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引产126例的临床体会
2010-02-11王丽娟贺宏伟
王丽娟 贺宏伟
吉林省汪清县生殖保健医院,吉林 汪清 133200
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2~18周宫内孕引产126例,经临床观察安全、有效、痛苦小,解决了过去利凡诺、羊膜腔外插管引产所引起的副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年龄18~47岁,第一胎50例,第二胎69例,多胎7例,孕周12~14周96例、14~18周30例。
1.2 服药方法
米非司酮150mg分3次口服,首次在晚上9点~10点口服50mg(服药前后2小时禁食),第3天早晨8~9点阴道上米索前列醇200ug,舌下含服200ug,如果宫缩不强再舌下含200ug,直至胎儿胎盘排出。
1.3 疗效观察
(1)服药后阴道上米索前列醇12小时内胎儿、胎盘排出32例,24小时内胎儿、胎盘排出94例。
(2)出血情况:一般出血50~100ml,超过150ml以上者7例。
(3)清宫情况:126例全部行清宫术,宫腔残留物为胎膜及少量蜕膜、胎盘组织。
(4)转经时间:术后30天转经90例,40天内转经26例,60天内转经7例,3例失访。
2 讨论
2.1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新型抗孕酮药物,能取代体内孕酮受体相结合,因而抑制孕酮活性,引起蜕膜和绒毛变性,导致出血和体内HCG水平急剧下降,继而卵巢黄体溶解,体内P和E水平也随之下降,蜕膜变性引起的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进一步促进宫缩和软化宫颈,有利于孕产物的排出。米索前列醇有前列腺素类似作用,而引起宫缩,在前者已经松弛软化宫颈的作用下,而引起流产。
2.2 常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及羊膜腔外插管引产受一定条件限制,孕12~18周羊膜腔内注射穿刺时很不容易抽到羊水,位置低易损伤膀胱,羊膜腔外插管容易感染,并发羊水栓塞,钳夹时容易穿孔,宫颈软化不好,产程时间过长,操作时患者比较痛苦。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12~18周宫内孕引产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2.3 研究发现,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淋漓不净,主要与绒毛或滋养层细胞排不净有关。因而126例引产中,胎盘排出后给予清宫。清出宫腔残留物为片状胎膜,少量蜕膜组织,清宫后无1例大出血及持续点滴出血。因此,我们认为药物引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