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0-02-11卫芳盈
卫芳盈
康复治疗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很强的专业[1-4]。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现代科学技术及生产组织形式对职业教育人才规格培养也有了新的要求[5]。要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选择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源于我国封建社会的科举教育制度的传统教学法是以灌输知识、培养定向型人才为目的,它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上世纪80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公认的先进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教学法。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尊重学生的价值,张扬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联系实际问题学习,能真正提高劳动者素质。行为导向教学法在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是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
的基本要求,教师只起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6]。项目教学法是一项非常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在康复治疗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中的“项目”指的是真实的康复病历。病历中设置的问题是临床实际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问题的衔接经编撰后使其具有逻辑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用康复医学基本原理来阐释“康复病历”中功能障碍的表现、发生原因、流行特点,并进行功能评定,提出康复目标,制定康复治疗实施方案并能说明康复治疗技术应用的条件、原理和可以解决的具体问题。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康复流程和操作规程完成康复过程中所采用的技能操作。其实施步骤如下:
1.1 项目介绍 教师介绍病历,并引导学生对病历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评定方法,明确康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每3~4人或5~6人成立1个学习小组,共分8~10组,每组可推选一名学员任组长,教师以组为单位指导学生解决设定问题的方案、程序、时间安排。
1.2 制订计划 学生自己负责完成项目,收集病历中相关功能障碍的问题,选择恰当的评定方法,确定康复目标,制定出康复治疗方案。
1.3 实施计划 学生按计划对项目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负责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对资料如何进行分析,如何进行功能评定,确定康复目标,制定康复治疗方案,并模拟康复治疗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操作技能。教师还要及时检查学生的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4 评价总结 每组收缴病历,按照项目教学考核标准内容,进行检查验收,包括康复病历书写格式、康复目标、计划程序的制定、方法步骤的实施、技能操作的标准与规范以及文字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等。然后让学生反思我学会了什么?哪些没有学会?问题出在哪里?小组之间也可以开展互评,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最后由教师做出最终评价。
2 案例教学法
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的情境或事件为题材,提供给学生相互讨论之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进行“常见病症康复学”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师讲解康复案例、学生讨论案例,把课堂或实训室模拟为康复评定室和康复治疗室等教学场景,让学生扮作医生或患者,从典型康复案例中引出教学内容,并通过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判断,得出案例分析结论,以达到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能力[7]的目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方法的核心,是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的重要保障,案例编撰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设立案例时,除了注重其典型性、时效性、准确性以及难易度[7]以外,还要关注案例对学生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修养的引导。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步骤:
2.1 收集资料 课前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计划、大纲和教学目标收集整理相关典型临床康复案例,根据讲解内容可从收集的案例库中提取[8],也可以到附属医院邀请典型康复患者走进课堂参与到教学中。
2.2 形成案例 是将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编辑成教学案例。形成的案例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性,将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巧妙的设计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讨论过程中获得相关知识;第二要有深刻的启发性,案例中的问题要重点突出,设疑质难,使问题做为主线贯穿所授内容始终[9],让学生通过对案例中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智能;第三要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要求康复课程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能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实际康复中的问题,关注疾病发展进程中功能障碍的重大问题,尽可能贴近临床现实,让学生能得到实际临床康复体验。让学生始终意识到他们所学的知识学有所用,生动有趣,既有娱乐性又有教育意义。
2.3 案例讨论 讨论可以班级进行也可以小组进行。讨论中,为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力,可轮流担任领导者角色。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大胆发问,学会如何发问,敢于质疑他人的想法,进而学会独立思考、与人相处、解决冲突、尊重他人等能力。但讨论过程中要弄清:康复案例中的重点、难点是什么?疑难问题是什么?病案中所呈现的信息和资料哪些对康复评定是至关重要的?康复目标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应制定怎样的实施性康复计划?如何将计划付诸行动?如何进行整体评价以保证康复治疗的有效性?
