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卫河的地位及作用
2010-02-13孟祥晓
孟祥晓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300387,天津)
卫河是流经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及山东西北部的一条重要河流,在历史时期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宋元时期,卫河号称“御河”,黄河南北的军粮、漕米多经汲县由卫河输送至开封、北京。明代的卫河虽然不能与宋元时期相提并论,但其作用也不可低估。本文拟从卫河的源流及卫河的作用、卫河的水源补给等方面予以论述,以期对明代卫河的重要作用有一个客观的评价,这对于今天卫河的治理或许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卫河的源流
卫河,是豫北地区一条重要的天然河流,是海河五大支流之一,全长900余km,跨河南、山东、河北、天津4省(直辖市)。据《明史》记载:卫河源出河南辉县苏门山百门泉。经新乡、汲县而东,至畿南浚县境,淇水入焉,谓之白沟,亦曰宿胥渎。宋元时名曰御河。由内黄东出,至山东馆陶西,漳水合焉。东北至临清,与会通河合。本文所指的卫河即是指从其发源地到临清与会通河交汇处这一段。
早在隋朝以前,新乡市境内至淇县水段的卫河称为清水,因 “历涧流飞,清冷洞观”而得“清水”之名。隋炀帝杨广于公元605—610年修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杭州),全长 2 000多km,包括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部分,清水在汲县(今卫辉市)城西被连入其中,遂成永济渠的一部分。后来,沁水断流,永济渠源头只有清水。又因清水和永济渠海河以南段流域大多在春秋古卫国所在地,故此段又称卫河,清水之名逐渐被人遗忘。
虽然现在卫河已经断流,然而在明代,卫河却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明代卫河的地位与漕运
明代卫河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漕运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河漕运的补充
明初,卫河是一条重要的水上交通航道,不仅输送粮食而且运送北伐军。公元1368年,明朝在南京建立,由于定都南京,不存在南粮北运的问题。但出于军事需要,有相当多的粮食需要用舟或车通过淮、颍、黄、卫运到北方。洪武元年北伐,命浙江、江西及苏州等九府,运粮三百万石于汴梁,应当就是由黄入卫支援北伐的。
2.南粮北运的重要水道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在黑洋山(在今原阳西北)大决,分为三支,其中一支经阳武、封丘、菏泽、郓城,东北漫流入安山地区,淤塞了会通河。会通河的淤塞,使得南粮北运的重要通道受阻,漕粮北运只能通过卫河和部分海运来转输。所以到了永乐元年,为了转运方便,当时有官员要求在黄河岸边设置仓廒,可见当时通过卫河转输的迫切性。当由淮入黄的河道淤浅之后,江南漕粮不得不通过沙河,然后由黄河再入卫河,以转输北京。据记载,永乐元年(1403年)户部尚书郁新奏言:“近因淮河至黄河淤浅,以致馈运不通,请自淮安用轻舟运至沙河及陈州颍岐口,仍以大舟载入黄河,复陆运入卫河,以转输北京。”该建议得到皇帝许可。自永乐四年开始,平江伯陈瑄“每岁运粮百万,建百万仓于直沽尹儿湾城。天津卫籍兵万人戍守。至是,命江南粮一由海运,一由淮、黄,陆运赴卫河,入通州,以为常”。这种情况应当一直延续到永乐十三年(1415年)会通河开通后为止。
明代中后期,虽然明朝廷想尽办法 “保运”,但由于黄河决口非常频繁,且往往会冲断运道,影响漕运。此时,卫河便又成为南粮北运的不二之选,由卫河转运北京。如《明史·河渠志》载:景泰四年,运艘阻张秋之决。河南参议丰庆请自卫辉、胙城洎于沙门,陆挽三十里入卫,舟运抵京师。命漕运都督徐恭覆报,如其策。
为了保证卫河漕运,景泰年间,山东佥事江良材甚至提议引黄入卫,以便于在夏秋黄河泛滥时,走卫河运道以输北京。虽然提议未获许可,但足见在运河运道受阻之时,为了解决南粮北运的压力,最好的途径仍然是通过卫河。
卫河成为漕运的重要水道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以及运河的淤阻情况息息相关。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同时进行大规模营建,为迁都做准备,这样,北方粮食需求大增。漕运顺利实施与否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安危,成为明王朝政治生活中须臾不可离的一项重大国策。会通河的畅通,为明成祖迁都北京提供了保障。
3.补充运河水源,输送河南漕粮
自从宋礼重开会通河,漕运独依运河之后,卫河的主要功能变成补充运河的水源,同时输运河南各地的漕粮。如临清和德州皆在卫河的下游,漕粮运往两地,是当时不错的途径和选择。
英宗初,永平县丞李祐请开漳河以防患,疏卫河以通舟。从之。既然是要“疏卫河以通舟”,说明明代统治者不断对卫河进行疏通和维护,既有保证运河畅通之需,亦有运送河南漕粮之目的,从中不难看出当时卫河的重要地位。
弘治以后,黄河南徙,决口多在徐、沛以下,明朝廷在“保漕护陵”原则下,对当地进行精心的治理,从而得以保证南粮北运,所以对漕运的影响相对减小。这段时期以后,卫河也基本上成为临清以下运河河道的水源补充。
总之,在重开会通河之前,卫运与海运并举。会通河重开后,大部分的南粮都是通过运河北运北京,但当黄河冲决,阻塞运道时,卫河便成为漕运的不二之选,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明代后期,由于明朝廷的大力保运,尽管运河航运艰难,但大部分时间内仍能畅通,此时期,卫河就成为运河水源的重要保证。正因为卫河如此重要,明代才非常重视对卫河的治理。
