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早拿下铁矿石谈判最有利
2010-02-11
马忠普
据报道,在9日举行的2010年度信息发布会上,中钢协表示,去年我国钢铁业销售利润率只有2.43%,每售出100元产品只获利2.43元,有人感叹:钢企还不如停产,把钱存进银行吃利息。面对2010年度铁矿石谈判,中钢协称仍将坚持中国价格模式,以利于国内钢铁企业的发展。
所谓中国价格模式,就是中国进口的铁矿石不再有长协价与现货价两种价格,而是统一价格。目前,力拓等矿业巨头供应给日韩钢厂的铁矿石都只有一个长协价,即使日韩钢厂在原定计划外采购矿石,价格也是按照长协价结算。而中国钢厂购买的铁矿石价格却有长协价和现货价之分。直至去年,中方与澳大利亚矿企FMG率先达成了中国价格模式的铁矿石买卖协议,即FMG销售给中国的铁矿石只有双方按协议约定的一种价格,但这一模式未得到三大巨头的认可。
在笔者看来,要实现中国价格模式,势必将与矿业巨头在谈判桌上进行艰难对垒,而目前铁矿石现货价格下降,这是一个推动双方达成协议,一起接受合理价格的有利时机,不妨利用现货价格下滑为谈判鼓劲,尽早突破“冷战”怪圈。
从去年10月开始,进口铁矿石现货价格大幅攀升,国际机构纷纷提高对铁矿石谈判价格上涨预期,高盛和美林分别给出了35%和50%的预测,超过了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原来20%的预期。然而,钢材市场好景不长。今年1月下旬起,中国钢材市场价格缓缓回落。受此影响,铁矿石现货进口价格出现回落,已低于130美元/吨,仍有进一步回落趋势。可以说,这反映了中国钢材市场价格低谷震荡走势的真实特征,对铁矿石谈判双方代表和那些预测机构都是清醒剂。
此外,需求和价格低迷仍笼罩国际钢铁市场,仅仅中国因素不可能支撑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中国钢材需求已接近饱和,将从2011年起进入高消费、低增长时期。每年3千万至4千万吨铁矿石需求的增长,国内矿山就能够满足。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三大铁矿石供应商需要用长远眼光来看待同中国钢铁企业的长期合作。过去几年,中国钢铁企业同三大铁矿石巨头不仅战略合作关系进展不大,反而互信有限,还在2009年发生许多不愉快事情,展现出一个相互对立的“冷战”氛围,久久未能达成协议,这种商业领域的“冷战”并没有在两方企业中制造赢家。
实际上,中国不仅有全球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市场、散货轮海运市场,也有同国际企业发展合作双赢的愿望。任何一个国际矿业公司只有同中国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才能在中国市场上得到发展。由此,铁矿石谈判不应继续停留在“冷战”氛围中,应借现货价格下滑、涨幅预期减小之机,早谈早定,回归理性,这符合双方的商业利益。铁矿石价格必须在合适的时间内确定下来,如果不能很快定下来,现货也许会持续涨价,并倒逼长协矿价格,让谈判陷入尴尬。▲(作者是中国联合钢铁网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