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中益气汤新用

2010-02-11郝宝莲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2期
关键词:麦门冬益气汤心脉

郝宝莲

(山西省孝义市中医院,032300)

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由黄芪、白术、陈皮、当归、升麻、柴胡、炙甘草组成。具有调补脾胃、益气升阳之功。临床主要用于中气不足,体倦乏力;中气下陷、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肾下垂;气虚发热,气虚外感证。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各种杂症,疗效满意,现举例如下。

心悸

患者,女,74岁,2001年4月5日初诊。心烦气短、噩梦纷纭、头晕耳鸣、神疲乏力,伴食欲欠佳,食生冷后腹胀腹泻,舌质淡,苔白厚,脉沉细。中医诊断为心悸,证属中气不足、心脾两虚、心脉失养、神不守舍。治法:补气养血,佐以镇怯。方药:黄芪 40g,人参 10g,白术、麦门冬、陈皮、当归各 15g,柴胡、桂枝、泽泻各10g,茯苓、炒酸枣仁、龙骨各30g,阿胶(烊化)10g,炙甘草15g。每天1剂,晨起5时服,夜间9时服,日2次均为饭前空腹服。上方连服9剂后好转,随后将此方加减改为散剂服2个月。随访未发作。

按:患者年老体弱,后天之本乏源,故以补中益气汤补气升提,益气养血,心脾共调,使其化源得生,气血得运,补气生血,心脉得以温养,神有所主。方中以补中益气汤加阿胶以滋化源、生精血,重用炒酸枣仁养心安神。龙骨先煎,用此水煎药以达安神镇怯之效。桂枝温通心脉,全方之妙在于桂枝的应用。药证相符,心脉得养,心悸自除。

肠梗阻

患者,女,83岁,2002年1月17日初诊。大便数日未行,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伴见神疲乏力,纳呆,小便量少,舌质暗淡,少津,舌苔白厚,脉弦滑。入院中医诊断为腹痛,B超示高位肠梗阻。证属脾胃气虚,升降失常,运化无力,燥结肠腑。治法:补中益气,泻下热结,以攻补兼施。方一:黄芪40g,党参、大黄(后下)各 10g,芒硝(冲)6g,当归24g,枳实 45g,麦门冬 18g,柴胡10g,陈皮25g,甘草10g。本方共煎水 800ml,隔 4h服1次,日 2次,胃管内注入。方二:黄芪40g,党参45g,大黄(后下)15g,厚朴 30g,白术 45g,枳实 45g,芒硝(冲)10g,白芍30g,生地黄 30g,麦门冬 25g,甘草 15g。水煎至1000ml,与肠管注入隔30min,分2次灌肠。上法治疗2天后矢气便通,泻下燥屎,患者精神爽快,腹胀腹痛减轻,次日腹胀甚,痛不可触,声低气怯,舌质青紫,苔白厚,脉弦。脉证和参,为病退正衰之象,连给予按摩热敷,腹胀痛稍减,移时又作,会诊即见病人痛苦呻吟,考虑再给补中益气汤水煎热服,半小时后疼痛稍减,1h后腹胀开始减轻,患者能忍受。夜间病情好转。后又服补中益气汤3剂后好转出院,随访1年未见复病。

按:患者年高体弱,气血津液匮乏,胃肠功能紊乱。用补中益气汤加大黄、芒硝、生地黄、麦门冬以补气助运,生津增液,益气攻下,泻下燥结。本方重用白术以补气健脾,滋胃生津,养血润燥,使补气助运而不壅滞,通下燥结而不伤正,对于年老体弱之梗阻尤为适宜,且远期疗效巩固,值得推广应用。

鼻出血

患者,女,34岁,2000年2月初诊。鼻出血反复发作5天,色淡量多,用云南白药局部压迫止血并服用清热凉血药无效。询问病史,有鼻出血病史10余年。气短乏力,面色苍白,食少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查:左侧鼻黏膜淡红,右侧鼻黏膜有一小点糜烂。诊为鼻出血,证属脾胃虚弱,气不摄血。治以健脾益气,固摄止血。方药:太子参 30g,黄芪、当归、生地黄、牡丹皮、升麻各 15g,白术 、陈皮 、白茅根 、藕节 、侧柏炭各10g,大枣5枚。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1周。

复诊:鼻出血基本好转,偶有涕中带血丝,饮食精神转佳,二便正常。为巩固疗效,上方续服1周后改为丸剂服用。随访2年未复发。

按:鼻出血属中医“血证”范畴,古人称之为“鼻衄”,与心、肝、脾、肺关系密切,其病因多与气、郁、火、湿有关。临床多责之于实火、虚火、湿热。本例患者素体虚弱,食欲欠佳,久则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而血溢脉外发为本病。故治本之法为固其气使气旺血生,血循常道而病愈。笔者多年来用本方加减治疗鼻出血,方中重用黄芪以益气固摄;白术、太子参健脾和胃,重在滋其化源,扶正培本,甘温除热,鼻衄自愈。

猜你喜欢

麦门冬益气汤心脉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秋冬鼻干出血用二冬
秋冬鼻干出血 用“二冬”
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麦门冬药材中水分的含量*
孙光荣胸痹汤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二参降香汤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