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28例
2010-02-10张弘王颖
张弘 王颖
(1.前郭县中医院骨科; 2.松原市妇幼保健医院 吉林松原 138000)
交锁髓内钉技术对股骨骨折的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其原因在于它不但是一种生物性内固定技术,而且对于小切口的操作显得尤为适用。2007年至2009年我院对28例股骨下段骨折施行了逆行交锁髓内钉手术,通过这一手术,患者骨折愈合较快且膝关节功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20~68岁,平均44.1岁。致伤原因为车祸伤、高处坠落伤及重物撞击伤。骨折按A0/ASIF分类[1],A型11例,B型13例,C型4例。右侧16例,左侧l2例。完善术前常规检查如无其他禁忌证急诊手术25例,合并外科情况,暂行胫骨结节牵引3例(7~9d),平均牵引时间为8d。
1.2 手术方法
持续硬膜外麻醉,患肢膝关节屈曲50°左右,采用髌韧带前方正中纵型3.0cm小切口,纵形劈开髌韧带,显露股骨踝间窝确定进钉点。该点位于前交叉韧带在股骨附着处稍前,开孔后插入导针依次扩髓,一助手以患侧膝部为支点进行牵引,同时近端予以对抗牵引,另一助手根据X线片骨折移位情况进行闭合手法复位,C型臂x线机透视骨折端对位、对线尚可。导针粗细进入的长度合适后,选用匹配的逆行交锁钉置入,再次透视如无异常情况,安装瞄准器先锁定近端锁钉1~2枚,再锁定远端锁钉2枚。冲洗后置负压引流,依层次关闭伤口。
1.3 术后进行的功能锻炼
手术后第1天开始指导患者对骨四头肌等部位进行长收缩的功能锻炼,3~5d后进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可以加速关节软骨以及周围的韧带和肌腱的愈合和再生。对于预防伸膝装置粘连和患者肢体深的静脉血栓的出现有着一定的作用。手术14d后,为避免患处组织受到破坏,并发生粘连现象,可以将玻璃酸钠注射入关节腔内进行预防性治疗。
2 结果
28例经术后随访5~12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4~6周均可见骨痂生长,8~12周骨折线已模糊或消失,骨痂生长良好。骨折线完全消失的时间为术后16~30周,平均24周。术后患肢屈膝90~125°,平均115°。无术后感染、骨折手术处愈合延迟、愈合不良、不能愈合、患肢疼痛及固定物有松动、断裂等现象。个别患者因恢复不佳,最迟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物。
3 讨论
以往我们对于上股骨下段的骨折,早期都是依照骨折治疗的AO原则进行解剖复位,使用多种方法来确保骨折端的稳定以达到骨折I期愈合的目的。但这样的手术方法会导致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对软组织、骨膜剥离和加压钢板会造成下方骨皮质的血液运行不畅通,而血液的运行不畅通容易造成骨细胞坏死,结果就是钢板下产生骨质疏松。本文显示,患者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却可以做到创伤小、固定可靠且恢复好的治疗效果。逆行交锁髓内钉不同于以往的股骨内固定装置,其稳定性强,固定效果均佳。同时,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来手术,可以降低骨膜剥离以及组织的伤害,保证骨折端的供血不会因为手术而再次受损。此外,扩髓时的骨微粒到达骨折处,其效果就等同于自体骨植骨,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对于骨折端的愈合有莫大的益处。
患者的创伤以及因为手术所造成的炎症,这些因素容易产生数量较大的酶类物质,对软骨基质造成破坏,从而使得关节软骨退变。这些是导致膝关节远期功能障碍的原因。手术中我们采用小切口来进行,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膝关节的损害。我们将钉尾留在关节面2~3mm的下方,而进针点是在非负重的关节面;手术后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并配合以施沛特这些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预防膝关节粘连的发生;对于关节内软骨的修复同样也能产生较好的疗效。我们从临床回访可知,创伤性关节炎这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没有在本组患者出现,且膝关节平均活动度能够达到115°。学术界现在对于手术后的功能锻炼可以预防关节粘连、僵硬的发生这一观点,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
通过本文研究我们认为,使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段骨折有着突出优点,如手术操作方便、手中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扩髓和打入髓内钉时会发生某些生物理学和力学变化,从而引起相应的心肺器官变化,有可能增加了脂肪栓塞、肺栓塞的危险性。因此,对于合并休克及胸腔损伤、肺损伤的患者,要谨慎使用。
[1]荣国威,翟桂华,刘沂,等.骨科内固定[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0~101.
[2]董金波,王维山,史晨辉,等.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A型骨折疗效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13(6):419~421.
[3]龚伟华,孙月华,朱振安,等.微创技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4):385~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