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蚕病防控模式的应用与成效

2010-02-10陈田飞徐向宏张建华

中国蚕业 2010年4期
关键词:蚕沙蚕农淳安县

陈田飞 徐向宏 张建华

(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浙江淳安 311700)

信息化蚕病防控模式的应用与成效

陈田飞 徐向宏 张建华

(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浙江淳安 311700)

从建立蚕病防控信息化管理体系入手,完善蚕病实验室及全县蚕桑重点蚕区 6个蚕病发生预测预报点的功能,通过预测预报点对蚕病的实时监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整个蚕区的蚕病防控工作。同时在各蚕桑重点乡(镇)建立蚕沙、病死蚕处理示范池,通过技术示范与培训,对蚕病防控技术进行推广;从杀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等多方面入手,把蚕病控制在最低限度,提高蚕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蚕病;防控模式;信息化;预警;效果

栽桑养蚕是淳安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发展蚕桑产业已成为淳安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蚕桑产业以其投入少、投产快、效益好、且适合千家万户生产经营等特点,成为淳安县农业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1]。目前,淳安县拥有桑园面积6 846.67 hm2,有 2.9万户农民从事蚕桑生产,受益农业人口达 9.3万人,约占全县农业总人口的 1/4,2009年全县共发放蚕种 17.77万盒,占浙江省总饲养量的 16.2%,跃居全省第 1,生产蚕茧 7 585 t,蚕桑总产值达 2.54亿元,蚕桑产业已成为淳安县农村经济最具优势的主导产业。

1 信息化蚕病防控模式的提出

淳安县养蚕规模不断扩大,加上劳动力逐步向城镇转移,致使养蚕劳动力缺乏且年龄结构老化,对蚕桑生产的管理逐步粗放。而且,蚕农还普遍存在“重治轻防”的观念,缺乏有效的控制蚕病发生“预警”意识,当蚕病暴发时才用药“治疗”[2]。同时,不能有效处理蚕沙、病死蚕,致使病原累积增多,引起蚕病大面积暴发。蚕病的发生直接影响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导致经济效益下滑。如 2008年,全年几期蚕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蚕病暴发,特别是晚秋蚕期,蚕病暴发的非常严重,据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调查数据表明,许多蚕桑重点村的蚕农盒种产茧量只有 20多 kg,有的蚕农颗粒无收,严重影响了蚕农栽桑养蚕的信心,也给整个蚕桑产业带来巨大损失。

蚕病的大面积暴发,跟许多因素有关,如养蚕布局、气候环境、饲养技术、桑叶质量、消毒防病等[3],目前,淳安县还缺乏规范的蚕病检验实验室,蚕病的发生及对蚕病种类的观察和识别还是依靠肉眼,蚕病的发生情况也未能做到信息共享,特别是蚕病发生的预测预报信息化体系还未建立,缺乏统一的蚕病信息化管理,个别地方蚕病的发生也未能给周边地区蚕农“预警”,致使蚕病逐步蔓延。

桑叶营养物质丰富,是诸多昆虫的食物,桑园管理不善容易造成病虫危害而减产。家蚕属完全变态昆虫,它不具备高效免疫系统和防御功能,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也远远低于畜禽等动物,幼虫期非常短暂。病原微生物可通过蚕粪、蜕皮壳和血液等多种途径排放,加之高密度的饲养方式,决定其极易造成蚕座内感染和蚕病的大规模流行[4]。因而家蚕病害流行的控制是养蚕生产的重要保障之一,控制养蚕环境不被病原微生物所污染是病害流行控制的基础;而蚕药的作用仅在于控制养蚕环境病原微生物,减少病原、防止健康蚕儿受感染。因此,蚕病防治必须实行“预防为主”的主动防御方针,积极应用信息化的蚕病防控模式,通过杀灭病原物和及早切断病原传播途径等方式来防止蚕病的大面积暴发,把蚕病发生率控制在最低限度。

针对淳安县蚕病防控实际,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在 2009年着手建立蚕病防控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主动防御蚕病暴发,增加养蚕效益。建立健全蚕病实验室,完善全县蚕桑重点产区 6个蚕病发生预测预报点,通过预测预报点对蚕病进行实时监控,及时把病蚕、病原体送往蚕病解剖实验室进行解剖、分析、鉴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整个蚕区的蚕病防控工作。同时,在各蚕桑重点乡镇建立蚕沙、病死蚕处理示范池,通过技术示范与培训,对蚕病防控技术进行推广,从杀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等多方面入手,把蚕病控制在最低限度,提高蚕桑效益,促进蚕桑产业稳定、持续发展。

