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药口服液澄清度控制的思考
2010-02-10张贻昌任颂今
张贻昌,任颂今,郝 松
(1.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山东 菏泽 274000; 2.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菏泽 274000)
中药口服液即单剂量包装的合剂。现行药典[1]规定:“除另有规定外,合剂应澄清。在贮存期间不得有发霉、酸败、变色、异物、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允许有少量摇之易散的沉淀。”因此,中药口服液应检查澄清度,但不同于注射剂的澄明度检查。这种澄清度与澄明度的区别,是由中药口服液的剂型特点决定的。
1 中药口服液的特点
首先,应从中药口服液的由来说起。20世纪60年代,有人将竹沥水灌装于安瓿中,这应该是中药口服液的雏形。后来在中药保健食品及一些滋补药品中,如人参蜂王浆等广泛应用了这种包装形式,使中药口服液作为一个口服液体剂型问世。由于其具有药味浓、疗效好、服用方便等特点,与中药汤剂相类似,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品种和产量亦逐年增加。其次,中药口服液品种多,各品种由几味到十几味药材组方,且药量大,每次服用量按原药材计算,有的高达颗粒剂药量的2~4倍,故中药口服液具有成分复杂、含量高的特点。这给中药口服液的稳定性尤其是澄清度控制增加了难度。再次,中药口服液并非无菌制剂,在提取纯化、灭菌等工艺上与注射剂也有较大差别,其澄清度显然不能与中药注射剂的澄明度相提并论。这种制备工艺上的差别,决定了中药口服液必然要有适合自身特点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方法。
2 去除杂质的相对性
中药口服液的性状特点,在客观上决定了其澄清度控制方法。中药口服液有相对密度的质量要求,有的产品相对密度已高达1.20左右,过高的浓度使某些成分处于过饱和状态,条件稍有变化就可析出沉淀。更重要的是,中药口服液是胶体大分子溶液[2]。一方面是因为与中药成分有关,有的生药含有游离生物碱、苷元、油脂、脂溶性色素和各种有机大分子、挥发油,这些分子在水中常聚集成大粒子而形成胶体体系;有的生药含皂苷类成分,如人参、甘草等均含有表面活性物质,中药中的鞣质具有酚羟基,对水的亲合力主要靠氢键的形成,其分子间也因氢键形成缔合成为胶体式中半胶体,在水溶液中,这些表面活性分子自身形成胶束,从而使中药口服液具有胶体性质。另一方面,药材中的有机大分子或高分子物质被溶剂提出后,如树胶、多糖、蛋白质、粘液质等也使溶液具有大分子溶液的性质。由此看来,控制中药口服液澄清度,应从尽可能多地去除杂质和保护亲水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两方面入手,不是寄希望于彻底去除杂质,而是在保护有效成分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去除杂质。只要能保证中药口服液贮存期间澄清,符合现行药典规色结晶性粉末。头孢哌酮钠为半合成第3代头孢菌素,通过与1个或多个青霉素结合蛋白相结合来抑制细菌分裂、细胞壁合成而起到杀菌作用。舒巴坦钠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增强头孢哌酮对多种β-内酰胺酶的降解能力。两种成分有明显协同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其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腹泻、腹痛最常见,其次是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6%~10.8%;偶有皮疹、皮肤瘙痒等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也已有报道[1-3]。这就要求临床医护人员在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用药过程,若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药,采取积极措施抢救。
[1]张云玲.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过敏性休克1例[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7,16(2):123.
[2]李 蔚,白莉莉,郝 建.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过敏性休克1例[J].中国药师,2007,10(1):63.
[3]李晓红.头孢哌酮舒巴坦致过敏性休克1例[J].安徽医药,2004,9(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