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针治疗偏头痛38例

2010-02-11莫绍强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2期
关键词:腹针中脘偏头痛

莫绍强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中医院(柳州 545001)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颅内血管运动和神经功能调节失常所引起的复发性疾病,属中医学“头风”、“厥头痛”等范畴。笔者近年采用腹针疗法治疗偏头痛3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3月-2008年2月我院门诊偏头痛患者38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0例;年龄18~60岁;病程5个月至18年。临床以头痛为主要症状,呈周期性反复性发作,每次持续1~3d不等,疼痛呈跳痛、胀痛、刺痛、抽痛,部位多为一侧或两侧前额、太阳穴、后脑部或顶部,剧烈时伴有头晕、汗出、恶心、呕吐、畏光等,每遇劳累、感受风邪或情绪波动时诱发。女性多因经期诱发而加重。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199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讨论制定的《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主要症状:反复发作性头痛,病程在6个月以上,或至少有5次以上发作。次要症状:疼痛部位多在头部一侧额颞、前额、巅顶,或左或右辗转发作或呈全头痛;疼痛的性质多为跳痛、刺痛、胀痛、昏痛、隐痛,或头痛如裂等;头痛每次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也有持续数周者,可自行缓解;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起止无常;病发常有诱因,未发作前常有先兆症状。

1.3 治疗方法 主穴取中脘、气海、关元、阴都(患侧)、滑肉门(双)。针刺前首先检查肝、脾脏器大小,若确诊肝脾脏器大小正常,然后局部常规消毒,采用长40~60mm毫针,依据患者的腹壁脂肪厚度而针刺不同的深度,刺入穴位后,只捻转不提插,或轻捻转、慢提插。施术采用三步法,即候气、行气、催气手法。首先候气,进针后停留3~5min;然后行气,候气3~5min,换气后再捻转提插使局部产生针感;最后催气,而后在神阙穴施以灸法。留针30min,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d。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 治愈:经治疗后偏头痛在半年以上未复发者。有效:经治疗后,偏头痛在1个月内未复发者。无效:经治疗偏头痛未改善者。

2 结果

38例患者,治愈17例(44.74%),显效8例(21.05%),有效5例(13.16%),无效1例(2.63%),总有效率97.37%。

3 讨论

西医认为,偏头痛系颅内外血管收缩与舒张功能紊乱所致。该病属中医学“头痛”、“头风”、“脑风”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外风侵袭或平素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或情志不畅,肝郁化火,或气血虚弱,脉络失养或气滞血瘀,致使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瘀滞,从而导致偏头痛发作。头部与各脏腑器官有密切联系,腹部内有重要脏器,分布大量的经脉,并向全身输布气血。腹针是通过刺激腹部穴位调节脏腑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通过以神阙布气假设为核心的一个微针系统[2]。腹针通过体表的针刺反馈进行逆向调节,使脾、肾、胃、肝、心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本疗法所用穴位中,中脘为胃之募穴,合下脘可理中焦、调升降;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肾固本,四穴合用有补后天养先天之意。中脘穴在腹针疗法中代表头部,阴都穴代表头的侧部,两穴均可调节脑部气血的运行,改善头部微循环,从而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脑病急症协作组.头风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3,16(3):69.

[2]薄智云.腹针疗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1~102.

猜你喜欢

腹针中脘偏头痛
要想肠胃功能好 按摩中脘不可少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穴位贴敷良附丸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验案一则
腹针结合仙人揉腹法治疗经间期出血案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腹针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概况
以先兆型偏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CADASIL(附1例报告)
腹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