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化进程特点及“十二五”发展建议

2010-02-14崔国文

中国煤炭 2010年9期
关键词:煤炭工业十二五内蒙古自治区

崔国文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010010)

★专题论坛——内蒙古煤炭工业 ★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化进程特点及“十二五”发展建议

崔国文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010010)

在分析内蒙古煤炭资源和开采简史的基础上,给出了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化进程的4个阶段,并介绍了煤炭工业化的模式特点。提出了内蒙古煤炭工业“十二五”的发展建议:煤炭资源的开发应坚持集团化战略;煤炭产能的控放应遵循市场化原则;煤炭循环利用产业应实行多元化开发;煤炭工业的发展应迈向国际化市场;煤炭行业管理应借助社会化力量。

发展阶段 模式 特点 工业化 煤炭工业 内蒙古自治区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n coal resources and mining histo ry in Inner Mongolia, four stages of coal industrialization p rogress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is p resented,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industrialization pattern is also introduced.In this paper,suggestion fo r coal industry of Inner Mongolia during the"Twelfth Five-year Plan"is p rovided as follow s:development of coal resources should adhere to collective strategy,the control and enhancement of coal p roduction capacity should follow the marketing p rincip le,coal recycling industry should be diversified developed,coal industry should step towards international market,and coal industry management should be p romo ted w ith social fo rces.

Key wordsdevelopment stage,pattern,characteristic,industrialization,coal industry,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1 内蒙古自治区的煤炭资源得天独厚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开发基地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宽广,国土面积总计118万km2,其中,有十分之一赋存煤炭。煤炭资源相当丰富,号称“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是煤”。截至2009年,已查明和预查储炭资源总储量了7369亿t,跃居全国各省区煤炭储量的首位。

内蒙古作为我国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省区,发展煤炭能源战略性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据有关统计数字,全区已查明的煤炭资源矿产地有446处,其中,亿吨级的大规模整装煤田就有36处。另外,有422处煤炭产地约3000亿t的资源储量已进入了全国的矿产资源储量库。内蒙古自治区现有的这些煤田,多数埋藏浅、煤层厚、赋存稳定、构造简单,特别适宜于大规模机械化开采,有的煤田还适合于露天开采。

2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化的进程概述

2.1 煤炭工业化的初始阶段 (1947-1957)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内蒙古开始恢复和发展煤炭生产。

1949年,全区共有煤矿和小煤窑40个左右。其中,仅有扎赉诺尔1个国营煤矿,1个公私合营的包头石拐大发煤矿,以及古拉本、清水河和杨圪塄等26个私营煤矿,原煤产量总共不到50万t。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贯彻“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在西部地区建设了包头钢铁联合工业基地。为了解决包钢的燃料问题,配套发展煤炭工业,1958年成立了包头矿务局。为了支援东北工业建设,扩建元宝山煤矿,成立扎来诺尔矿务局。内蒙古开始在主要矿区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工业化生产。“一五”时期的原煤产量由85万t增加到217万t,增长了1.9倍。由此,奠定了内蒙古煤炭工业化的坚实基础。

2.2 煤炭工业化的迂回阶段 (1958-1965)

1958年起执行“二五”计划,在内蒙古西部扩建乌达矿区,成立乌达矿务局,同时,新开发海勃湾矿区,成立了海勃湾矿务局。在东部继续扩建扎赉诺尔煤矿,新建了区内第一个全部机械化装备的平庄露天煤矿,成立了平庄矿务局。

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经历了大起大落,呈马鞍型发展。1958-1960年,随着大炼钢铁的跃进发展,各盟市开发了许多小煤窑,采用土法炼焦炭。1961-1962年,开始调整失衡的工业经济结构,一些煤矿工程项目开始缓建甚至下马。原煤产量由1959年的900万t减少到1962年的690万t。1963-1965年,这3年“巩固、充实、提高”。自治区没有再开新项目,主要是搞在建的工程,同时,还关闭了1100多家企业。煤炭工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原煤产量由 1963年的700多万t增长到1965年的800多万t。。

