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关键在哪
2010-02-09
马红漫
据国内媒体报道,针对国有企业市场范围的问题,国资委主任李荣融7日表示,国企自身要有活力,国家要你控制的领域要控制住,而且影响力还要增加。而在市场已经很成熟的领域,国企必须退出。
从李荣融这段文字表述的内容看,其实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既定原则——“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并无本质区别。但是在此时,这一国企改革调控原则再度被掌门人明确提出,还是难免让人颇多感慨。
事实上,尽管“有进有退”的原则在国资委成立之初,就被视为引导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导向。但是在最近两年来,这一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却俨然已经被淡忘。近年来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在各个市场领域突飞猛进,不仅各地“地王”被央企揽入怀中,而且汽车、钢铁等行业的国企扩张整合路线,甚至被直接列入到了行业指导意见之中。人们更多看到的是国企的“进”和民企的“退”。出现这一状况,的确有应对金融危机的无奈之处。毕竟在经济最困难之时,保持经济增长摆在了调控政策目标的首要位置,彼时只要能够拉动经济复苏就能够得到政策支持,而国有企业产业扩张的理由恰恰因此而确立。
尽管近期市场不乏对“国进民退”的批评之声,但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此。优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的关键在于如何通过衡量标准的清晰化,迫使国资管理部门更加坚决地执行“有进有退”的既定原则,而不是犹疑于政策执行之外。现实经济经验表明,恰恰由于标准的缺失,导致公众对于“央企冒进”的批评反而陷入无的放矢的尴尬之中。比如说,房地产行业是否属于竞争性领域,国企是否应该退出钢铁和汽车行业等。反过来讲,石油石化、金融服务、文化传媒等行业,究竟哪些领域应该真正向民营经济开放?民营经济“36条”如何才能够摆脱“玻璃门”的尴尬?
诚如李荣融所言,国有企业必须要退出“市场很成熟的领域”。遗憾的是,这一产业退出标准依然非常模糊,前述诸多的具体行业依然无法根据这几个字而得到清晰答案。
事实上,既有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完全能够解决“市场成熟领域”定义问题。在笔者看来,针对国有企业的产业投资范畴,理应通过全面的学术研究分析来做出具体判断,究竟哪些行业属于国企必须要退出的、哪些行业应该由国有资本独资或者控股。在经由科学评析讨论后,国资的具体经营范围完全可以据此而按图索骥。至此,所谓国企投资范围的“进退”越界之争当可彻底消弭。
当然,笔者最为担心的问题在于,国资经营范围难题的关键或许并不在于产业经济学理论本身,而是在于坚决落实“有进有退”政策导向的执政决心。▲(作者是上海第一财经频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