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2010-02-09邢伟郑蔚
邢 伟 郑 蔚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我院2002-12~2009-12采用腹腔镜手术完成130例子宫切除手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现将腹腔镜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3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年龄23~62岁,平均42岁。其中子宫肌瘤84例 ,子宫肌腺症36例,功能性子宫出血10例。术前合并高血压20例,冠心病10例 ,糖尿病11例。住院时间5~9 d,平均7 d;术后住院时间3~6 d,平均4 d。本组130例患者经精心护理治疗,均全愈出院。
1.2手术方法以全麻方式进行。取头低足高位,用CO2气体建立人工气腹,采用3孔或4孔法,在脐孔及下腹部左右两侧相当于麦氏点部位进行穿刺,第4孔穿刺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横指偏左侧[1]。
2 护理
2.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腹腔镜技术了解片面,部分患者对手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持怀疑态度,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开展大量宣教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腹腔镜手术适应证、优越性、可靠性,介绍成功病例,解除患者及家属的疑虑,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
2.2术前准备手术一般选择在月经后3~7 d实施。协助患者做好常规术前检查,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胸片、心电图检查。了解患者有无手术禁忌证。手术野皮肤准备,按常规经腹手术范围清洁皮肤,彻底清洁脐孔。术前3 d阴道冲洗1次/d,术前1 d行备皮、术前 12 h禁食、禁水,术前1 d晚灌肠、术晨清洁灌肠,更换病员服,佩戴腕带。
2.3术后护理详细了解麻醉及手术情况,按全身麻醉术后常规护理,麻醉未清醒前患者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因腹腔镜手术需在CO2气腹下进行,易出现高碳酸血症、血流动力学改变,因此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常规心电监测 12 h。给氧6~8 h,氧流量2~3 L/min,以提高血氧分压,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发生[2],同时中和过多吸收的CO2,减少或减轻气腹并发症。保留腹腔引流管及尿管通畅,做好标示,妥善固定,观察引流液的量、色,及时观察尿量及颜色,以了解肾功能及手术是否损伤膀胱及输尿管。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腹痛、腹胀,阴道有无流血。鼓励患者及早活动,早期活动可促使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缩短,并发症也明显减少。腹腔镜手术为微创手术,很少影响胃肠功能,术后6 h可进流质,术后第2天即进软食。宜少食多餐,避免进食产气食物。进食后观察患者的腹部情况及排气、排便情况。本组患者术后病情稳定,手术当天均有肛门排气,第2天拔除尿管后可下床活动。
2.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1)呕吐:腹腔镜手术病人因麻药、人工气腹、手术刺激等诸多因素引起,为减轻症状可遵医嘱使用止吐药物。(2)腹胀及肩背部疼痛:因术中使用CO2气体建立人工气腹,导致残留于腹腔的CO2刺激膈神经引起,术后给予低流量吸氧 6~8 h以上,肩背部按摩,嘱患者床上适当活动,均有助于CO2的排除,减轻症状。(3)切口疼痛:常在术后24 h内出现,因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故术后疼痛一般较轻,可给予心理安慰或遵医嘱使用镇痛剂。(4)阴道出血:因子宫切除术后宫颈残端电凝易引起残迹排出,故术后大部分患者有少量淡红色阴道流血,一般不需处理。但需注意观察出血量及性状,当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或有凝血块应及时报告医生,行阴道内填塞碘仿纱布和明胶海绵止血,必要时行宫颈残端缝合。另外据文献报道,腹腔镜手术腹腔内出血发生率0.16%左右,所以术后24 h内,应严密观察是否有腹腔内出血的发生,此期间重点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腹部症状和体征,如腹部穿刺点出血、腹痛、腹胀,血压下降、心率加快、面色苍白、尿量减少、出冷汗等。如发现以上出血症状时,立即汇报医生处理,安慰病人及家属不要慌张,随之采取应急措施[3]。(5)切口渗血:术后可用沙袋或盐袋压迫切口6 h,可预防切口渗血。(6)皮下气肿:术后因CO2气体向皮下软组织扩散引起,告知病人不必紧张,多数气肿可自行吸收,如必要时可做切口排除。(7)腹腔镜术后电损伤可导致严重器官受损及水电解质紊乱,需及时发现并报告医生处理。
3 讨论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腹腔镜手术由于具有对机体创伤小、出血少、盆腔脏器干扰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妇科手术领域越来越多地应用[4]。术前有效的心理疏导,术后严密的病情观察等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本组130例实施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1]刘彦著.实用妇科腹腔镜手术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84.
[2]尼扎特(美).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原则与技巧[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
[3]赵玉芳.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5):479-480.
[4]朗景和.新世纪的妇科腹腔镜手术[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4,39(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