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现象研究

2010-02-09唐小利

关键词:宾格构式被动

唐小利,黄 莹

(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英语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现象研究

唐小利,黄 莹

(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本文探讨了英语专业学生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现象。研究发现,学习者把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受认知因素的影响;学习者在外部使因语境下比在内部使因语境下更容易将非宾格动词被动使用;学习者犯错的概率与其总体的语言水平无关。此外,本文还依据构式语法理论分析了这一现象。

英语专业学生;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构式语法

一、引言

英语中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s)和宾格动词(accusative verbs)均属于不及物动词。然而,二者用法上却存在着显著的不同:“宾格动词具有自主性(volitionality),所在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施动者(agent),而非宾格动词的主语在深层结构中实际上作宾语,缺乏自主性,通常是句子的承受者(patient)。”[1]60非宾格动词又有可交替性(alternative)和不可交替性(unalternative)之分,前者兼有及物动词的用法,而后者却只有不及物动词的用法。

英语学习者常常将不该用于被动的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s)用于被动语态。如下面例子中斜体部分所示:

*The World War III will be happened.

近年来,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学者纷纷对这一现象提出了见解,例如蔡金亭[1],Osthita[2]等。概括而论,他们的观点大致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母语迁移说。该假说分“强式”和“弱式”。“强式”假说认为,母语迁移是导致英语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的唯一原因;“弱式”假说认为,母语迁移是导致英语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的原因之一。

“强式”假说的提出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质疑。例如,Oshita基于朗文学习者语料库(Longman Learners’Corpus)的研究证明,即使母语迁移的“弱式”假说也不成立[2]。而莫俊华的研究却支持母语迁移“弱式”说[3]。

第二,句法角度的研究。这个角度的研究认为非宾格动词的特殊句法特点,即深层逻辑宾语提升为表层主语,是导致英语学习者将其被动化的主要原因。句法角度的研究主要包括Yip的及物化假说[4](transitivization hypothesis)和Zobl的NP移位假说[5](NP movement)。具体内容如下:

(1)及物化假说。非宾格动词的主语与英语被动句中的主语通常都是句子的承受者(patient)。Yip假设“学习者一定程度上把非宾格动词视为深层结构的及物动词”[6]53,因为只有及物动词才有被动形式。这一假设对于可交替性(alternative)非宾格动词很好理解,如“break”:

a.The bridge broke.

b.The storm broke the bridge.

为了用及物化假说解释不可交替性(unalternative)非宾格动词的过度被动化现象,Yip引用了英语作为母语的习得者的错误:

*Do you want to see us disappear our heads?[7]

(2)NP移位假说。Zobl提出了NP移位假说[5]。英语中非宾格动词和被动词都只有域内论元而且动词本身不能赋格。被动词一旦出现赋格的情况,都必须进行NP移位,即动词后的逻辑宾语提升至表层的主语位置由助动词(inflection)赋格。对于这一移位,需要用“be+Ved”的形式进行标记。然而,非宾格动词是一类特殊的动词,在NP移位后无须添加任何标记。因此,学习者考虑到非宾格动词与被动词的相似性,倾向于对被动态进行过度概括。

然而,Ju却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处[8]100。她认为及物化假说和NP移位假说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学习者对不同的非宾格动词犯错的概率是不同的。这一发现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过度被动化是由于句子移位造成的,为什么学习者对不同的非宾格动词的掌握有如此大的差距?

(3)词汇语义角度的研究。Pinker认为动词的意义是由一组数目有限的、与句法相关的语义成分构成的[9],例如:“使因”(cause)、“方式”(manner)、“状态改变”(change of state)等等。由于非宾格动词词汇语义结构中不含“使因”这一义素,所以不能进行被动转换。Pinker指出动词有宽分和狭分之别,每一个宽组可包含几个狭组。动词的变化要遵循相应的词汇规则。属于同一宽组的动词共享宽域规则;而狭域规则为狭组动词所特有。学习者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先学会宽域规则,并且倾向于将它们过度使用,从而造成过度概括的错误。此外,词汇语义结构理论认为,非宾格动词的非宾格性是不一样的。依据外部动因的强弱,非宾格动词可以形成一个由核心到边缘的梯层序列,即可交替的非宾格动词的非宾格性弱,不可交替的非宾格动词的非宾格性强[10]。