2.3 煤炭工业化的形成阶段 (1966-1975)

三五时期,内蒙古新开发的大雁矿区,成立了大雁矿务局。新建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全部机械化的大型矿井——乌达矿区五虎山煤矿。

四五时期,开始建设国家重点项目——霍林河露天煤矿,全部是大型机械化装备。1976年筹建, 1981年开始剥离,1984年投产,1986年产量达到1000万t。伊敏河露天煤矿也是国家重点开发的五大露天矿之一,于1976年开始筹建,1983年破土剥离,1984年投产,当年采区规模超过100万t。

1966-1975年期间,内蒙古国营统配煤矿的工业化已经初具规模,同时,地方煤矿的工业生产也得到快速发展。三五期间,原煤产量增长了50%多;四五期间,也增长了将近40%。

2.4 煤炭工业化的成熟阶段 (1976-2010)

“五五”和“六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国有统配煤矿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很快,原煤产量由1981年的340万t增加到1985年的450万t,增长1.3倍。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对煤炭的需求。为此,“五五”时期,国家增加投资建设地方小煤窑。“六五”时期,在改革、开放、搞活企业的新形势下,地方小煤窑蓬勃地发展起来,1981-1985年,原煤产量从330万t猛增到630万t,增长将近2倍,大大地缓解了煤炭供应紧缺的局面。

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十五”和“十一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开始向现代化迈进,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先后建设了准格尔、东胜、胜利等亿吨级特大型煤炭基地6个,建设了5000万t以上的大型煤炭基地7个、打造了1000万t以上的大型煤矿11个,煤炭产量大幅度地提高。2002年煤炭产量首次突破了亿吨大关。“十五”期间,产量从7000万t增加到2.6亿t,5年增长了3.7倍。2009年又创下了产煤 6亿 t的天量,分别比 1947年、1978年增长1750倍和30多倍。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形成了包括生产、基建、勘察、设计、科研、机械制造、教育和卫生等配套的现代化煤炭工业体系。拥有大型现代化煤矿上百座,产能达到6.5亿t。内蒙古煤炭工业获得了全面、快速发展,成功地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中期的跨越。

3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化的模式与特点

当前,内蒙古煤炭工业化不仅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模式与特点。

3.1 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高效利用煤炭资源

过去,内蒙古煤炭产业的集中度比较低,煤矿数量多,历史上最高时曾达到4000多处,大都是小煤窑,资源浪费大,安全保障性差。

据统计,“八五”末期的1995年,全区有煤矿3500多处,单井生产规模不到2万t。“九五”末期的2000年,煤矿数量尚有2000多处,单井生产规模只有3.5万t。“十五”末期的2005年,开始实施整顿关闭和整合技改战略,煤矿数量一下子减少到500多处,单井生产规模接近20万t。到“十一五”期间的2009年,煤矿数量又降到了450多处,单井生产规模却提升到了110万t。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经过整合关闭小煤矿,建设煤炭大基地,组建煤矿大集团,单井规模30万t以下的中、小煤矿已经全部退出,煤炭产业的集中度率先达到了国内的先进水平。

3.2 加强煤矿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机械化水平

1990年,乌达矿务局五虎山综采二队率先步入全国综采单产先进行列。全区统配煤矿掘进机械化程度达到44%,其中,大雁矿务局为84%。进入“十五”之后,利用煤炭市场好转的时机,在全区重点煤矿推行整合技改,淘汰落后的采煤工艺,动作面广,力度比较大。其中,鄂尔多斯市在整合煤炭资源的同时,积极改进采煤方法,大力推行机械化开采,使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由过去的25%提高到80%。

截止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单井规模120万t以上的煤矿全部采用了综合机械化采煤。去年,全区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已经达到了80%,今年将达到90%以上。另外,煤矿资源的回收率也由20%提高到80%以上。

