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产士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2010-02-10胡凤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7期
关键词:助产士助产家属

胡凤荣

随着鲜蛋医学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母婴健康受到全社会重视。产妇及社会对助产士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助产士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加之产科工作节奏快、抢救患者多、精神高度集中,助产过程中既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又是高精度的脑力劳动,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产科纠纷和自身健康不受伤害,要求当代助产士在具备一定助产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然而,由于职业性质、特殊环境氛围、超负荷的工作、不公平的待遇等,给助产士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致使部分助产士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助产队伍的服务质量和母婴安全,制约了助产士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对助产士自身也易引发疾病[1]。

1 影响助产士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1.1 缺乏适应职业压力的心理素质

助产士工作由大量平凡、琐碎、繁重、重复的生活护理内容所组成。助产士需要完成观察产程、陪产、接产、母婴护理等多项工作,多方面的工作就已加重了助产士的心理负担。再加上接产工作的特殊性,助产士每天都要站立5个小时以上,同时助产过程中产妇和新生儿的情况瞬息万变,维系母婴两条生命给助产士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专业发展、知识更新、事业竞争带来的紧迫感以及产妇分娩多的夜晚,打乱了助产士身体的生物钟节律。部分助产士对此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当事与愿违或受到误解时,感到难以适应,表现为心理压力大、情感脆弱、焦虑、易怒、失眠、心情压抑[2]。

1.2 工作环境影响助产士身心健康

紫外线是产房消毒的主要方式,开放紫外线灯管时候不可避免会受到辐射,反复多次的接触会导致角膜炎、皮肤红斑、过敏等。一次性用品的应用、如制作辅料纱布等的化学纤维,空气漂浮的灰尘颗粒,都会引起皮肤红疹、搔痒等过敏反应。各种不耐高温的器械,污染后的敷料均需要甲醛、84消毒液、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进行消毒浸泡。这些消毒剂都存在易挥发性,可刺激皮肤和呼吸道,引起眼角膜炎、鼻炎和喉头水肿、化学性气管炎、肺炎,长期接触可引起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皮肤的损害,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产妇分娩的各种排泄物,如血液、羊水、大小便、唾液等,均有可能使助产士受到损害,一些常见的血液传染病如甲型肝炎、乙型肝炎、艾滋病病毒,以及产妇阴道分泌物中的霉菌、滴虫、淋球菌都有可能传染给助产士,平时工作中50%的助产士缝针时会被针刺伤,所以更增加了感染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概率。噪音的影响如产妇宫缩时的大喊大叫,家属不间断的问候和各种电动仪器的噪音,当噪音超过90分贝时会影响助产士的神经系统,导致心情烦躁、血压上升、心率加快、情绪波动,长期影响可能引起助产士与产妇家属争吵,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3 助产工作的特殊性

现在绝大多数产妇只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孕妇一进入待产室,家属成群地等在门口,他们中有的听到产妇的喊叫声,就会擅自闯入无菌区,这样一来很容易与助产士发生矛盾冲突而影响其心理情绪和自制力。另一方面,中国受几千年封建思想影响,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有些人对新生儿的性别不满,故意无理取闹,从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3]。

1.4 助产士工作本身压力越来越大

目前,因产伤引起民事诉讼的事例日益增高,产科的专科特点决定了其为高风险专科之一,易引起法律问题,这无形中加重了助产士工作的心理负担,而产程进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孕妇入院检查胎位正、胎心好、孕妇及家属即认为可以顺产一健康孩子。当发生难产和胎心变化时,家属就会难以接受,把一切责任都加在助产士身上,助产士在“应激原”环境中工作,心理压力必然加大。

1.5 心理卫生知识缺乏

由于多数助产士未受到过心理知识的专门教育和训练,心理卫生知识匮乏,一旦工作或生活中受挫,则不会运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平衡、调节和完善,容易造成矛盾加剧。

1.6 社会心理等各方面支持不足

社会上仍有部分人重医轻护,特别对助产士工作持有偏见,助产士为产妇、为社会付出的艰辛劳动,有时得不到社会的公平认可。再加上工作安排、生活琐事的不尽合理,商品经济对传统观念的冲突,也造成助产士心理失衡,甚至希望改行。