依据Sorace对意大利语习得的研究,核心部分的非宾格动词习得最早,边缘部分习得最迟[11]。这一理论可以合理地解释为什么不同类的非宾格动词习得有先后之分,但却不能解释为什么学习者对同一类非宾格动词的内部具体动词掌握程度不同。

Osthita从词汇角度提出动词使役说[2]。Oshita对该假说的分析如下:学习者首先把非宾格动词错误地变成使役动词,即给不可交替的非宾格动词的论元结构添加事件的制造者来作为其外部论元,然后在这个生造的使役动词进入深层结构前,又通过抑制外部论元的方法把它被动化。但是,这一假说没有解释动词使役过程中添加事件的制造者等过程的深层认知原因是什么。

(4)认知和语用角度的研究。这个角度的研究把非宾格动词的过度被动化看做是一种一般认知的特点[12]286。迄今为止,已经有不少学者认识到非宾格动词的过度被动化现象与认知倾向有关。Ju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上述假说[8],她认为一旦学习者在某一语境中确定了某一事件的使因,他们大脑中就会形成假想的施事(conceptualizable agent)。她发现,学习者在外部使因语境中的被动错误远远高于内部使因语境中的错误;可交替性和不可交替性非宾格动词的过度被动率之间并无显著的差别,但可交替性非宾格动词内部错误被动率有显著的差别,而不可交替性非宾格动词间的错误被动率并无显著的差别。然而,吴旭东&刘丽证明不可交替的非宾格动词的错误被动率并不一致[13]。

综上,笔者发现,有关英语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成因的探讨,学者们往往单纯地采用语料库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接着提出相应的假说。笔者认为,导致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的原因需要测试者亲自给出解释,只有这样才比较合理。因此本文在对受试进行问卷调查之后,紧接着又随机对他们进行了访谈。

此外,笔者还将依据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理论,尝试对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现象进行解释。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与假设

本文借鉴了Ju和蔡金亭的研究思路,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问题研究非宾格动词的过度被动化现象:(1)为什么学习者常常把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2)学习者在外部使因语境下是否比在内部使因语境下更容易把非宾格动词被动使用?(3)学习者犯此类错误是否与其总体语言水平有关?就以上三个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三个假设:

假设一:学习者把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是因为受认知因素的影响,他们总认为事件的发生需要外力的作用。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笔者借鉴了Ju研究中的调查问卷[8],并对问卷问题进行了删减。分析以下类型问题的选择情况:

c.The wooden bridge was very old.

It(broke/was broken)gradually.

如果受试者在类似上述的例子中倾向于选择被动,那么假设一就可以得到证明。另外,笔者对测试者进行的随机访谈,也可验证认知说是否成立。

假设二:学习者在外部使因语境下比在内部使因语境下更容易将非宾格动词被动使用。

Ju的问卷调查中给出了类似下面的例子[8]:

d.Fall was sunny and warm.

The apples(dropped/were dropped)heavily to the ground.

e.She knocked over the basket by accident.

The apples(dropped/were dropped)heavily to the ground.

如果测试者在d中的过度被动错误远远高于e中的错误,则可证实假设二。

假设三:学习者过度被动错误与其总体的语言水平有关,学习者整体语言水平越高,其犯错的概率越小。

先前的研究中,测试者总体语言水平到底与过度被动化错误率有无关联的问题很少被关注,且已有的观点存在分歧。例如,Yip[4]、吴旭东 &刘丽[13]等研究者认为二者无关。有些研究者则持相反的观点,例如,俞建耀认为学习者总体语言水平越高[14],他们在不同提示语境中犯错均越少。