2.4 归纳总结 归纳各组或团体讨论意见。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在总结中,要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案例中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
3 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是通过在一种人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种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方法。模拟训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专业认知与职业情感融为一体,促使学生的职业情感领域发生积极变化,达到专业知识和情感同时完满发展[10-11],更重要的是模拟训练为学生提供了许多重复的机会和随时进行过程评价的可能性,且成本低廉、效果显著。康复治疗专业为医学技术类职业,非常适合模拟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病例模拟教学法获得某项康复技能。在模拟康复病例(或模拟康复训练场景)时,根据教学大纲中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进行设置,通过模拟人(学生自愿者)将设置好的症状和体征表现出来,然后由学生进行分析、判断和处理,让学生融入特定的发病或康复治疗过程中去,加深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对康复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对实际康复操作技术的感性认识,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编辑成相应病例,结合临床设置模拟真实情景,以模拟人(学生自愿者)为对象,将编辑好后的病例按照程序表现出来,让学生根据模拟人(或学生自愿者)模拟出的临床表现作出评定,并制定出康复目标和康复治疗计划,然后开始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模拟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一种系统的、全方位、全过程的综合训练。
4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将角色扮演者置身于模拟的日常工作环境中,扮演与他实际工作类似的角色,模拟处理工作事务,从而提高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这种方法的精髓在于:以动作和行动作为练习的内容来进行设想。即不是针对某问题进行的解释或深层次的理解,而是针对某问题所采取的实际行动,以提高个人及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角色扮演与案例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人”为中心,后者则以“事件”或与人有关的“事实”为纽带。角色扮演具有严密的教学程序[12],以骨关节炎的康复为例,角色扮演法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4.1 角色扮演的设计 教师先就骨关节炎的概念、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功能障碍特点、康复评定、康复治疗进行精讲,学生可自愿结合成表演小组,根据主题内容确定表演角色,然后进行场景的准备、角色的设计与训练、评价标准的制定。
4.2 角色扮演的实施 在进行角色扮演时,需要教师的精心策划与组织,教师的作用在于如何促使学生自己把握课堂学习与讨论的尺度[13],教师对整个角色扮演过程加以指导和控制;对学生的要求是学习和接受有关角色的知识,对扮演“患者”角色的同学要求其表演时尽量将罹患骨关节炎病的临床体征和功能障碍的特点以及心理变化真实的表现出来;对扮演治疗师的同学则要求他们针对临床表现和功能障碍特点给予相应的、合理的康复治疗措施。角色扮演时要投入情感,融入角色,改变态度。
4.3 总结评价 表演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引导学员进行总结。表演的学生可以谈自己对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自己表演时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对其他角色的看法;观看者可以谈对整场表演或对某个细节的观感,以及自己从中领悟和学习到的东西。教师要善于启发学员将表演与现实联系起来,鼓励学员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
5 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法是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而兴起的一种教学法,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教学法不但可以使学生把书本知识同临床实际技能联系起来,以获得比较全面的、系统的知识,又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在康复治疗专业的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技术、常见病症康复等课程的教学中,有些实验对实验条件和实验环境要求比较严格,必须在实验室内进行;但有的实验却不需要任何器械或仅需要少量简单的器材,不受任何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可以在教室里进行,如徒手肌力检查、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关节活动度的训练、关节松动技术、平衡与协调能力的评定等实验内容。实验教学法不但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提高其趣味性,而且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下面以脑卒中的康复为例说明实验教学法的运用。
5.1 实验前的准备 让学生自带枕头,以课桌代替治疗床,从学生中挑选出患者扮演者。进行实验前准备时,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包括实验用物品,扮演者的挑选,试验位置的选择等,同时要保证实验环境的安全性和实验结果的有效性。
5.2 介绍实验内容和目的要求 向学生介绍脑卒中急性期、弛缓期、痉挛期、后遗症期的康复目标、康复评定和康复训练内容。介绍实验内容时要有针对性、实用性、综合性、可操作性,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3 操作方法演示 教师扮演治疗师,让一位学生扮演患者,操作演示内容:良肢位的摆放、关节被动活动、按摩、床上翻身训练、抗痉挛体位的控制、由坐位到站起的训练、坐位和站立位的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演示时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规范的操作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示范性和启发性。
5.4 分组实验 每8~10人1个组,选举1名同学任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进行试验,要求学生轮流操作,不能一个学生单独做,其他学生观看,实验时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有亲自动手的机会,也不能只看结果而不认真观察实验的全过程。实验开始后,教师要注意巡视各组学生实验情况,普遍照顾,重点深入,以便及时发现、帮助和纠正学生操作上的困难和错误。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认真、正确操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5 讨论总结 通过总结,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
[1]卓大宏.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3):129-131.
[2]杨大鉴,胥方元,干锦华.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对康复医学的学习兴趣[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6):502.
[3]牟翔,袁华,刘卫,等.浅谈 PBL教学法在康复医学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6):583-584.
[4]许洪伟,李敏,范艳萍.PBL教学法在康复护理教学中的探讨与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杂志,2007,15(1):74-75.
[5]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7):1-4.
[6]莫宵.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路桥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21):151-152.
[7]马萍,纪中.OTD教学法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0):996-997.
[8]陈静,储文功,顾丈华.建立《药事管理学》案例库的几点思考[J].药学教育,2006,24(4):242-243.
[9]许洪伟,姜志梅,张丽华.“问题-讨论-指导”教学法在康复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9,32(6):封3.
[10]鲍秀芹,高晶,许洪伟.情境式教学在康复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5):32.
[11]刘春龙,余瑾,谢芹.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环境的评估与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6):598-599.
[12]蒋静,周明芳,尹华华,等.角色扮演法在手术室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791-3792.
[13]师有华.浅议角色扮演法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8,5(6):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