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的奶水牛业发展

2010-02-11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何新天

中国畜牧业 2010年10期
关键词:奶水水牛奶业

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 何新天

一、把握奶水牛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奶水牛养殖拉开序幕。历经20多年艰难坎坷的发展,奶水牛产业已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品市场不断扩展,发展方式不断转变,已经具备了加快发展、做强做大的基本条件。

1.奶水牛发展已上升为国家奶业发展战略。1998—2005年,国家执行“中国—欧盟水牛开发项目”,使奶水牛业开始成为我国奶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农业部把水牛作为奶畜正式纳入《全国奶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规划》,并明确要建设南方奶水牛优势产区,把奶水牛作为南方奶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国务院领导近几年多次对发展奶水牛作出重要批示,温家宝总理还曾亲自考察广西来宾皇氏乳业公司奶水牛生产基地,充分肯定了水牛奶的高品质,并指出广西要加快水牛奶业的发展。从2007年开始实施奶牛良种补贴,广西、云南就成为首批试点省区。国家下发的《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南方奶水牛业的发展。农业部始终高度重视奶水牛业发展工作。

当前,我国已进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时期,现代农业的主体又是现代畜牧业,而畜牧业中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奶业,奶水牛业又是现代奶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南方地区奶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可以说,在新的历史阶段,奶水牛业的地位、作用已得到提升,卸下犁耙的水牛要肩负起发展中国奶业新的历史使命,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的客观要求,这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乳制品消费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开发利用我国丰富的水牛资源、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特别是奶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举措。对奶水牛产业而言,这无疑是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2.奶水牛业的市场前景广阔。

我国奶业经历了三聚氰胺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冲击,遭受毁灭性打击之后,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表明人民群众对乳制品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长,市场的潜力不断在释放。目前,全球奶类人均占有量为97千克,发达国家人均高达268千克,发展中国家人均也达到了50千克。而我国人均奶类占有量仅为27千克,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水牛奶营养丰富,是奶中极品。产品消费以中等和高收入群体为主,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等收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持续提高,也将为高品质乳制品提供日益广阔的市场。水牛奶的优势在于精深加工增值,高档的酸奶、奶酪制品,国际、国内需求旺盛,奶酪加工中副产品奶油、乳清需求量也日益增大,不仅能促进奶酪加工业发展,而且能增加奶酪加工业效益。奶水牛业发展,必然带动肉牛业发展。杂交改良的公犊,生产快,肉质好,体型大,出肉率高,对我国这样一个肉牛业发展落后、优质牛肉供给相对不足的国家,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奶水牛也可以走乳肉兼用的路子。目前,泰国每年需要从周边国家进口水牛肉(包括活牛),但这几年广西、云南供不应求,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说明国际市场对水牛肉需求很大,这也有助于推动奶水牛业市场的拓展。

3.奶水牛业发展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加。奶水牛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进步。围绕奶水牛业的发展,以广西、云南等省区为主要力量的科技工作者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在水牛品种资源调查、遗传育种、繁殖改良、营养饲养、乳品加工、疫病防控、标准制定、产品研发等多领域、全过程开展了多学科研究,获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应用方面,水牛胚胎移植、体细胞克隆等多项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前一段,广西水牛研究所正进行性控冻精的攻关,现在已基本取得成功,很快要用于奶水牛业特别是良种的繁育,这对奶水牛的发展是一个福音;在品种改良方面,广西、云南目前都建立了水牛种公牛站。进一步加强育种方面的研究,加快奶水牛种源基地建设,将为奶水牛加快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现在各省水牛冻精生产能力也在快速提高,每年我们能够提供生产应用的冻精不断增加,加上我们加快引进国外优良遗传物质,这对我们加快水牛品种改良是非常需要的。在奶水牛发展地区,已初步形成奶水牛种公牛站、市县乡冻精站、供精站、供精点至养殖场的品改体系;在技术推广方面,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舍饲养技术、机械化挤奶、疫病综合防控技术、优质牧草种植技术都广不够,没有把它看作潜在的经济资源。甚至把它看成一个不良资产。过去几千年,我国沼泽型水牛品种多以役用为主,现在农业机械化正在逐步取代耕地的耕牛,水牛退出农耕以后不能任其自生自灭,如果我国这么大存量的水牛就这样消失,就这样退出我们农业农村经济舞台,是非常可惜的。而且同一时期,也存在奶水牛业发展成功的国家,如印度在奶水牛业的发展方面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印度奶产量达到9千多万吨,甚至更高,水牛奶产量一直保持在5~6千万吨,印度的“白色革命”可以说成就了印度的奶水牛业。而在欧洲,意大利在畜牧业生产配额非常严格的条件下,国家唯独鼓励奶水牛业发展;意大利在奶水牛产品加工方面,如生产高端的奶酪、酸奶方面非常成功,奶酪在欧洲市场一直供不应求,需求远大于供给。这些国家都在发展奶水牛业,我们也应学习借鉴。