3.3 创新煤炭生产能力,发展循环利用产业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以煤为主,多种经营”开始,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行业一直在多元化发展的道路上进行探索。制定并实施了“立足煤炭求生存,围绕煤业求发展”的方针,大力推行煤炭转化和非煤产业,开发煤焦化、煤气化和煤液化等新兴产业,大胆地建立煤制油和煤化工基地。不断地延伸煤炭工业的产业链。

目前,神华集团、伊泰集团等煤炭企业先后建成了“煤制油”和“煤转油”的项目,投入生产后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其中,伊泰煤制油公司研制开发的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还填补了国内空白,且拥有自主的知识产权。

神东煤炭集团公司建立的国家级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基地,实现了高起点、高科技、高产业链、高附加值和高度环境保护,有力地证明了内蒙古煤炭的循环经济已经初见成效。

3.4 推广煤矿绿色开采,开展煤田火区治理

由于历史的原因,落后的煤炭开采方式造成了煤田火。全区已查明得火区有230处、火点640多个,燃烧面积超过6000万km2,每年烧掉的煤炭大约有3000万t左右,造成了大气污染,还导致采空区塌陷、地下水位下降、植被破坏等地质灾害,严重危及到煤矿和矿区群众的安全。

为此,内蒙古自治区适时开展了煤田火区和地质灾害的治理工作。每年区财政拿出2亿元,各盟市也都拿,鄂尔多斯市已投入36亿元。现已完成了火区勘察工作,今年达到控制标准,明年达到熄火标准。与此同时,积极引导煤矿进行清洁生产,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全面开展复垦绿化工作,使煤炭生产步入了低碳、绿色发展的轨道。

总之,内蒙古煤炭工业在发展现代煤电、现代煤化工和煤炭循环利用等方面,积极地探索生产方式的转型,成功地走上了低碳、绿色、环保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4 对内蒙古煤炭工业“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建议

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局在即,内蒙古自治区如何进一步地贯彻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推进煤炭新型工业化进程,以求实现煤炭工业的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需要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的新课题。笔者认为,走好“十二五”煤炭发展的这步棋,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和关注。

4.1 煤炭资源的开发应坚持集团化战略

内蒙古煤炭赋存的地质条件,比较适合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的开发利用方式。内蒙古自治区现已形成1个上亿吨、3个5000万t、11个千万吨以上的煤炭企业集团。还建成了3个亿吨级矿区和4个5000万t级的煤焦化基地。

进入“十二五”之后,内蒙古还应该坚持走“大煤炭、大基地、大集团”的发展之路。应继续鼓励发展大型煤炭企业,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包括试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煤炭资源联合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转变过去煤矿多、规模小、管理乱、安全差的被动局面,才能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煤炭产业集中度,高效配置煤炭资源,才能全面实现煤炭工业的机械化、规模化和现代化。

组建煤炭大集团,无论是地域性的强强联合,还是业内的兼并重组,都应该以追求效率和效益为目的,以企业自主自愿为原则,以市场经济的规则为手段,尽量减少行政的直接干预。另外,在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关小并大”的过程中,不宜搞“一刀切”,也不必追求“清一色”,应该允许多种成分并存,形成优势互补,以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求。

4.2 煤炭产能的控放应遵循市场化原则

进入“十二五”,煤炭工业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中的战略地位不会改变,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也不可逆转。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为了满足不断扩大的煤炭市场需求,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应适当提高开发强度,使产能和产量再上一个大台阶。

“十二五”期间,市场对煤炭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从火电、建材、钢铁和化工四大主要用煤行业发展态势来看,国内煤炭需求量会继续增长,预计到2015年,全国工业用煤需求量将会达到40亿t左右。根据“十一五”期间全国煤炭产量年平均2亿t的增长幅度来测算,预计到“十二五”末,内蒙古自治区的原煤年产量至少攀升至8亿t的水平,产能将会达到8.5亿t以上。

