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地蔬菜科学选肥和施肥

2010-02-11董克锋张宝昌

中国果菜 2010年2期
关键词:猪粪底肥保护地

董克锋 纪 方 张宝昌

(山东省鱼台县农业局,山东鱼台 272300)

保护地栽培蔬菜的温光环境、土壤环境等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尤其是施肥技术,将会使土壤条件恶化,对蔬菜生产造成不良影响。每到保护地蔬菜换茬之际,菜农朋友不知如何进行选择及施用肥料才能实现蔬菜高产和延长保护地持续高产时间,减缓保护地土壤疲劳现象的发生。为此笔者针对蔬菜保护地土壤及施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施肥建议。

1 保护地土壤存在的问题

保护地土壤酸化、盐渍化及碳氮比失调同时发生,并随种植年限延长日趋严重;保护地土壤中的硝态氮累积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露地土壤,其含量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增加;土壤供钙强度随种植年限的递增逐渐增加,但土壤钙容量却在逐渐减少;表层土壤紧实板结,土壤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低于露地土壤;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及根部病害(根疫霉病菌、枯黄萎病菌、立枯病菌、菌核病菌等)发生有加重的趋势。

2 保护地肥料施用存在的问题

肥料施用不合理、不对路,或片面强调大量元素肥料(氮磷钾)施用,或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或施用含盐量较高的肥料,或过量施肥等造成土壤板结引起肥害、盐害和造成生理性病害及根部病害加重等。如:片面使用氮肥造成蔬菜生长前期氮钾比例失衡,中后期脱肥,影响蔬菜健康生长和产量下降。老棚土壤可溶性磷(有效磷)富集,可溶性钾每年以 10~30mg/kg速度递增。微量元素肥料补施种类不当或有效微量元素肥料投入不足,导致整体产量下降。

3 科学认识保护地常用肥料

3.1 鸡 、猪粪

鸡、猪粪是保护地蔬菜生产较常用且用量较大,倍受菜农信赖的有机肥。鸡、猪粪可补充土壤的氮、磷、钾和有机质及一些中微量元素等。但鸡、猪在饲养过程中添加了食盐,每 m3粪大约含 2~3kg的氯化钠,因此大量施用鸡、猪粪会在几年内出现老棚现象。同时鸡、猪粪不经充分腐熟不宜在保护地施用,特别是深冬季节作底肥更要注意。

3.2 氮肥

氮肥吸收利用率 20%~30%,并在土壤中容易流失。建议要少施勤施。特别是保护地作底肥要尽量少施氮肥,过去一次性施足氮肥的观念是错误的。

3.3 磷肥

磷肥的利用率仅为 10%~20%,磷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易被固定。磷肥一次性和有机肥料集中底施,能增强肥效减少固定。蔬菜作物对磷的需求量少,磷易在土壤中富集而发生磷过剩现象影响蔬菜生长。新老棚都应适当控制磷肥施用量。

3.4 钾肥

钾肥的利用率大约为 40%,其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差(每次浇水可移动 8cm左右),钾肥的固定是伴随着磷肥的固定而固定。钾肥在蔬菜开花和果实膨大期需求量大,中后期需要量逐渐下降。蔬菜对钾具有奢侈吸收性,钾过多会影响镁、钙、铵态氮等的吸收利用。

3.5 微量元素

当前保护地蔬菜栽培中微量元素供应失衡限制了蔬菜高产及增产。施入的微量元素肥料的有效性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补施微量元素以叶面喷施为好,土壤施用需与有机肥混合在一起施用。

3.6 商品有机肥

商品有机肥多含功能性生物菌,其可分泌一些次生代谢物质拮抗病原菌的繁殖,并可提高地温,刺激生根能力,使病害明显减少,是保护地首选的肥料。要发挥生物菌的作用,除选好生物菌种类,最主要的是给这些微生物提供生存的营养 -有机质。但有机肥料并不能代替化肥作用,保护地蔬菜持续高产也不能过分依赖商品有机肥。

3.7 功能肥料

功能肥料是发展的趋势。未来肥料发展不是仅靠养分含量,而是向对土壤中的养分和各元素之间的协同利用,少流失多吸收,提高根部活力等这些方面去发展。如生物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土壤调理剂、肥料增效剂、缓释肥等功能性肥料是今后肥料开发利用推广的重点。

