,高效进行知识整理和挖掘,促进“学习型企业”建设,提升组织能力,支持管理决策。

战略信息系统,不仅体现在系统级,也体现在功能级。以钢铁贸易ERP系统为例,传统的销售订单局限于订单录入,如果能在客户询价时,系统能在一个界面全面提供客户资料、原料成本、可用库存、发运计划、加工方案等信息,无疑将极大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提高赢单率,争取更多的客户,帮助企业提高竞争力。

战略信息系统,是钢铁信息化下一步发展方向之一,要实现这一点,三个方面的工作很重要:

一是强化企业的IT治理,优化企业的IT治理结构,从组织和制度上确保信息化建设和企业战略的一致性。

根据国际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联合会(ISACA)对IT治理的定义:“IT治理是公司治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包含领导力、组织结构和流程等制度和机制,其确保IT维续和扩展组织的战略和目标。”

IT治理主要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即IT治理“什么”和“谁”。IT治理“什么”是指IT治理应该做出哪些决策,IT治理“谁”则是指这些决策分别应该由谁来做出。目前国际上通行的IT治理标准主要有四个:ITIL 、COBIT、ISO/IEC17799和PRINCE2。

有效的IT治理,能够从根本上确保钢铁企业从企业战略出发、把信息系统作为战略实施的工具,从而构建战略信息系统,实现信息系统价值。

二是做好企业的IT规划,尤其是需求规划,将公司的竞争战略转化为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

IT规划是“信息化规划”的简称,是指在理解企业发展战略和评估企业IT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和对最新信息技术发展的认识,提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远景、目标和战略,以及具体信息系统的技术路线、架构设计、选型和实施策略,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IT规划的重点是对企业战略的深刻理解和展开,IT规划的方法论很多,但核心的思想都是企业战略-核心能力-业务需求-IT目标-IT实施。

从目前钢铁企业的信息化实践来看,有明确、清晰的IT规划的企业还不是很多,把IT规划置于企业发展战略高度的企业就更少了,这也是缺乏战略信息系统的根本原因。需要企业决策层和信息化部门一起努力,提高对信息化价值的认识。

三是建立CIO(信息总监)制度。

战略信息系统建设,熟悉企业战略、管理和行业信息化的人才是前提,其核心是CIO。信息化建设是全面的流程创新,也是深刻的管理变革,没有了解企业发展战略、熟悉信息化建设、能有效协调企业内外各项资源的强力CIO领导是很困难的(过去讲管理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的支持是必要的,但在实际业务中,CIO是关键成功因子)。冶金企业需要建立CIO制度,一方面要树立IT部门和CIO在企业中的地位,把IT部门视为企业的战略执行、管理变革、流程优化部门,CIO在企业要具备足够的权威,包括参与战略规划、经营决策、管理创新,参与对业务部门的绩效评价等等(这方面,宝钢的“系统创新部”、鞍钢的“管理信息部与企业管理部交叉任职”等实践都值得其它企业借鉴)。另一方面,CIO要具备足够能力,包括熟悉IT技术和发展趋势,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流程,熟悉冶金信息化理论和实践,良好的组织和沟通能力等等。

猜你喜欢

钢铁企业信息系统竞争
长流程钢铁企业废水零排放实践与探讨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排放绩效在评估钢铁企业超低排放取得效果中的应用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感谢竞争
基于ADC法的指挥信息系统效能评估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