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供应室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2010-02-13舒承婷宋慧娟

中国医院 2010年5期
关键词:环氧乙烷消毒剂手套

■ 舒承婷 宋慧娟

消毒供应室担负着全院可重复使用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洁、包装、灭菌、贮存、发放等工作,工作中经常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各种锐器、化学消毒剂等,这些因素均易造成工作人员健康危害。

1 消毒供应室职业损伤常见的危险因素

1.1 物理性因素

1.1.1 高温。高压蒸汽灭菌工作时最高温度可达132~134℃,干热灭菌锅温度高达180℃,自动清洗消毒机、烘干机温度也达90℃,在开启这些设备卸载物品时,如操作不当会导致烫伤的发生。

1.1.2 粉尘。制作各种敷料、棉球、以及手术巾的折叠时粉尘到处飞扬,长期刺激呼吸道可损害呼吸系统功能[1]。

1.1.3 噪声。供应室存在多种噪声污染源,灭菌器真空泵、空气压缩机、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机、烘干机等工作时发出程度不同的噪声,人体受噪声长期影响,会造成听觉器官的损害及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的损害。

1.1.4 紫外线、臭氧。供应室空气消毒多采用紫外线灯管、臭氧消毒机。紫外线作用于皮肤时,可发生光照性皮炎,严重的还可引起皮肤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出现头痛、头晕、体温升高等;作用于眼部,可引起结膜炎、角膜炎,还有可能诱发白内障;作用于呼吸道,会造成咽喉肿痛、胸闷咳嗽、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记忆力衰退;会对人体皮肤中的维生素E起到破坏作用,致使人的皮肤起皱、 出现黑斑;还会破坏人体的免疫机能,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病变, 致使孕妇生畸形儿。

1.2 化学性因素

1.2.1 供应室对污染物品的初步消毒及地面、物体表面的消毒,都需要使用化学消毒剂,常用的包括含氯消毒剂、戊二醛、过氧乙酸等。它们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对眼结膜及呼吸道有刺激性,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损害。

1.2.2 环氧乙烷是广谱、高效的气体杀菌消毒剂,其灭菌温度低,对消毒物品的穿透力强,可达到物品深部。环氧乙烷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吸收,环氧乙烷对眼、呼吸道有腐蚀性,可导致呕吐、恶心、腹泻、头痛、中枢抑制、呼吸困难、肺水肿等,还可出现肝、肾损害和溶血现象。环氧乙烷属烷基化剂,有致癌可能。在灭菌结束打开环氧乙烷灭菌器柜门时,检测空气中环氧乙烷残留量可瞬间高达5.5mg/m3,在置换阶段排气口附近空气中环氧乙烷残留量>12mg/m3,均明显超标[2]。

1.3 生物性因素

1.3.1 供应室工作人员在物品回收、清洗、包装过程中经常接触针头、刀片、剪刀等锐器,稍有不慎就有被刺伤的危险,污染的锐器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针刺伤可以传播HBV、HCV、HIV等经血液传染的疾病,另外可至伤口感染、败血症等。据报道,针刺伤时只需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IV污染的锐器刺伤感染HIV的比率为0.3%;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感染HCV的比率为1.8%[3-5]。有报道证实,污染的针刺伤及其他锐器伤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的主要职业因素[4]。

1.3.2 供应室工作人员清洗污染物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含有病原微生物的气溶胶,如果自身防护措施不到位,气溶胶可通过粘膜进入体内,引起感染。

1.3.3 三区布局不合理,三区之间无实际屏障,通道流程不合理,易导致交叉感染。

1.4 生理、心理性因素

1.4.1 供应室担负着全院可重复使用污染物品的回收工作及各种无菌物品的下送工作,需要消耗巨大体力。不合理的用力、搬运重物可引起肌肉、关节损伤。供应室工作人员在物品回收、清洗、包装过程中需长时间站立,易诱发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

1.4.2 供应室工作精细,在回收和包装各种手术包、治疗包时,需仔细检查、核对各种器械的质量、数量;贵重、精密器械需精心维护,工作人员长期处在精力高度集中、心理压力大的环境,易产生精神紧张、失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

2 加强职业损伤自我防护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在供应室人员结构中有护士和工人。由于工人文化程度较低,未正式接受过系统医学教育,缺乏相关知识,个人防护意识薄弱,因此必须定期组织供应室全体工作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如:《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标准预防知识、预防职业暴露知识、各种防护用品的使用方法等,提高全体人员对职业损伤防护的意识,自觉、主动地执行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以减少职业损伤的发生。

2.1 认真学习《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工作中严格落实洗手、手消毒制度

认真洗手和手消毒是对患者和医护人员双向保护的有效措施,必须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6]按照2009年4月1日发布的WS/T313-2009即《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规定,医务人员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应洗手或手消毒;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洗手后再进行手消毒。应强调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的观念。

2.2 认真学习《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工作中认真落实标准预防措施

2009年4月1日发布的WS/T311-2009即《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规定了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及各种防护用品(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等)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供应室工作人员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再洗手;工作人员手部皮肤发生破损,在接触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在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穿防渗透衣。