针对假设三,笔者需要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习者进行测试。

(二)受试

分析前人的研究,笔者发现之前研究中的受试者很少是英语专业学生。换言之,只有少数研究的受试者是英语专业学生,例如,高育松的研究[15]。笔者认为有所不妥。考虑到英语专业的学生,每天都在接触英语,那么,选择他们做受试可降低结果的随意性,使研究更加合理。因此,本研究所选受试者为某高校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55名和研究生一年级学生35名。

(三)测量工具和数据分析

借鉴蔡金亭的研究[1],本研究中涉及到的测量工具有问卷和访谈。笔者认为蔡金亭的研究中使用测量工具的顺序有所不妥。他首先是对受试进行认知态度调查,然后进行非宾格动词测试。这样,受试接受非宾格动词测试时,已经在认知态度调查中对这一现象有所了解,那么,他们的选择一定程度上会受态度调查的影响,进一步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因此,笔者认为应先对受试进行非宾格动词测试,然后对其访谈,这样结果才会比较合理。

本研究问卷共20道题,它们全部来自于Ju的问卷[8]。Ju问卷问题为54道。然而,笔者认为题目数量过多会加大受试做出选择的随意性,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因为受试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题目太多容易使他们产生厌烦情绪。

20道题目中涉及5个可交替性非宾格动词(分外部使因和内部使因,共10个问题)、5个不可交替性非宾格动词(仅外部使因,共5个问题),5个干扰项(共5个问题)。

笔者在问卷设计过程中避免有关可交替性非宾格动词的题目连续出现。因为,外部使因与内部使因题目连续出现可能会影响受试的判断。

本文中的非宾格动词虽然数量有限,但都是就所涉及的研究问题选择设计的,足以验证本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和假设。此外,对于不可交替性非宾格动词,笔者均选择紧随其后为副词项的题目,目的是使题目受语感的影响程度一样。

另外,笔者考虑到受试可能受词汇熟悉度影响,于是,笔者确定题目后,对若干受试进行了访谈,他们均表示没有陌生词汇。被访谈学生不在受试范围之内。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2010年1月,笔者从某高校研究生一年级学生中抽出35名进行测试,这些受试均已顺利通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水平相当,收回问卷30份。接着对大学一年级55名学生进行测试,收回问卷54份。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的受试主要为大一学生。而针对假设三,笔者从大一54份问卷中随机抽取30份和研一的30份问卷进行数据比较。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主要分为两部分,使用到的统计软件是SPSS 16.0。首先,分析问卷题目的语态使用情况,并用配对样本T检验(Paired-Sample T Test)检测可交替性非宾格动词的使因来源和语态使用的关系。接着,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 T Test)的方法验证学习者犯错的概率是否与其总体语言水平有关。最后,分析访谈结果,检验学习者是否支持认知态度调查。

三、结果与讨论

统计结果完毕之后,笔者对其中的数据和观点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访谈过程中受试的观点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第一:学习者倾向于凭语感作出选择;第二:学习者认为事件的发生需要外力的作用。接下来,笔者将尝试依据构式语法的理论对第二个观点作出进一步的解释。

Goldberg认为“如果C代表一个构式,那么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和意义的匹配(a form-meaning pairing),且无论形式还是意义在某方面都不能完全从C的组成部分或是它先前已有的构式中严格推导出来时,C就是一个构式”[16]13。她还认为构式所描绘的场景是基于人的经验的。换言之,构式对场景进行描述时会基于人们的经验,会考虑施事者是谁?承受者是谁?什么发生了改变?[16]39笔者认为,学习者在使用非宾格动词时,习惯上将它们错误的被动形式看作一种合理的构式,且认为这种构式具有使役的意义。换言之,学习者认为这种错误构式使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处理与非宾格动词有关的实施者和承受者时,实现了形式和意义的统一。

综上,假设一便得到了验证。

针对假设二,笔者选用了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结果为(t(9,.05)=4.784,p=.001<.05),所以学习者在外部使因语境下比在内部使因语境下更容易犯错。

为了验证假设三,笔者采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为(t(28,.05)=-1.264,p=.217>.05),所以拒绝假设三。也就是说,学习者犯错的概率与其总体语言水平无关。