2 信息化蚕病防控模式的应用

2.1 建全防控体系 主动防御蚕病发生

建立以蚕病实验室为中心的蚕病防控体系,完善全县 6个蚕病预测预报点,对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做到专人专职,使全县蚕病的预防、发生、治理等工作得到有效运作,把淳安县蚕病防控工作从“被动治病”提升到“主动防御”的水平,从而减少蚕病发生,杜绝蚕病蔓延。一是蚕病防控要做到“五统一”,即:统一消毒时间、统一消毒药品、统一消毒程序、统一消毒标准、统一防病制度;二是养蚕消毒要做到“六个消”,即:养蚕前全面消,蚕期中经常消,蚕儿眠中四周空中消,蚕体蚕座定期消,发现蚕病及时消,上蔟采茧回山消。三是防治措施技术规范要做到“五个三”,即:蚕期三隔离(前后批、大小蚕、蚕室与贮桑室及生活用房),重点防三病(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预防抓三期(蚁蚕期、起蚕期、将眠期),做好三处理 (蚕沙、旧蔟、桑叶),实行三个专(专室、专具、专人)。

2.2 发布预警信息 杜绝蚕病蔓延

蚕病防控体系的运作,蚕病预测预报点的实时监控,使蚕病防控中心对全县的蚕病发生情况了如指掌。分散在全县各蚕区的预测预报点将蚕病发生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及时总结上报并由防控中心对蚕病种类进行鉴定,对发病程度、流行情况进行汇总后,采用网络、农民手机信箱等现代通讯工具把蚕病信息传达到各蚕病预测预报点、总站、茧站及广大蚕农手中。并根据蚕病发生的轻重程度组织开展蚕病综合防治,控制蚕病发生区域的病原蔓延,其它蚕区则根据蚕病流行情况提前进行预防,从而防止蚕病的大面积暴发。

2.3 蚕前大环境消毒 杀灭病原微生物

在蚕种发放前,组织蚕桑重点村进行大环境消毒,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保障蚕桑生产安全。并由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统一发放消毒药品,以新鲜石灰粉、消特灵、漂白粉等为主。首先,组织人员清理房前屋后干道、阴沟水渠等病原滋生场所的垃圾。然后,用新鲜石灰粉与消特灵、漂白粉的混合粉剂对蚕室周围、干道、水渠等地方进行消毒。据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统计,2009年全年共扶持 300个蚕桑重点村、专业村进行大环境消毒。

2.4 统防统治桑园病虫害 减少交叉感染

在加强桑树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基础上,通过安装频振式电子杀虫灯、开展统一药物防治等方法,减少桑园病虫危害,提高桑叶产、质量,提高蚕的体质。在药物统一防治方面,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安排专项经费,用于购买桑保专用农药,免费提供给各乡(镇)进行统防统治。在蚕期结束后,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免费提供杀灭菊酯,组织发动广大蚕农统一时间进行桑园冬季封园。桑园病虫害的减少,降低了桑园病虫害与蚕病的交叉感染,减少了蚕病的发生。

2.5 建立蚕沙、病死蚕处理池 防止病原传播

2.5.1 应用标准化蚕沙处理池 养蚕期将蚕沙处理池密封门关闭密封,每批蚕沙通过进料口倒入贮料室后盖上盖子,待最后一批蚕沙倒入贮料室后盖上盖子,用塑料薄膜覆盖后,再用泥土密封,使雨水不能流入贮料室内。出料前,将进料口和密封门打开数日,待蚕沙处理池内的有害气体排清后便可出料。由于蚕沙在贮料室内经密封自然堆沤产生高温,达到发酵、灭菌、腐熟无害化处理的效果。

2.5.2 大力推广简易型蚕沙处理池及病死蚕处理池 针对标准化蚕沙处理池建造成本高,不易大面积推广的实际,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在建造标准化蚕沙处理池的同时,大力推广简易型蚕沙处理池。在蚕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大力宣传引导,使广大蚕农真正认识到病死蚕乱倒、乱扔,是污染养蚕大环境、导致蚕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帮助部分蚕桑重点村,修建专门用来处理病死蚕的处理池。

2.6 加强饲育管理 提高蚕儿体质

2.6.1 小蚕联户共育 全年共推广新型小蚕电子加温器 857台和小油桶加温设备 3 677只,做到小蚕联户共育,达到小蚕“10 d眠三眠”的目标。小蚕在饲养管理上做到适温、适湿饲养,1~2龄要求温度为 26~27℃,相对湿度在 85%~90%,3龄温度为25~26℃,相对湿度在 80%~85%;饲以新鲜适熟桑叶;超前匀座、扩座。

2.6.2 大蚕稀放、通风 饲养大蚕时防止高温闷热,温度以 23~24℃为宜,相对湿度 70%~75%,要注意通风换气,蚕座不能过密,力求使蚕饱食,给桑、除沙、动作要轻,尽量减少蚕体损伤,防止创伤感染。

