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畜禽养殖标准化系列报道之二标准化规模养殖促生猪产业提档升级——湖南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情况纪实
2010-02-10武深树
○特约记者 武深树 本刊记者 张 楠
生猪是湖南省农村经济中的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以来,国家对生猪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投入增加,同时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下,湖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高度重视,大力实施生猪产业发展战略,以实施养猪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为突破口,较好地促进了生猪产业的发展,养猪业生产方式正在由分散养殖为主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日前,本刊记者从湖南省畜牧水产局了解到,经过近年来的共同努力,大大加快了全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进程,使规模化养殖水平、标准化生产水平、组织化程度、粪污无害化处理水平、生猪品质与质量安全水平等均大幅提高。现列举湖南长沙、株洲、湘潭、衡阳等地在具体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方面的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
长沙:以现代产业发展理念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
近年来,长沙市加快养殖生产要素向规模产业带区聚集,向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聚集,向创造品牌、打造亮点聚集,走出了一条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基地规模化、防疫科学化、环境生态化的发展路子。
1.以科学的理念来谋划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近几年,长沙市按照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两型社会”建设要求,结合全市养殖业发展实际,制订了《长沙市养殖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科学划定生猪禁养区、限养区和发展养殖区,从更高层面、更宽视野来统筹考虑生猪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功能配套,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进程。
2.以政策的扶持来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在落实国家扶持生猪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长沙市按照“政府引导、农户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加大了资金配套力度。
3.以链条的延伸来提升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充分发挥生猪产业承农启工、产业链长、辐射城乡经济能力强的优势,重组和优化配置农村各种生产要素。一是发展合作组织;二是实施品牌战略;三是延伸产业链条。
4.以完善的体系来保障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近年来,长沙市各级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快完善了“四大体系”,即动物防疫体系、检验检测体系、标准化生产体系和污染防治体系。
株洲:努力找准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的着力点
自全省提出发展生猪产业“千区万户”工程后,株洲市积极响应,在全市启动“百区千户”工程。围绕这一目标,株洲市采取颁布实施生猪规模养殖场管理办法,提高生猪良种覆盖率,全面治理养殖业污染,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取得了显著成效。
1.以普及养殖档案为着力点,加强生猪规模养殖管理。发展规模养殖的意义在于生产方式转变、农民增收,在于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有保障。为此,株洲市坚持做到“两个突出”,即突出养殖档案的发放与使用,突出贯彻实施《株洲市生猪规模养殖场管理办法》。
2.以狠抓“百区千户”工程为着力点,促进规模养殖快速发展。
围绕这项工程,株洲市紧扣“四个字”深入开展各项工作。一是“转”字,注重规模猪场合理布局;二是“带”字,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带动规模养殖快速发展;三是“扶”字,在项目与资金上扶持规模猪场做强做大;四是“引”字,通过科技推广引导农户提高规模养殖管理水平。
3.以种猪场建设为着力点,提高生猪良种覆盖率。为了提高生猪良种覆盖率,株洲市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加强种猪场发证管理,积极引进新品种,种猪品质不断提升,生猪出栏良种率从5年前的43%提升到80%。
4.以养殖业污染治理为着力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株洲市按照“明确目标、加大投入、科技创新”的工作思路多管齐下,采取有效措施狠抓环境污染治理。例如,推广有机肥加工技术、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生物发酵床技术和生态养殖模式。
5.以拓宽融资渠道为着力点,加大生猪规模养殖多元化投入力度。一是规范养殖资金使用。中央下拨该市用于发展规模猪场(小区)标准化建设资金2 620万元,调出大县奖励资金4 170万元,能繁母猪补助、养殖小区建设、良种补助等各项资金过亿元。二是拓宽银行融资渠道。传统猪场大多以租赁为主,在向银行借贷过程中,因权属问题无法抵押,获得银行支持力度非常有限。三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积极吸引了许多能人志士,采取土地入股或股份制形式,兴建规模养猪场或标准化规模养猪小区。
湘潭:全面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
湘潭市以实施养猪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为突破口,较好地促进了全市养猪业的发展,养猪业生产方式正在由分散养殖为主向适度规模养殖转变,生产专业化、栏舍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产品优质化的生猪产业发展体系正在逐步建立。
1.抓住政策机遇,通过项目扶持资金引导发展。湘潭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历来重视生猪产业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猪品改,推进生猪产业化的决定》《关于加快实现生猪产业化的意见》《关于加快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湘潭市1 000万头生猪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每年安排300~5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品改、防疫、规模养殖及龙头企业发展等。
2.建立标准体系,强化产品和质量体系认证。近年来,结合生猪产业生产实际,该市制定发布实施了《规模化养猪生产技术规范》《安全优质生猪生产技术规程》等12个市级地方标准。
3.开展科技培训,增强农户科学养猪水平。湘潭组织编印了《生猪健康养殖技术问答》《无公害生猪养殖》等技术资料,建立了多层次的技术培训体系,年培训养猪农民8 000人次。
4.通过市场引导,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近年来,湘潭市立足广东等沿海市场,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引导成立了各种生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68家,形成了龙头企业带动型、集体经济组织带动型、能人带动型、技术服务组织带动型等产业化运作模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5.推广生态养猪模式,有效解决规模养猪污染问题。目前,解决规模养猪污染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建立沼气池或污水处理池来处理猪粪尿,推广猪-鱼、猪-沼气-鱼、猪-沼气-种植等生态养殖模式,实现农牧良性循环。二是采用工业治污的手段,中大型养猪场(小区)采用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实现粪污处理后达标排放。三是推广发酵床养猪技术,实现环保养猪。
6.加强规范管理,确保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为规范规模猪场(小区)的管理,下发了《湘潭市规模养猪场管理办法》,对规模养猪场的建设、引种、饲料与营养、养殖档案、动物防疫、排污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为确保生猪质量安全,加大对规模场(小区)使用的饲料、兽药的监督检验力度,重点开展“瘦肉精”整治活动。
衡阳:创新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机制
衡阳市紧扣“发展现代养殖业,推进新农村建设”主题,以实施“双万工程”(年出栏生猪百头以上的户数达到1万户,年出笼家禽万羽以上的户数达到1万户)和“千区万户健康养殖示范工程”为契机,以发展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为重点,狠抓招商引资、动物防疫、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等工作,促进了全市规模养殖快速健康发展。
1.突出组织领导,推进养殖业发展保障机制。市委、市政府把养殖业发展作为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来抓;作为维护市场稳定、确保人民群众消费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来抓,成立领导小组,积极出台生猪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资金扶持。
2.突出落实国家优惠政策,推进健康养殖发展。一是抓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二是认真落实能繁母猪补贴政策;三是全面实施乡镇动物防疫站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3.突出引资培育产业龙头,推进规模养殖发展。按“产业化的思路、国际化的标准、工业化的管理”的发展理念,坚持“一个龙头,一片基地,一批农户”的发展模式。近几年,衡阳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培育和壮大养殖业产业龙头企业。
4.突出示范养殖小区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近两年,衡阳市以养殖小区和规模场建设为载体,推进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将养殖小区和规模场建设作为养殖业工作的重点抓实抓好。
5.突出监管工作,推进畜禽水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提升。通过加强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开展饲料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查处生产销售假劣饲料、饲料添加剂和违反添加药物的违法行为,整顿兽药市场,规范兽药经营行为,从而提升畜禽水产品质量。
6.突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推进养殖业健康发展。通过加大组织管理工作力度、强制免疫工作力度、对规模养殖场的监管力度、疫情监测工作力度,从而推进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