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蒙医放血疗法简介

2010-02-10哈斯通拉嘎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1期
关键词:疗效显著赫依黄水

哈斯通拉嘎

(内蒙古鄂温克旗辉苏木卫生院,021111)

蒙医学是蒙古族优秀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总结。蒙医传统疗法内容比较丰富,其中放血疗法治病范围广,疗效显著。笔者在牧区从事临床工作,放血疗法在牧民当中有深刻的影响,因为疗效快、操作简便、费用低,牧民愿意接受。在20余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应用放血疗法治疗神经血管性头痛、高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下肢静脉曲张、痛风、胃痉挛、丹毒、带状疱疹等常见病、多发病取得满意的疗效。

蒙医放血是属于蒙医传统外治的峻疗,在一定的部位,将浅部脉道(静脉)切开或穿破,引出病血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放血疗法的适应证:血、希拉引起的热性疾病。如伤寒 、扩散热、骚热、疫热、疥肿、疮疡、痛风、索日亚(包括结核病)、丹毒、黄水病等热症,巴达干与赫依引起的寒证,若与血和希拉合并时,亦可采用放血疗法。

禁忌证:正精耗竭、体质虚弱、孕妇、产后、浮肿、大痨固疾、胃火衰败等寒性疾病以及由巴达干赫依所转化的疾病。儿童、老年人或用泻下法、催吐法、鼻药及灌肠法施治之后禁用放血疗法。

放血部位(穴位):据《四部医典》所载,宜于放血的脉管共77处,即头部及颈部放血部位有21处,上肢放血部位有34处,下肢放血部位有18处,躯干放血部位有4处。

放血方法:分放血前的准备、正式放血两个步骤进行。放血前的准备又分远行与近行两种。远行是放血施治前,先给根据病情分离正血与病血的汤药,常用的汤药有三籽汤、苦参汤、栀子汤等。近行是晒太阳或烤火取暖,不使受凉。准备放血器械。

操作:①结扎方法:为了浅静脉充分暴露,放血部位的上方3~4cm处用止血带或细绳结扎。头部血脉放血时,用细绳在颈部结扎。在舌脉放血时用竹片夹住舌体上卷,使血管暴露等。②消毒:常规消毒放血部位及器械、医生的手等。③具体操作:进刀部位一般在结扎处下方三指处。进刀方法是大脉管用纵划法,中等及较小脉管宜用斜切法,肌肉较厚的微细血管宜用横断法。放血疗法以泄出血气为宜,因为切口稍大、过小则容易发生肿胀,血气出不来,最好脉管与皮肤切口要对称。

放血量:注意观察血色,首先要审辨正血与病血。血放到病血放尽正血出现时。原则上坚持应多次少量放血。但为制止五脏的疼痛、血症的刺痛以及使逆溢之血纳入脉道等三种情况,正血可放出一些。体质虚弱及合并赫依之患者,虽为病血也应截断流血。如扩散热、骚热、关节肿胀等,多由病血或热性黄水病引起,故应大量放血,以杀病势。

放血后处理:放血完毕后,把扎结绳缓缓解开,刀口处敷以消毒纱布予以包扎。

讨论

放血疗法是蒙医临床中较常用的外治法,操作简便,治病范围广,应用得当,疗效显著。放血疗法使血液呈稀释状态,促进新鲜血液的生成和循环,降低血液黏度、血脂而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止痛、退烧、消肿、祛腐生新,根治脓液及黄水,使疮化浊转鲜,并有过胖者减肥、消瘦者增胖功效。注意规范操作,严格消毒,预防感染及传染病。

猜你喜欢

疗效显著赫依黄水
赫依证的证期标准化研究
蒙医赫依病变时间与抑郁症发病时间关系探讨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溢性皮炎76例
基于赫依理论的蒙西医结合诊疗思维模式的构建
伤科黄水制备工艺的优化
栾氏四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颈腰椎病的临床研究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翠绿宝石长脉冲激光脱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蒙医温针疗法治疗膝关节黄水病
蒙医药治疗关节黄水病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