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鹅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0-02-10江苏省泰兴市农业局
○江苏省泰兴市农业局 吴 军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和人们对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作为优质绿色食品的鹅肉消费已越来越多地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养鹅具有投资小、耗料少、周期短、效益高等特点。每只鹅饲养80天左右可盈利10~15元,成为江苏省泰兴市农民创业、致富的新亮点。但在发展养鹅业的过程中,由于品种、设施、草粮、管理及疫病防治等综合技术的滞后,有些养殖户在好年景却没有好效益。
一、存在问题
1.品种不纯、质量差。一方面,长期以来农村养鹅业依赖自然交配的现象十分普遍,鹅品种长期得不到提纯与复壮,导致生长发育慢,饲养转化率低,70~80日龄体重仅达2.0~2.5kg;另一方面,由于养殖行情看好,养殖效益高,苗鹅需求旺盛,有些不法经销商乘机把品种不纯甚至是劣质的苗鹅混入市场,使农民养鹅输在“源头”上。
2.缺乏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受规模养殖户利益的驱动,区域性的农民养鹅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饲养模式大多以舍饲为主,水源缺乏,草源更谈不上,家里有什么就喂什么,达不到科学的饲养标准。由于大多数养殖户文化程度低,有70%的养殖户存在盲目饲养、圈舍简陋、卫生条件差、批次混杂等现象。
3.盲目用药,忽视预防接种。有的农户认为,鹅的养殖周期短,根本不把防疫当回事,或者把雏鹅的免疫仅寄希望于种鹅上,对预防性给药和日常消毒、全进全出不重视,一旦发病,多种药物齐上阵。对药物的浓度、剂量、配伍禁忌等从不考虑,盲目地跟着不法药贩的宣传走,引起鹅大批死亡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农户的成本支出和经济效益带来重大影响。
二、发展对策
1.解决“土鹅”生长缓慢、经济效益低的问题。选购苗鹅时,不能贪图一时的便宜,要到有知名度的企业选购优良品种,如太湖鹅、狮头鹅、朗德鹅、新扬州鹅等。剔除血脐、大肚子、毛色无光的病弱残鹅。选择毛色光亮、叫声响亮的雏鹅,先赢在“起跑线”上。
2.搞好免疫接种。要保证雏鹅出壳后48小时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小鹅瘟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另外,要根据不同的环境,结合鹅的抗体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接种。
3.搞好卫生、消毒、隔离等措施。及时清除粪便、污物。根据不同的季节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消毒措施,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特别注意有效浓度的掌握。对病、弱、残鹅及时隔离和淘汰。严禁小商贩接近饲养场地。
4.科学饲养。要根据鹅的营养需要和消化特点制定各个阶段的饲料配方,保证有充足、清洁的饮水。尤其是在冬季,特别是雏鹅和产蛋鹅要补充钙和磷,必要时还要补充维生素D,绝不能鸡、鸭、鹅混养,以杜绝某些共患病的交叉感染。要实行全进全出制。对采食水草的鹅要及时驱虫。
5.种草养鹅、发展高效鹅业。
鹅是草食动物,发展养鹅需要大量的青绿饲料,可以利用隙边沟渠、荒滩和田间生长的天然饲草资源。配合适量的精料,开展放牧养鹅,既符合鹅的生活习惯和营养,又节约成本,适合小规模养鹅。对大规模养鹅,要适度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种草养鹅,一亩田的优质牧草如果管理有方,可以养鹅450只左右,以每只鹅收益10元计算,每亩田可创经济效益是种粮的数倍。不仅经济效益可观,而且鹅粪为有机肥,改善了土质,对生态平衡功不可没。适合养鹅的优质牧草有多年生菊苣、一年生黑麦草、狼尾草、苦荬菜等。
6.发展经纪人队伍,培植饮食文化。当前,鹅的交易还是以市场零售为主,积极培育经纪人队伍,利用网络等灵活、准确的信息,及时进行生产决策,调整生产规模。政府要积极培植饮食文化,引导消费,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在鹅的深加工上寻求突破,把养鹅业作为一项主导产业,做强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