三、明代卫河的水源补给
自从会通河开通后,便成为南粮北运的主要渠道,卫河在临清与之汇合,成为运河的一个支流,起着补充水源的作用。由于运河支流较少,故自临清以上,运河的水源全靠卫河补给,卫河的补给作用便日益凸显而愈发重要,所以卫河的水源补给亦是朝廷非常重视的问题之一。
明初,卫河水势很盛,补给了运河的水源,保障了运河漕运的畅通,“其河流浊势盛,运道得之,始无浅涩虞”。自明代中叶以后,百泉河上修了马家桥上闸、马家桥下闸、张家湾闸、稻田所闸、裴家闸等5座水闸,使百泉河两岸的农田灌溉有较大发展;同时丹河在出山口以下又修了九道堰的水利工程,分渠十九道溉田,灌溉用水日增,影响卫河的水源,而卫河在漕运上的地位又日益重要,于是就产生灌溉与漕运的矛盾。
卫河发源于太行山区,水流从山中流出后迅速下泄,加以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易旱易涝”特点,所以,当卫河本身的水源不足,从而影响到卫河以及运河的航运时,引水济卫同时也是济运的问题就相当突出,故明代的地方官员屡有上疏要求 “引漳济卫”、“引黄济卫”或“引沁济卫”的。
①引漳济卫。明代引漳济卫当从正统十三年(1448年)御史林廷举起。“正统十四年,黄河决临清四闸,御史钱清请浚其南撞圈湾河以达卫。从之。”黄河的决口淤塞了临清四闸,影响了卫河来水的通畅,疏浚临清以南撞圈湾河以达于卫,不仅可以通舟,重要的是可以保证运河水源,从而为漕运提供保障。
②引黄济卫。明代首先提出引黄济卫当是景泰年间山东佥事江良材。但是他们只看到了引黄入卫的好处,却没有考虑黄河本身水势大、含沙多的特性。好在这一建议并未实施。
③引沁入卫。沁河,出山西沁源县绵山东谷。其支流自武陟红荆口,经卫辉入卫河。元郭守敬言:“沁馀水引至武陟,北流合御河灌田。”
明初,沁河之水尽入黄河。沁河入卫的故道已经堙废。虽然沁河与黄河的交汇之处——武陟时有冲决,但最终还是筑堤使之归河。直到宣德九年,沁水决马曲湾,“经获嘉至新乡,水深成河,城北又汇为泽。筑堤以防,犹不能遏。新乡知县许宣请坚筑决口,俾由故道。遣官相度,从之。沁水稍定,而其支流复入于卫”。此次沁河决口,虽不是有意为之,但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卫河的水源,便利了漕运。所以正如景泰三年佥事刘清所言:“自沁决马曲湾入卫,沁、黄、卫三水相通,转输颇利。”可是,到了正统十三年,黄河南徙,背沁而去,“乃从武陟东宝家湾开渠三十里,引河入沁,以达淮。自后,沁、河益大合,而沁之入卫者渐淤”。沁水补充卫源也由此告终。
为了保证卫河的水源,明朝廷还出台规定限制用水,如隆庆元年题准:河南辉县苏门山百门等泉,乃卫河发源,及小滩一带运河,赖以接济。如有豪横,阻绝泉源,引灌私田,照依山东阻绝泉源事例问罪。
四、促进沿岸经济的发展
便利的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卫河沿岸亦是如此。元、明两代在新乡设广盈仓,漕运年达七百万石。到了明朝,除漕运京师外,经营船只往来频繁。明正德《新乡县志》载:“乐水关(北关)在北门外,卫河南岸。以水路通便,故商贾蚁附,物货山集,目今为最繁。”可见当时卫河给新乡带来了繁荣。另外还有一些城镇,也是因卫河水运而不断发展繁荣起来的。大名府元城县小滩镇亦“濒临卫河,居民稠密,舟车辐辏,巡检司在焉”。大名县的艾家道口“临卫河之滨,舟车商贾所集”;魏县,有双井镇,“枕卫河西岸,通舟楫之利”,回隆镇“临卫滨,通四邑”。内黄县田氏镇“西近卫河,商旅颇集”。还有浚县新镇为“舟车毕辏之所”。居于卫河东岸的李家道口镇,“居民数百家,商贾所聚”。这些卫河沿岸的城镇,宛如一颗颗珍珠,串在卫河两岸,因卫河的便利而发展繁荣。
由此可见,在明代,在不同的时期,卫河起着不同的作用,特别是当运河淤浅受阻,卫河就代替运河,成为南粮北运的不二之选。卫河航运的繁荣,对沿岸各地经济的发展,亦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1]卫辉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卫辉市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3.
[2]新乡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新乡县志[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3] 张廷燮.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郦道元注,杨守敬、熊会贞疏,段熙仲点校,陈桥驿复校.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5]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1977.
[6]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M].//河南备录,//四部丛刊.上海:上海涵芬楼影印昆山图书馆藏书稿本.
[7]明经世文编[G].北京:中华书局,1962.
[8]王在晋.通漕类编 [M].史部275册,四库全书本.
[9]钮仲勋.卫河的形成及其相关问题//黄河变迁与水利开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10]顾祖禹.贺君次,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 [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1]徐子尚修,张树梅、王贵笙纂.临清县志[M].民国23年(1934年)铅印本.
[12]申时行等重修.大明会典 [M].北京: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