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摩托修理工和他的水陆两用车

2010-02-11

知识窗 2010年12期
关键词:修理厂修理工汽车

董 玲

2003年9月,英国宣布第一辆高速水陆两用车在伦敦问世,它是吉布斯科技公司动用了70多名工程师,花了7年的时间研制而成的,造价2700万美元。其实,早在一年前,就有人用13年时间造出了在水中飞驰的汽车,不过,这辆车仅仅花费了100万元人民币。

这个人是摩托修理工王宏君。

王宏君祖籍山东,1965年出生,从小跟随搞地质工作的父亲在甘肃、黑龙江等地生活。中学毕业后,他接了父亲的班成为了一名地质队员。一次野外工作时的遭遇,让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天下着倾盆大雨,路上堵车,其中一辆黑色轿车等不及了,想从堤坝上冲过去,却因为路滑,车子没开出多远就滑到河里去了,还没等救援人员赶到现场,车子变很快沉没了。王宏君目睹到这一切后,心里特别难受:如果汽车能水陆两用该多好啊!这样,眼前的悲剧就不会发生,路上的交通压力也能大大缓解。

王宏君从小爱好广泛,喜欢用泥巴制作汽车、航船和飞机等模型,后来尤其喜欢看些机械制图方面的书。有了造一辆水陆两用车的想法后,他马上买来了这方面的書籍,一门心思研究起汽车来。他的异想天开,得到了母亲的支持。在母亲的眼里,他是一个肯动脑子的聪明孩子,而且做什么事都很执著,母亲对他说:“只要你想,就没有什么实现不了的。”得到了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他放弃了原来的工作,主动要求从野外地质分队调到汽车修理厂,当上了一名修理工。

因为有了造汽车的梦想,王宏君修车和别人不一样:修国产车的时候,他会把它的毛病挑出来,查看哪个地方有不当之处,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可以怎么改进;修进口汽车的时候,他会琢磨它的优势在哪儿,它的缺陷又在哪里,哪个部位可以继续开发。但修车技术再精湛,也与“造汽车”相距甚远。更何况,他想造的还是一辆水陆两用车!

十几年前,水陆两用车在国内外几乎都是一个空白,王宏君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可供借鉴。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只能一边搜集汽车技术资料,一边自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学、流体力学和机械制图船舶结构等大学课程。当人们知道他每天努力啃这些枯燥无味的东西,是想自己造汽车后,明里暗里都说他想让汽车开进水里,是因为他“脑子里进了水”。但他不管,暗暗发誓一定要造出车让大家看看。

王宏君在修理厂工作了几年,技术方面没什么问题,但是造汽车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它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还需要一笔不少的资金。家里经济本来就不宽裕,指望父母提供是不可能的,如果全靠自己的这点工资,他的梦想永远实现不了。于是,他又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职。他相信自己办个修理厂的收入一定会比上班工资高,于是他很快就在迁安市开了一家摩托车修理铺。因为他的修车技术高超,别人修不了的,只要一到他这儿保证能修好,他一天挣个四五百元不成问题。几年下来,他就挣了六七十万元,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有了这笔钱,王宏君就把店铺关了,开始专心造汽车。周围的人说什么的都有,说他吃饱了撑的,说他不务正业……在他感到一片茫然时,母亲再次给他鼓励,说:“别人认为不能弄成的,你弄成了,那才叫本事,你就弄吧。”于是,他又一头扎进了汽车制造这个世界。

1992年,王宏君绘出了第一张水陆两用汽车的效果图。光这张图,就整整花了王宏君7年时间1图做好后,王宏君开始动手造零件,由于是异型产品。除了发动机、轮胎之外,其他的零件都得靠他自己设计制造,如:车、钳、铣、刨、磨,车上的液压自动控制系统、底盘立轴悬挂系统,都是他用自己制造的零部件装配起来的,就是车身,也是他用自己漂亮的钣金活儿手工打造的。一部车需要上万种零件,而且材料也特别讲究,他经常要出门去寻找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材料。王宏君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进度却相当慢,几年下来连车的框架都没弄好,却把几十万元的积蓄全花光了,一家人开始跟着他过着贫穷的生活。

一天晚上,外面下着小雨,王宏君连续奋战了20个小时,精神恍惚中,铁锤不知怎么落在了左手的关节处,霎时一条血线喷到车上和脸上。顿时清醒的他,干脆用鲜血在墙上黑体的“恒”字上又描了个鲜红的“恒”字,提醒自己绝不放弃。

经过13年的坚持,王宏君设计的汽车终于成形了:汽车底盘是双层的,车体为中空设计。汽车下水后,发动机的动力自动切换到螺旋桨,车轮停止转动,汽车靠螺旋桨向前推进。汽车上的每一个零部件几乎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主人”当作艺术品加工出来的。经过十几次的下水实验和改进,王宏君的水陆两用车终于可在水里平稳地行驶了,2008年11月,他驾驶自己设计的水陆两用车从河北跋山涉水来到北京。这项发明,获得了12项国家发明专利。

一个普通的汽车修理工,用智慧的双手把一个看起来不可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现在王宏君把最初的螺旋桨换成了更先进的喷水式推进器,实现了陆地时速140公里、水中时速40公里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他还开发了水陆两用沙滩车,并且正在筹集经费设计更先进的下一代中国水陆两栖跑车。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他的发明就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

猜你喜欢

修理厂修理工汽车
声誉是个坑
信息化时代设备维修企业精细化管理分析
小小修理工
凶手的证据
凶手的证据
汽车的“出卖”
去修理厂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人生处世应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