4 肥料的科学搭配

4.1 氮钾的协同吸收

研究表明,蔬菜作物适宜氮钾比例为 1∶3,如达不到 1∶3的比例,会影响钾肥的吸收利用或造成钾离子通过根围外渗。在蔬菜生长中后期要追施氮肥,避免中后期钾离子外渗。控释肥料可控制氮肥的释放,提高氮肥的利用率,增加氮肥的持效性和减少流失,对保证中后期氮素供应有一定的作用。

4.2 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互用

蔬菜中钙的含量是磷的 2.5~15倍,磷、硫、镁3种元素的含量相当。同时铵态氮和钙、钾、镁等的拮抗矛盾在保护地蔬菜高产中日益突出。微量元素在蔬菜中的作用是专一的和不可替代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硼、锌、锰、铁、钼等)互相影响吸收利用可使蔬菜健康生长并提高产量。如钾减少作物对硼、铁、钼的吸收,增加对铜、锌、锰的吸收;磷和锌、铁的拮抗等,微量元素也影响钾肥外渗。

4.3 商品有机肥所含功能菌及发挥作用需要条件

利用有机肥中所含微生物菌在土壤中繁殖产生大量有机酸(分解固化磷、钾以及微量元素)和次生代谢物质(抗生素和生长刺激素)及腐殖质等,可抑制土壤中的病菌和调节作物生长及螯和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但微生物在土壤中要存活和大量繁殖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其需要条件有:①土壤中碳氮比例 10~20∶1;②地温 20℃左右;③土壤的通气性好;④土壤的酸碱性和湿度适宜。其中土壤中大量的有机质是决定条件。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在土壤中对任何微生物而言都有一个数量极限,二是能承载微生物的总数量各种土壤都有一定限度。

4.4 有机无机搭配施用

有机质在土壤中进行矿化和腐殖化,能为作物提供所需养分,增强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和形成腐殖质等。腐殖质胶体具有吸附和螯和作用,如其与氨离子鳌合,达到氮肥的缓慢释放和持效性;与微量元素鳌合,随有机酸和小分子的氨基酸直接渗入,提高肥效。

5 保护地蔬菜科学施肥方法

5.1 要多施腐熟有机肥料

土杂肥、鸡猪粪、饼肥等要充分腐熟后底施深翻。按不同蔬菜需肥量可每 667m2施用优质土杂肥或鸡、猪粪肥 3~8m3和饼肥 200kg铺底肥撒施均匀深翻,外加商品有机肥料(如“蔡伦中科”、“鼎泰”、“大源一号”等有机肥)每 667m2撒施 150~300kg。以构建良好的土壤生态环境,刺激生根抗病,提高产量。对盐渍化土壤要增施含纤维素及木质素高的有机肥,提高土壤碳氮比;对已发生不同程度酸化的保护地可通过施用弱碱性的“蔡伦中科”有机肥料来有效中和土壤酸度,增施含钙肥料等措施进行调理。

5.2 大量元素施用量要充足

保护地蔬菜高产要每 667m2施 50~100kg硫酸钾三元复合肥和有机肥料均匀撒施作底肥。注意作底肥时尿素和磷酸二铵要少施。钾肥要在底施的基础上,在蔬菜生长盛期还应分次施用。

5.3 微量元素肥料要与有机肥混合后施用,并要注意施用量及方法

如硫酸锌、硼砂等应隔年施用,每 667m2一次用 0.5~0.75kg为宜。叶面喷施也可作为补中、微量元素的重要手段。

5.4 保护地蔬菜的追肥以冲施为主

要求冲施肥必须是全水溶的,养分要以氮和钾肥为主,并尽量不用含氯肥料;还要控制每次冲施用量:以氮肥为例,每 667m2施纯氮 3~5kg为宜。

5.5 二氧化碳施肥是保护地蔬菜的一项辅助性增产措施

在施用二氧化碳气肥时,要掌握好施肥的时间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等。冬季气温较低,施肥时间应长些;开花结果期施肥浓度要高些。

猜你喜欢

猪粪底肥保护地
番茄“2+x”试验总结
猪粪配施化肥对侵蚀林地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猪粪变有机肥一年卖了3个亿
浅谈玉米种植中底肥施用技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全国自然保护地大检查6月启动
猪粪中添加腐殖酸添加剂可降低粪便中的臭气
锦州市松山新区玉米施肥配方遴选初报
保护地蔬菜白粉虱的发生与防治
菌渣猪粪还田下麦稻重金属富集特征及风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