内蒙古幅员辽阔,地跨三北 (东北、西北和华北),毗邻八省 (陕、甘、宁、辽、吉、黑、晋、冀),煤炭市场的空间、容量、回旋余地和发展潜力都比较大。这些年,自治区经济一直保持着增幅领先的势头。加之,煤炭加工利用的转化率相对其他省区高,原煤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建议“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要按照市场法则进一步完善煤炭营销体系,出台优惠政策,扶持煤炭运销企业,加强行业管理和指导,规范煤炭经营秩序,以促进煤炭市场的健康发展,确保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市场实现供需平衡。

4.3 煤炭循环利用产业应实行多元化开发

“十二五”期间,针对世界经济前行的新特点,适应高碳低排放标准的要求,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应大力发展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引导煤炭企业走节约资源、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煤炭工业作为资源开发型产业,是一个循环闭合的系统工程,其中,不仅包含了从前期煤炭资源勘查和开采的过程,而且,还包括了后期加工利用煤炭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只重采煤,更要重视深加工。应充分利用煤炭高效转化与清洁生产的科学技术,积极推进煤炭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重点治理和利用煤层气、煤矸石、粉煤灰和矿井水等煤炭伴生资源。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利用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发电,鼓励利用煤矸石生产建材产品、井下充填、复垦造田和筑路等。努力在煤化工、煤电、铁路、码头、煤物流等新兴产业上做大做强。不断地延伸煤炭工业综合利用的产业链,直至形成闭合的循环经济圈。

“十二五”是我国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承诺的重要时期。煤炭工业作为传统产业,要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逐渐提高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水平,尽可能地减少矿区对周边环境的损害。探索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生产方式,为完成国家的减排任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4.4 煤炭工业的发展应迈向国际化市场

内蒙古发展外向型经济有着诸多优越的条件。一是地理位置优越,与蒙古和俄罗斯两国搭界,有着4000 km长的边境线。二是国门口岸众多,现有满洲里、二连浩特等边贸口岸18个,口岸设施完善,智能化电子通关,满洲里还建设了煤炭换装专用线。三是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质量较好。内蒙古对俄罗斯、蒙古口岸进出境货运量已超过3000万t,其中,满洲里口岸的货运量已经突破2000万t。

“十二五”期间,应努力开拓国外市场,迈出发展煤炭外向型经济的新步伐。创造条件积极组织煤、焦等产品和煤机设备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寻找机会,争取参与国际煤炭经济合作,洽谈建设境外开矿采煤项目。

4.5 煤炭行业管理应借助社会化力量

“十二五”规划能否实施得好,真正落实到位,关键在于煤炭行业的管理。为了协助煤炭主管部门强化行业管理,建议充分发挥煤炭工业协会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促进行业发展、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按照市场化的原则,尽快筹备建立起煤炭运销加工利用协会,借以做好对煤炭市场运销行业和加工利用产业的协调服务工作。必要时每个协会还可以下设专业委员会,细化分工,强化职能。

在强化煤炭行业管理的工作中,应进一步理顺政府主管部门与协会之间的关系,明确界定协会的职能,力求与政府职能的转变相适应,把适宜于社会行使的职能委托或转移给协会。

(责任编辑 张大鹏)

Coal Industrialization in Inner M ongolia:characteristicsand suggestion for the developmen t during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Cui Guow en
(Coal Society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Hohhot,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010010,China)

A

崔国文 (1954-),男,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高级经济师,现任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内蒙古煤炭》主编。

猜你喜欢

煤炭工业十二五内蒙古自治区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培训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继往开来 接力奋斗 谱写煤炭工业改革发展新篇章
科技进步有力推动了煤炭工业生产方式转变
“数”说煤炭工业改革开放四十年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室内乐比赛成功举办
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征歌评选终评
内蒙古自治区庆祝关工委成立25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