此外,使用AntCone3.2.1w工具对BAWE(British Academic Written English)Corpus进行检索,发现实验中涉及的非宾格动词词频存在很大差异。但是,考虑到问卷中的问题均是出现在一定使因语境之下,且使因语境有内外之分。那么,很难界定受试在作出选择时多大程度上受到语境、词频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不便对词频是否影响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这也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之一。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准实验设计和访谈两种方式探讨了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现象。研究结果支持认知说,即学习者倾向于认为物体发生改变需要外力的作用。此外,本研究还尝试运用构式语法的理论解释非宾格动词过度被动化现象。

另外,本研究还证实了学习者在学习非宾格动词的过程中,在外部使因语境下犯错的概率大于内部使因语境下犯错的概率以及被动化错误率与学习者总体语言水平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1] 蔡金亭.汉-英过渡语中非宾格动词的过度被动化[J].外语研究,2008(6).

[2] Oshita,H.“What is happened”may not be what appears to be happening:A corpus study of“passive”unaccusatives in L2English[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00(16):293-324.

[3] 莫俊华.基于语料库的非宾格动词被动化的原因分析——兼与Hiroyuki Oshita博士商榷[J].外语教学,2006(6):13-18.

[4] Yip,V.Interlanguage and Learnability:From Chinese to English [M].Amsterdam:Benjamins,1995.

[5] Zobl,H.Canonical typological structures and ergativity in English L2acquisition[M]//S.M.Gass&J.Schachter(eds.).Linguistic Perspectiv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203-221.

[6] Yip,V.Interlanguage ergative constructions and Learnability[P].CUHK Papers in Linguistics,1990(2).

[7] Bowerman,M.How do children avoid constructing an overly general grammar in the absence of feedback about what is not a sentence?[D].Papers and Report s on Child Language Development.Stanford,CA: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Stanford University,1983(22).

[8] Ju,M.K.Overpassivization errors by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The effect of conceptualizable agents in discourse[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2000(22).

[9] Pinker,S.Learnability and Cognition:The Acquisition of Argument Structure[M].Cambridge,MA:MIT Press,1989.

[10] Levin,B.&M.Rappaport Hovav.Unaccusativity:At the Syntax-lexical Semantics Interface[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95.

[11] Sorace,A.Acquiring linking rules and argument structures in a second language:The unaccusative/unergative distinction[M]//L.Eubank,L.Selinker&M.Sharwood-Smith(eds.).The Current State of Interlanguage.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5:153-176.

[12] 蔡金亭.中国学生英语过渡语中的作格动词——一项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

[13] 吴旭东,刘丽.中国学生对英语存现动词的习得[J].福建外语,2002(2).

[14] 俞建耀.英语非宾格动词在外语习得过程中的被动泛化综合解释[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3).

[15] 高育松.二语接口现象习得中母语迁移模块说的实证检验[J].外国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2).

[16] Goldberg,Adele E.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Overpassivization of English Unaccusative Verbs

TANG Xiao-li,HUANG Yi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Technology,Xuzhou 221116,China)

This paper probes into English majors’overpassivization of unaccussative verbs.It is found that cognition affects learners’overpassivization of unaccusative verbs;learners are more inclined to overpassivize the unaccusative verbs in the case of external causation than in the case of internal causation and that overpassivisation of unaccusative verb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learners’proficiency.In addition,this paper also analyzes overpassivisation of unaccusative verbs with reference to construction grammar.

English majors;unaccusative verbs;overpassivization;construction grammar

H314

:A

:1009-105X(2010)02-0132-04

2010-03-18

唐小利(1986-),女,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研究生;

黄莹(1972-),男,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

猜你喜欢

宾格构式被动
不同零世代史宾格种母犬繁殖性能的比较研究
威胁构式“你敢VP”研究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英语非宾格动词被动泛化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满语宾格的用法
蔓延
第五课 拒绝被动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强化显义与突出内涵:当代流行构式“不是所有的X都叫(是)Y”研究
卡通缉毒犬纸模制作指南