2.3 认真学习预防职业暴露知识

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回收、清点、清洗、包装过程中,应一直保持强烈的自我防护意识,操作过程中应小心谨慎,禁止用手直接接触器械锐利部位。在清洗间、包装间显眼处张贴针刺伤处理流程示意图。一旦发生针刺伤应马上脱去手套,在流动自来水下冲洗伤口,同时在伤口旁自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然后用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必要时需注射乙型肝炎高效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疫苗。建立针刺伤登记制度,并定期追踪检查,观察伤者潜伏期内有无症状体征出现。

3 落实好各项安全操作和个人防护措施

3.1 物理因素的防护

3.1.1 高温的防护。应定期维修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器、自动清洗消毒机、烘干机等设备,以保证它们的正常工作状态。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卸载物品时戴耐高温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高温物品,开启锅门时人应站在门后或门旁,以防热气烫伤。高压蒸汽灭菌器必须由有上岗证的消毒员操作。

3.1.2 粉尘的防护。设立专门的敷料间,制作各种敷料、棉球、以及手术巾的折叠时应戴口罩,避免粉尘吸入呼吸道。

3.1.3 噪声的防护 。加强对设备的检修,定期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普查、维修、淘汰陈旧设备,有利于减少噪声。为了减少超声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机、烘干机噪声的影响,尽量集中清洗器械,清洗人员离开房间,并关上清洗间的门,减少噪声污染的范围。

3.1.4 紫外线、臭氧的防护。紫外线灯开启时避免人员进入照射区域,不可直视紫外线灯;检测紫外线灯强度时戴专用防护镜;紫外线灯开关安在消毒室外。臭氧不稳定,易自行分解为氧气,半衰期为30~60min,消毒完毕后隔一小时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室内。

3.2 化学因素的防护

3.2.1 正确使用化学消毒剂。供应室护士应熟练化学消毒剂的性能、浓度、配置方法及注意事项。配制消毒剂时要戴帽子、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水围裙,防止消毒液溅至皮肤、粘膜。如出现意外,应用清水反复冲洗。盛装消毒剂的容器要随时加盖,减少挥发;加强室内通风,避免挥发性消毒剂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引起身体急、慢性损害。

3.2.2 环氧乙烷灭菌柜应严格按照厂家的安装操作说明进行安装和操作,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环氧乙烷灭菌柜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专用灭菌室内,远离火种、热源。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操作使用,以防气体泄漏引起严重的中毒事故。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碱类、醇类接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3.3 生物因素的防护

3.3.1 供应室工作人员在回收、清点、清洗、包装过程中,应一直保持强烈的自我防护意识,操作过程中应小心谨慎,禁止用手直接接触器械锐利部位。重复使用的污染物品置于封闭的容器中,供应室直接把整个容器回收,清点物品时应戴口罩、手套,并使用镊子,避免徒手操作,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3.3.2 被朊毒体、气性坏疽等特殊病原菌污染的物品应双层封闭包装并标明感染性疾病名称,由供应室单独回收。朊毒体污染的物品应先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60分钟;气性坏疽污染的物品应先用5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60分钟再进行清洗、干燥、灭菌处理。

3.3.3 清洗物品时工作人员应穿防水衣,戴口罩、帽子、护目镜、手套,充分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病原微生物污染工作人员身体。超声清洗时要加盖;手工清洗在水面以下进行刷洗操作,以减少气溶胶的产生。尽量采用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减少手工清洗带来的危害[6,7]。

3.3.4 加强供应室标准化建设。科学选择、合理布局和基础设施是供应室人员预防职业危害的基础条件。无菌间采用空气层流净化装置,物品通过传递窗传送,三区之间有实际屏障、有缓冲间。气流、人流由洁到污。建立信息管理系统,避免三区之间开放性传话、传递物品或通过传递纸条互通信息。

3.3.5 建立供应室人员健康档案,包括免疫接种史、传染病史及身体状况。对供应室人员预防接种相关传染病疫苗,提高免疫力;每年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存在的健康问题。

3.4 减少与避免生理、心理疲劳

供应室应定期保养物品运送车,保持脚轮灵活,减少摩擦力;尽量采用标准装卸容器,装卸实现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工作人员搬运重物时,应注意姿势,应用节力原理,避免用力过度;供应室工作人员应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互帮互敬的团队精神可以缓解心理疲劳;丰富业余生活,可消除身心疲劳。从多方面提高身体生理、心理承受和适应能力,减少生理和心理疲劳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1]苏静.供应室人员职业安全危害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240-241.

[2]黄 虹 ,吴 本 清 ,袁 晓 燕 ,等 .医院用环氧乙烷灭菌周围环境中残留量测定[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23(5):431-433.

[3]李映兰.介绍美国护士的经血传播疾病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116.

[4]王秀惠.采血时护士的自我防护及安全采血器[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18(11):531.

[5]董慰慈,张桢光.护理学基础[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42-43.

[6]戴李中,郑柏湘.供应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11):1284-1285.

[7]李映兰.高危科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2):198-200.

猜你喜欢

环氧乙烷消毒剂手套
二氧化碳制环氧乙烷研究获突破
涨疯了!碘涨50%,三氯涨超30%,溶剂涨超250%……消毒剂要涨价了
棉手套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正确使用消毒剂
消毒剂会引发哮喘吗
美国把环氧乙烷列为有害物 巴斯夫、壳牌、沙索多家化工巨头受牵连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
棉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