在几千年的农耕文化中,水牛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从经济社会发展看,还是从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延续看,水牛也应该在新的历史阶段被赋予新的使命,使它重新发扬光大。虽然在产奶量上没有优势,但从适应性来看,在我国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水牛作为奶业来说也有很多优势,水牛耐粗饲,抗逆性强,疫病少。首先,它的产品可以构造一个高端的乳制品市场,而且水牛本身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南方丰富的资源,不仅包括水牛资源,而且包括我们的草山草坡资源、农作物秸秆资源、光热水资源,这些资源可以为奶水牛业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在南方高温高湿条件下发展奶水牛业是完全有可能的。当然,我们最大的瓶颈是要把沼泽型水牛用河流型水牛进行品种改良,要经过一个改良过程,技术难度大,工作量也很大、周期性相对较长,但实践证明这是可以成功泛应用推广。科技进步为奶水牛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4.奶水牛产业化发展粗具雏形。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探索,我国奶水牛发展开始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奶水牛业必然要走产业发展路子,这已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在现实生产中,能够稳定生存、持续经营、快速扩张的奶水牛养殖场,大都采取公司加养殖小区、加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加农户的发展模式。现在大家创新的模式很多,如生态养殖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些创新的模式对奶水牛业的产业化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特别是在整个奶水牛产业发展的链条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核心作用不可或缺。广西百强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晨光乳业公司、皇氏乳业公司、云南大理来思尔公司、欧亚公司等都是目前奶水牛业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优秀龙头企业,广西钦州市合浦东园家酒作为后起之秀,作为目前世界上奶水牛存栏最多的企业,是一家典型的以循环经济模式发展起来的奶水牛养殖加工企业。虽然它的运作模式大多数企业无法复制,但却可以在本地区不断克隆其模式,酿酒企业的酒渣、水果加工企业大量的下脚料,都可用作奶水牛的饲料,使得养殖成本非常低,可把一头奶水牛日养殖成本控制在3元左右,远低于普通奶水牛养殖日支出8元、10元甚至18元的生产成本。这个企业自己形成一个循环,产生的牛粪通过发酵产生沼气用来发电,同时生产有机的、高效的农家肥,不断延长其产业链,提高其附加值。从奶水牛存栏来看,将近3 000头,规模是非常大的,不亚于一般的荷斯坦奶牛场,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基本没有资源浪费,也没有污染排放,这是很不容易的。这些奶水牛业的龙头企业,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产业化、组织化、规模化的发展,使奶水牛业找到了一条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我们高兴地看到,虽然奶水牛发展困难多、难度大,但我们已有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已探索出成果的发展路子,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时,我们有理由相信能够把这个产业做强做大。

二、大力推进奶水牛业又好又快发展

奶水牛业是现代农业中的一项朝阳产业,在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要知难而进,抓住机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坚持市场取向,遵循发展规律,加大政府扶持,加快科技进步,增加资金投入,实现奶水牛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目前面临的有利因素很多,在今后的奶水牛业发展中,我们要做的工作也很多,重要的是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任何一个产业发展,领导是关键。国家对奶水牛业发展目前有明确的发展方针,有积极的扶持政策,有中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国家在这方面要求是十分明确的。我们现实的产业发展,客观需要发展奶水牛业,人民群众也是欢迎的,这三个方面构成发展奶水牛业的有利条件。我国南方水牛资源丰富,有条件发展奶水牛业的省区市,更要积极解放思想、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奶水牛业在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坚持从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和现代奶业;从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高度来认识;从促进我国奶业发展、调整我国南北奶业发展结构布局的战略高度去把握这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措施,加快推进。

我国很多省区之间奶水牛业发展不平衡,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重视的。我们的黑白花奶业虽然发展很快,但作为整个奶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奶水牛业作为高端乳制品,将来也是一个重要补充。因此,我们要很好地认识发展奶水牛业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特别是领导要端正认识,要重视这项工作,就可以把不良资产变成我们的产业发展优势、经济发展优势。奶水牛产业的发展还处于初创阶段,产业能否顺利发展,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关键。

