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火炕蒜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2010-02-10撰文马永祥
撰文/马永祥
蒜黄就是黄绿色的蒜苗。蒜黄的生产,是以种蒜自身的营养为生长的物质基础,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半遮光的条件下,取得的嫩苗组织。蒜黄与蒜苗相比,蒜黄的嫩苗叶绿素含量少,颜色黄绿;粗纤维含量低,嫩苗软化;风味良好,适口性强。蒜黄的栽培技术,与生产蒜苗基本相似。我们通过几年的实际操作和研究,得出了以下一整套冬季火炕蒜黄高产栽培技术,这套技术,实际实用,也可以说是本县寒冷地区冬季火炕生产蒜黄的“集成技术”。
1、选用品种
生产蒜黄所用的种蒜,与生产蒜苗所用的种蒜基本相同。种蒜的选择要重点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选用适合密植、单株和单位面积产量高的品种,这样的品种能够提高蒜黄的群体产量。二是选用鳞茎肥大、充实、富含营养物质的品种,这样的品种能提高单株产量,出苗后蒜黄叶片宽大肥厚,蒜黄的商品性好,易于销售。三是选用蒜瓣多、蒜头大,单头种蒜重量达20-25g的品种,使种蒜与蒜黄的比达到1:1.5。四是选用没受冻的种蒜,尤其不能使用受过-5℃低温刺激的种蒜,这样的种蒜部分组织被冻伤或冻死,容易发生种蒜腐烂病。五是不用变黄而绵软的种蒜。因为这样的种蒜,其内营养物质大部分已转化,影响蒜黄的产量和品质,并且不抗感染,容易发生种蒜腐烂病。
2、火炕处理
用25cm宽3cm厚的木板,做成与火炕大小相等或略小于火炕的木板框架,圈在火炕四周。在火炕上铺一层塑料布,塑料布的四周高于木板,这层塑料布有隔水和保护火炕的作用。在塑料布上填15 c m厚前茬没有用过除草剂的园田土,用靠尺刮平,再用15℃的温水反复喷浇刮平的炕土(园田土),直到使土壤湿度达到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为止。
3、种蒜常规处理
3.1 常温泡蒜 播种前将种蒜放在清水里,常温浸泡24小时。浸泡种蒜的水温不宜过高,严禁使用高于40℃的温水浸泡种蒜,以免烫伤或烫死种蒜的组织,造成种蒜腐烂病的发生。种蒜浸泡的时间不宜过短,以免种蒜吸水不充分、不均匀,造成出苗不整齐,给火炕蒜黄生产的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但种蒜浸泡的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种蒜内的营养物质外渗和散瓣,影响蒜黄的产量和品质,也给播种工作带来不便。一般情况下常温浸泡一个昼夜即可,
3.2 种蒜阴干 种蒜经过24小时的常温浸泡,吸水达到饱和状态,涝出后阴干一天,增强种蒜的通透性。
3.3 挖除种蒜底盘和蒜薹 用铁钉或其它轻便尖形工具,将种蒜底盘挖掉,抽出种蒜中间的蒜薹,这样有利于种蒜新根的早生快发,缩短种蒜出苗时间,而且出苗整齐。
4、播种
播种就是在火炕上摆种蒜。播种前把火炕上木板框架内的园田土用多齿搂耙深搂,增强土壤的通透性。搂后用靠尺刮平,散扬1 c m厚的细砂,用木板轻轻拍平,一边拍平,一边摆种蒜。种蒜摆得要紧凑,蒜头间的空隙,用小蒜瓣填栽,增加单位面积株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种蒜摆完后,用木板将种蒜压平,尽量使所有的种蒜,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这样有利于蒜黄出苗整齐,便于管理,也便于收割时下刀。一般每平方米摆种蒜14-15kg,种蒜上均匀地覆盖4cm厚的细砂,再次用木板压平。
5、播后管理
5.1 压平种蒜 播种后3-4天,种蒜发出大量的新根。新根的生长,可能将种蒜向上顶起,如不及时镇压,种蒜将会顶出砂层。这时将木板放在覆砂上,用脚踏木板镇压,使种蒜处于齐平状态。再复盖2cm厚的细砂,用木板拍实,压住种蒜上顶。这样出苗整齐,便于管理,也便于收割时下刀。
5.2 遮光软化 出苗率达70%时,在窗外钉一层黑塑料布,使室内处于半遮光状态,以免阳光照射叶子,发生绿化现象而形成蒜苗。这种半遮光状态,能有效地阻碍叶绿素形成,可使嫩苗黄绿,粗纤维含量少,达到蒜黄内在的质量要求。
5.3 温度管理 蒜类是喜凉型蔬菜,适宜的低温有利于蒜黄的生长。出苗前炕温保持18-20℃,气温白天控制在20-23℃,夜温保持15-18℃,这样有利于新根的早生快发。气温高于15℃时,开门放风,降低室内温度,以免发生热害。蒜黄高30cm时,炕温保持15-18℃,气温白天控制在18-20℃,夜温保持13-17℃。蒜黄高接近30cm时,炕温保持在12-15℃,气温白天控制在15-16℃,夜温保持10-12℃。这种变温管理,既能控制蒜黄徒长,又能使蒜黄逐渐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生产蒜黄严禁高温管理,尤其炕温不得高于20℃,以免发生种蒜腐烂病和根系腐烂病。
5.4 水分管理 由于下层的塑料布不渗水,种蒜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炕土湿润,室内散水力差,所以前期基本不需要浇水。蒜黄高20cm和收割前,各浇一次水,但浇水量不宜过大,以免通气不良,发生种蒜腐烂病和根系腐烂病。
6、适时收获
收割不宜过早,因为收割过早蒜黄正在生长,没有达到最高产量;但收割也不能过晚,因为收割过晚容易发生倒秧现象,影响蒜黄产量和商品性状。栽后30天左右,蒜黄高30cm左右,叶尖向下弯曲打旋时,是收割蒜黄的最佳时期,要及时收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