2.6.3 坚持良桑饱食 桑叶是蚕唯一的营养来源,要管好桑园,及时治虫,才能提供优质桑叶,才能从数量和质量上满足蚕的要求,保证蚕儿发育正常,增强抗病力。在高温干燥的季节,日中可用湿叶喂蚕,补湿用水要干净,喂蚕前用水喷湿桑叶,切忌湿叶贮藏。在湿度大的季节或发生蚕病时不可喂湿叶。

2.7 严格消毒防病 减少蚕病发生

2.7.1 养蚕前消毒要严格 蚕前消毒按步骤严格进行:①清扫洗刷。清除蚕室外垃圾与杂草,打扫蚕室,洗刷曝晒蚕具。②蚕室蚕具初消。蚕室墙壁用20%新鲜石灰浆粉刷,蚕具用 2%~4%福尔马林饱和石灰液及 5%~10%石灰浆液,在消毒池中浸泡15~30 min。③蚕室蚕具复消。用含 1%有效氯的漂白粉、石灰液对蚕室、蚕具再一次消毒。④熏烟消毒。架好蚕具,糊好门窗缝隙进行熏烟消毒。消毒后要加强管理,防止再污染。

2.7.2 养蚕时消毒要坚持 养蚕中无论发生蚕病与否都要坚持蚕体、蚕座勤消毒,最大限度控制病原微生物增殖,杜绝病原微生物滋生。①建立卫生防疫制度。②对各龄饷食蚕在加网给桑前,进行蚕体、蚕座消毒。③蚕室地面与空间要用 1%有效氯的漂白粉液进行补充消毒。④对正在饲养的蚕可用消特灵、新鲜石灰粉、克蚕菌胶囊等药品,进行预防性添食或治疗性添食。

2.7.3 养蚕后消毒要及时 养蚕结束后,病原留存量大,为了防止病原扩散传播,应立即进行回山消毒。①上蔟后立即清理蚕沙和残桑,倒入蚕沙处理池。②采茧结束后,立即把病死蚕集中投入到含消毒液的消毒池中,经浸渍后深埋;方格蔟清理浮丝、消毒后,经阳光曝晒后集中保存。③蚕具要经消毒后再进行清洗晒干后,待下次养蚕时再用。

3 信息化蚕病防控模式的应用成效

3.1 经济效益显著

淳安县通过信息化蚕病防控模式的应用,2009年全年蚕病发病率控制在 4.5%,与前 5年平均10%的发病率相比,效果明显。由于技术到位、措施到位,全县实现了蚕茧的优质高产,全年盒种产茧量达 42.68 kg,盒种产茧量比前 5年平均提高了2.68 kg,全年 17.77万盒蚕种共增产蚕茧 476.24 t。按 2009年淳安县平均茧价 25.86元/kg计算,共增加产值 1 231.55万元。另外,信息化蚕病防控模式的应用提高了蚕茧质量,蚕茧等级比前 5年平均增加 1个等级,7 585 t蚕茧增加产值 273.06万元。2项合计共增加产值 1 504.61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3.2 社会效益明显

信息化蚕病防控模式的应用,降低了淳安县蚕区蚕病的发生概率,提高了蚕农栽桑养蚕的信心,使淳安县蚕桑产业得以稳定持续发展;而且,产业的发展又能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淳安县全年共开展各类蚕病防治、蚕沙处理等技术培训现场会及培训班 55场次,受训人数达5 600人次,通过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使农民的科技意识增强,技术技能提高,农村素质提升工程得以促进。

3.3 生态环境改善

蚕桑产业是生态绿色产业,产业的发展能促进淳安县的生态建设,有利于发展千岛湖旅游事业。病死蚕、蚕沙的集中处置,减少了环境污染;经病死蚕、蚕沙专用处理池处理过的蚕沙则是优质的农家有机肥,有利于改良土壤、增强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污染;蚕前大环境消毒,清除了房前屋后及村内各条道路、水渠的杂物,不但整洁美观了农村,而且又减少了病原危害,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1]陈康伟,杨约生,陈田飞.淳安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蚕业,2008,29(4):64-67.

[2]陈田飞,徐向宏,方广生,等.淳安县蚕桑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蚕业,2010,31(2):41-44.

[3]钟国新,李有江.家蚕蚕病高发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蚕桑通报,2009,40(2):39-42.

[4]鲁兴萌.蚕用兽药的现状与应用[J].蚕桑通报,2009,40(2):1-5.

[S88-9]

C

1007-0982(2010)04-0073-03

2010-09-01;

2010-10-09

陈田飞(1979—),男,浙江淳安,硕士,农艺师。

Tel:0571-65021889,E-mail:nancydel@yeah.net

猜你喜欢

蚕沙蚕农淳安县
浙江淳安县一带土壤碳储量分布特征研究
探究蚕沙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
【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淳杨线】
蚕沙真好吃
躲雨
浙江淳安县石林镇:运动小镇助力乡村振兴
蚕沙处理资源利用分析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科学引领 生态第一 淳安县持之以恒保护青山秀水
蚕农侯大国诗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