2.加大政策扶持。国家目前扶持奶水牛发展的政策力度还是有限的。虽然奶水牛已列入了《国家奶业发展规划》,也纳入了良种工程,奶牛的良补政策也覆盖到奶水牛,但总的来看,对奶水牛的政策扶持力度还是很有限的。而且仅靠国家政策投入扶持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在奶水牛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方面,奶水牛养殖大县政策方面,奶水牛还有很多政策未享受到,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方面,我们要切实把国家已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贯彻落实好,使政策发挥最大的效益。坚持以政策给广大农民群众、给奶水牛养殖者以正确的导向,以实际的支持;另一方面,要继续争取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研究制定扶持奶水牛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部门的积极性,加大对奶水牛业的政策性资金支持。

广西、云南在这方面已有了好的做法。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在奶水牛业上投入1 000万元,2009年又投入了500万元,完全用于扶持奶水牛业的发展。农民养一头奶水牛,政策奖励2 000元。在奶水牛业发展较快的地方都有这类扶持政策。在福建、广东,包括温州,也有奶水牛生产。在福建漳州,长期生产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在东南亚、闽南有很大的传统市场。广东的佛山、南海也有很多奶水牛生产,主要把广西、云南培育的杂交一代水牛直接用于挤奶,生产水牛奶。在云南省,腾冲槟榔江水牛品种的发现,已确定是我国独有的河流型品种,经过基因测序,它的基因更接近于地中海水牛。这个新品种的发现已得到农业部的高度重视,2008年组织国家品种委员会对该品种进行了审定,它作为新发现的河流型水牛品种,对我们国家是非常重要的。我国以沼泽型水牛品种为主,这个河流型品种是我们很重要的优良种源。各级畜牧部门特别是从事奶水牛技术推广的部门要积极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和农民的需求,了解产业发展需求,多向政策制定部门提出政策建议,争取多出台扶持奶水牛业发展的政策,营造一个好的政策法律环境。

3.加强科技支撑。要实现奶水牛业又好又快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引领和支撑。我们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始终把科技进步作为推进奶水牛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劲动力。奶水牛业相对其他畜种仍然是一个科技水平低、开发程度低的畜种。要加快奶水牛业科技进步,必须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坚持畜牧科研、畜牧教育、畜牧技术推广紧密结合的方式,真正在技术进步方面形成科技推动的合力。

首先,要加强基础性研究。我们有专门从事水牛研究的广西水牛研究所,这是我们从事创新研究的源泉。我们要加强基础性研究,支持基础性技术自主开发和攻关,通过建立产业技术体系,在奶水牛遗传育种、良种工程、繁殖改良、疫病防控、饲料营养、牧草种植、饲养管理、产品研发、精深加工、质量安全、市场营销等领域,深入开展多学科研究,取得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能解决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环节中关键问题的科技成果。当前,种源不足是制约奶水牛业加快发展的瓶颈。要下大力气建设种源基地建设,依托广西、云南现有的种质资源,加快育种步伐,加快与国际的交流合作,有条件的可以多引进国外优良的奶水牛的遗传物质,像胚胎、冻精都是我们目前生产急需的。除了印度摩拉水牛、巴基斯坦的尼里/拉菲水牛外,意大利的地中海水牛也是我们需要引进的目标产品。地中海水牛引进渠道还是畅通的。槟榔江水牛目前群体不大,只有2 000多头,还要经过品种选育,要成为国家认可能够提供优良冻精的种源基地还要做很多技术工作,但一定要加快进度、加大力度扶持槟榔江水牛品种的培育,使我国河流型奶水牛品种能够加快扩繁。

其次,要加快已有成果和实用技术的推广。要将已经成熟的成果技术加快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通过技术集成、组装配套,不断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

第三,要加大培训教育力度。要加快提高奶水牛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建设高素质的科技人员队伍,提高奶水牛业的科技水平。要充分认识奶水牛业是一项技术要求高、产品定位高的产业,作为后发产业,起点要高,产业素质要高,发展标准要高,才能发挥好后发优势,才能不断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取得产业发展成功。

4.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奶水牛业目前还是一个弱小、初级水平的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一定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要着力培养行业内的大中型龙头企业,要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奶水牛合作经济组织,推广公司加养殖小区、加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奶水牛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坚持品牌发展战略,发掘水牛奶精深加工潜力和优势,提高水牛奶制品附加值,坚持优质高效的发展理念,促进奶水牛业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奶水水牛奶业
赛水牛
我国奶水牛选育步入现代分子育种时代
水牛喜欢水里钻
农业农村部:培育奶业知名品牌
小水牛
胸部大小和奶水多少有关吗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奶业:亏损面已经超过50%
云南省奶水牛品牌建设浅析
共同推动中国奶业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