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系统方法制定医疗设备配置的原则

2010-02-14翟卓畅

中国医疗设备 2010年8期
关键词:整体要素原则

翟卓畅

天津市人民医院 医学工程处,天津300121

系统理论是上世纪40年代美籍奥地利学者贝塔郎菲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研究一切综合系统或子系统的一般模式、方法和原则[1]。系统理论不仅揭示了系统的整体规律,为解决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复杂系统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而且继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又一次“彻底的改变了世界科学图景和当代科学家的思维模式[2]”。将系统理论对系统的基本认识应用于科学技术的研究、研制工作,就形成了系统方法,这是一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研究对象的系统性,应用系统理论的原理和范畴,把对象作为与系统加以研究和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更具体的说,就是从系统的整体性出发,通过对系统与环境、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等内外各种关系的辩证分析,揭示对象的系统规律,从而达到问题的最佳处理的一种方法[3]。系统方法为科学技术乃至社会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方法论原则,这些原则也体现了系统方法的基本特点。无疑,运用系统理论制定医疗设备配置的原则,为医疗设备配置的管理及其科学、有序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医疗设备是医院开展医疗、教育、科研和预防保健的必须条件,是物质基础。更新医院现有的医疗设备是医院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运用系统方法制定医疗设备配置的原则,规范医疗设备有序化管理,应当引起各级管理人员的重视。

1 医疗设备配置的整体性原则

这是系统方法的最基本原则。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素在组成系统时,就扬弃了自己的性质,而转化为系统的整体性质了。系统分解为要素时,也失去了系统的性质。系统的整体性、功能和行为只存在于组织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在这种作用中出现的新性质、新功能、新行为,却是其要素在分离状态下所不具备的。例如:医院要配置一台医疗设备,要经过若干中间环节的评估与论证。从使用设备的具体医生,其所在科室主任、设备科管理人员、设备主管领导、医院设备论证委员会、医院级主管设备的领导等环节。而掌管各个环节的人都要提出自己充分的理由,最终由院长签字批准。从系统方法的观点出发,这些具体的功能和性质都是整体性原则中的单个要素,根据这些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确定和维护整体的性质和功能,结论是每个要素性能好,整体性才好。既医院的整体医疗设备配置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上述环节中的每一个具体人的质量[4]。医院医疗设备配置的质量,还取决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于过去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医疗设备管理知识不够普及,医疗设备使用及更新的信息反馈周期较长,医疗设备管理基本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对这些要素间联系和作用不是显著的机械性的整体来讲还可以应付,但对今天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现代科学技术空飞程进,尤其是互联网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普及,单个要素性质决定医疗设备配置质量的局面就难以胜任。对于医疗设备的配置,它不仅具备了一般系统配置的普遍性,还具备是以医疗设备管理中的社会性、实用性、经济性为手段,要求及时反映新的医疗设备配置的新理论,更新医疗设备配置的知识,重视医疗设备配置新的信息等。因此,我们在研究和探讨医疗设备配置的整体性原则时,不应该仅仅着眼于各个要素的优劣,而是要从整体出发,着眼于要素的联系和作用,通过这些联系和作用的巧妙结合来提高医疗设备配置的整体水平。在制定医疗设备配置的原则时,一定要把我国的基本国情,即人口多、底子薄,尚属发展中国家,医疗保险覆盖面虽广,但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的实际状况放到医疗设备的大系统之中,进行整体考察而制定出切合我国国情,医院院情的医疗设备配置的整体性原则。

2 医疗设备配置的最佳化原则

在医疗设备配置方案的制定上,运用系统方法时,确定系统的最佳目标,取得最佳设计,实行最佳控制,通过系统的最佳运动,实现系统的最佳效果,这就是最佳化医疗设备配置方案应遵守的重要原则。运用最佳化原则,根据医疗设备的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实际需要和大多数受众人群可接受的可能性确定最佳目标,依据系统结构和功能的辩证关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可以有若干个医疗设备配置的方案选择。

以制定医疗设备配置的方案为例,在制定医疗设备配置之前,首先要明确通过医疗设备配置要达到的目标,即在以往医疗设备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发达国家医疗设备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理论,担负起医疗设备配置的角色。因此,更新医疗设备管理和使用人员的理念势在必行。其次以充分了解医疗设备配置的范围、性质,并将其视为一个系统加以考察。例如:某医院对拟配置医疗设备从学科角度各自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论证,经过设备专业管理人员的归纳和整理,初步提出三个预案:A方案:将医院实际情况与各学科意见综合,提出拟购一台普通心电监护仪和一台超声诊断仪同时购买方案;B方案:只够买一台普通心电监护仪;C方案:只够买一台超声诊断仪的方案,提交医院决策层进行可行性研究决策。通过对三个方案的比较认为C方案比A与B方案更佳。因为A方案经过分析认为是不可行的,主要是资金存在问题,医院无法承担。B方案不适合在于优先考虑基本设备。所谓基本设备既是在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和治疗上经常使用的设备。从一台简易心电监护仪和一台超声诊断仪二者之中选购一件,则应该优先购置和配置超声诊断仪,以解决“技术精度”为主。简易心电监护仪固然也很需要,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的人力,克服医护人员的生理疲劳而致的误差。但在目前医院医护人员劳动力问题尚不突出,一时还不急于解决“劳动密度”的问题。由此,C方案成为医院医疗设备配置的最佳化方案。

3 医疗设备配置的动态联系原则

系统的自身是变化的、动态的、而非静态的。系统的各种联系又是随着时间和空间发展而变化的[5]。例如:医院以确定某种医疗设备配置的方案,但还未能实施的时候,突然发生某种传染病的“突发事件”,危及到广大人群的生命安全,那么医院应该立刻改变方案,以尽快配置预防和治疗突发传染病的医疗设备,适应这种动态、联系变化。任何系统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考察系统时,注意系统产生、发展全过程的每个历史阶段的具体性,并从中预见其前景[6]。要在动态中掌握系统内外联系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认清系统的本质。

总之,医院从系统的整体出发,制定最佳化方案,在运动中把握系统内外的各种联系,保持系统的最佳化目标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同样也是医疗设备配置所遵循的最佳基本原则。

[1]傅世使.科学前沿的哲学探索[M].第2版.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

[2]H.N.茹可夫,李树柏.普通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世界科学图景[J].哲学译丛,1979(1):49-51.

[3]尤丕基,金士傅.管理科学的现代方法[M].第2版.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4]储守祥,等.医院经济管理[M].第2版.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社,2007.

[5]张鹭鹭,李静,徐祖铭.高级医院管理学[M].第2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

[6]焦春丽.系统科学方法与思维方式的变革[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整体要素原则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歌曲写作的整体构思及创新路径分析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养生之道应遵守九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