2 助产士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措施

2.1 牢固树立敬业爱岗的精神

首先要正确看待助产职业,这个人类社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项神圣事业,树立职业的光荣感、责任感、幸福感、保持良好的愉悦心理,认真做好当前的事,完成好本职工作,重视产程的观察及护理,提高自身素质,创造一个和谐、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把自己的需要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考虑,正确对待周围的一切,获得心理的自我平衡,用积极的情绪和感染和影响孕妇及同事,并由此得到理智上的愉悦。

2.2 注意职业防护

认识噪音的危害性,严格产房消毒时间,开关紫外线灯管时,应尽量避免皮肤爆露面积过多,应用化学消毒剂时应小心谨慎,溅入皮肤立即应用清水冲洗,产房应定期通风换气。了解产妇身体状况,做好产前常规检查,如肝功能、HIV、梅毒等,对阳性患者严格按传染病处理,急产不明产妇健康状况时按阳性处理,对现阶段患有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分娩,所有物品严格按消毒无菌要求处理,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及产妇的附属物如胎盘等必须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密封运送,对HBsAg阳性产妇接生时,若不慎刺破皮肤,应立即对刺伤处作消毒处理,并于24h内注射高效乙肝疫苗球蛋白1支,充分认识噪音的危害,对产妇进行产前宣教,讲解阵痛的原理,解释分娩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应避免大喊大叫,耗废体力不利于胎儿的顺利降生,以取得产妇的合作,限制产房内外闲杂人员和家属的闲谈,对所有的中心监护、中心供氧、中心吸痰等装制不用时应关闭。做到说话轻、走路轻、关门轻、尽量保持产房内外环境安静[4]。

2.3 要同情孕妇、理解家属

对孕妇来说,都期望在医院得到助产人员的尊重,帮助和指导。从阵痛到分娩是孕妇最难熬的时期,把孕妇视为自己的亲姐妹,主动为孕妇家属分忧解难,努力做好待产过程中的心理和生活护理,及时给家属通报产程进展情况,让家属放心,对孕妇及家属所发现的不配合甚至不礼貌行为采取谅解态度,对此,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保持头脑清醒,尽力摆脱困扰。

2.4 为自己的崇高事业而勤奋学习

在医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停留在一般的接产技术操作中,而应积极学习鲜蛋化医学理论,使自己的知识不断丰富和更新,要做一名知识全面,称职的助产士,不仅要学会观察产程,而且学会判断难产指征,产程中认真观察子宫收缩强度及持续时间,勤听胎心,对胎膜早破,胎头高浮应严密监测胎心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脐带脱垂。及时给医师提供最准确信息,做好新生儿复苏、产后失血、缝合等各项准备工作,善于应用所学知识对观察到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处理,尽量减少产妇痛苦,避免新生儿产伤,确保母婴安全。增强法律意识和医疗安全意识,严格落实各项工作制度,以人为本,尽最大努力为产妇提高质量安全的护理服务。在工作中应廉洁奉公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分析原因,勇于面对医疗纠纷,在纠纷中积累经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随机应变能力。

2.5 认真学习心理卫生知识

学会自我疏导,自我调节,要用宽阔的胸怀去感染和影响他人来得到孕妇及家属的理解及同事帮助,领导的支持,同时多与同事和朋友交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适时释放心理压力,以饱满的情绪和旺盛的经理投入到产科的繁忙工作中。

2.6 提高自身素质,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多阅读报刊杂志,提高综合素质,岗位助产工作者都要通过自身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

合理休息,调整心态,释放心理压力,保持旺盛精力,以适应繁重工作,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建立高效的工作流程,面对紧张繁忙的工作应有条不紊,处理业务分轻重缓急,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业务、不断开拓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培养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才能得到社会承认和赞誉,改变助产士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创造和谐的氛围和有利工作、有利健康的良好行为环境,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依法管理,加强责任心,倡导慎独精神。

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助产士的身体素质,还直接影响到其技术的发挥,对工作效果的优劣,护患关系的好坏都有着密切关系。但是,健康心理的培养属于养成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1]王晓燕.助产士的职业风险与安全防护措施[J].中华临床护理杂志,2006,17(132):2880-2881.

[2]刘晓玲.手术室噪音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9):45-47.

[3]盖君红.助产士进行产时护理的重要性[J].实用医技杂志,2004,10(11):2188.

[4]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92-290.

猜你喜欢

助产士助产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全球还需900万护士和助产士
联用气囊仿生助产技术与分娩球为产妇助产的效果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我国助产士专业体系现状分析
助产士队伍亟待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